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密联合在一起。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加尔文在巴黎大学受过严格的思想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和《大革命与旧制度》
材料二 1898年6月梁启超起草了一份《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的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
材料三 关于教育宗旨问题,一开始就在天皇近臣元田永孚为代表的守旧派与伊藤博文
为首的维新派之间发生尖锐的斗争。前者反对以西洋为榜样改革教育,认为这样会破坏东方固有道德,……要求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仁义忠孝”的品德。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把儒家的伦理标准忠孝仁义作为学生准则。此后,在各级学校中强制推行“忠君”思想教育,并且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                                                     ——刘祚昌等《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材料四 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以及伴随着强调社会改革的进步运动的兴起,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应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必须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引导青年向着高尚的目标改造自己和社会。
——《美国教育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大学对推动宗教改革发挥的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二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这一问题在维新变法中有何体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4)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美国的教育改革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世纪末期,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都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其根本原因是(  )

A.教会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教会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C.教会对人民的影响无处不在 D.早期资产阶级力量比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之所以说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依据是(  )

A.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
C.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16世纪德国成为“教皇的奶牛”的重要原因是(    )

A.德国资本主义发达,经济繁荣
B.德国在政治上四分五裂
C.德国人民以教皇顶礼膜拜
D.天主教会重视德国经济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各派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D.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女性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是近代社会变革不可回避的话题,并成为衡量社会变革程度的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传播本教派的教义,扩大新教影响,争夺更多的信徒,路德极其重视教育,他强调国家兴办学校,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得到普及。他认为,开展学校教育不仅有利于教会,也有利于国家。因此,他要求国家应强迫所有儿童不分男女与贫富都要入校学习,父母要对自己的子女受教育负责,而教会更应积极地办好学校教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路德希望成立女子学校,女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每天用德语或拉丁语读一个小时的圣经。路德的教育计划的实施者菲利波·梅兰托内曾下令建立由女教师任教的女子学校,女学生在那里学习1—2个小时,学习期限为1—2年。
——《宗教改革时期的女性》
材料二    维新派兴办女学是基于他们思想深处的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更突出的是,他们不仅把兴办女学停留在理论探讨上,而且把它变成实际行动……维新派在19世纪后期所掀起的创设女学堂活动,可谓轰轰烈烈,其规模、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连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和开明派也参加进来。
——陈文联《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历史考察》节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的教育观及该教育观所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维新派关于兴办女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四位学生对下列古今中外几位历史人物进行专题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商鞅改革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使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康有为“托古改制”,旨在宣传传统思想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基督教国家中第一个赋予每个人以信仰自由的权利的是(     )

A.《至尊法案》 B.《精神的操练》
C.《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D.《南特敕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马丁·路德与加尔文改革的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C.认为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联系
D.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年——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

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四位学生对下列古今中外几位历史人物进行专题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商鞅改革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使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康有为“托古改制”,旨在宣传传统思想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生活在中世纪的欧洲,你在学校所获得的学问,主要是(  )

A.商业知识 B.宗教服务族教会
C.人文学科 D.科学知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下列改革措施与评价对应准确的是

 
改革措施
评价
A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推行县制
削弱旧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马丁·路德改革:因信称义
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
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
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建立新式学堂
开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欧洲两大军事集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