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高中历史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拷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明德国在“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有
①德国启蒙思想家掀起了欧洲启蒙运动高潮    
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④德国文学家创作了反思“理性王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的文件是

A.《三十九条信纲》 B.《九十五条论纲》 C.《至尊法案》 D.《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让我用德语,否则人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上述文献应出自

A.英诺森八世 B.英王亨利八世 C.马丁·路德 D.加尔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一处教堂保存了大量15世纪当地农民的遗嘱,遗嘱内容表明农民捐献给教会的财产比例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主要表明15世纪法国

A.社会生产力日趋凋敝 B.农民收入日趋减少
C.教会影响力逐渐减弱 D.教徒数量日渐减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宗教改革的发源地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位传教者到了中国,他先剃去头发,穿上僧服,后来又脱去僧服,换上儒服。他把所传的宗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和儒”、“超儒”。为求与中国结合,他不惜修改教规,默许信徒祭拜祖先。与以上传教活动特征相符的教派应该是(   )

A.印度佛教徒 B.伊斯兰教徒 C.耶酥会士 D.太平道道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种主张(   )

A.否认了罗马教会存在的合法性 B.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精神权威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宗教改革后的西欧一些国家如德意志、英国等,其宗教变化的相似点在于

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 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
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 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新教派别中,保留了较多天主教成分的是

A.加尔文宗 B.路德宗 C.英国国教 D.胡格诺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天主教会对英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D.亨利八世离婚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宗教改革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拉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丁·路德推出《九十五条论纲》 B.英国议会通过不《至尊法案》
C.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D.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

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是完全靠上帝恩赐”材料所体现的是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教对许多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说:“神的话,全部神的话,只有神的话,乃是一切的准则……教皇和一切的教法会议,都可能错误。”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佛教故事说:有个首陀罗挑粪者叫尼提,他在路上遇到释迦牟尼时赶快躲开,但释迦牟尼却主动去找尼提,让他跟自己出家修行。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宣扬(   )

A.尼提受种姓观念的影响 B.佛教只对低等种姓开放
C.释迦牟尼反对种姓制度 D.佛教信奉的是众生平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欧洲两大军事集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