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通过,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说:“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这一时刻带来的影响是( )
A.欧共体经济政治一体化增强 | B.联合欧洲十二国的欧盟正式成立 |
C.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 D.基本摧毁了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 |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玛丽安”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20世纪40年代,玛丽安被诬蔑为“厚颜无耻的妓女”。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是
A.法国自由民主 | B.法国民族的象征 | C.法国贵族的代表 | D.法国女性的代表 |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这说明( )
A.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C.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 | D.美国经济受到欧洲挑战 |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
A.吞并奥地利 | B.割占苏台德地区 |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D.进攻波兰 |
有学者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济主义的一邵宪法,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这里的“特殊政治环境”是指( )
A.共和派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宪法 |
B.君主派实力超过共和派 |
C.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 |
D.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
法国共和制的艰难历程说明了 ①由封建专制到共和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 ③当时法国的封建主义还比较强大 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一位苏联工人说:“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民众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念 | B.特权阶层引起民众不满 |
C.工人缺乏物质激励 | D.地方企业缺乏自主性 |
1943年,后来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内在提交法兰西民族委员会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欧洲各国如果只是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强权政治和经济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欧洲就无和平可言。”据此,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是基于( )
A.恢复欧洲应有的国际地位 |
B.欧洲统一的思想由来已久 |
C.“冷战”格局威胁欧洲的安全 |
D.对欧洲国家之间战争的反思 |
美国1787年宪法、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理论基础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 ②③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在巨舰大炮时代,海军主力舰艇是战列舰,一战后航空母舰出现,但只是海上辅助的作战舰艇,下列哪一次战役说明航空母舰开始对海上作战起主导作用
A.珍珠港事件 | B.中途岛海战 |
C.瓜岛战役 | D.西西里登陆作战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