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
《苏联国民经济》记载: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为战胜法西斯奠定物质基础 |
B.“斯大林模式”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
C.苏联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
D.对美国构成威胁,成为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直接原因 |
1956年4月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A.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 |
B.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 |
C.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
D.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 |
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国家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这一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
A.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C.政府宏观调控的商品经济体制 |
D.政府间接控制的市场经济体制 |
列宁曾忧心地说:“国家要有大量的借款,才能有发展重工业的资金。”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却两手空空地完成了俄国工业的腾飞。对此最合理的史料解释是
A.“拥护军事共产主义,不劳动者不得食” |
B.“通过恢复商品交换,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C.“掏农民的裤兜,成全工业化” |
D.“资本主义大危机继续加剧和深化” |
1930年,斯大林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 )
A.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
B.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的调控 |
C.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 |
D.维护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
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
牛仔裤是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整个“冷战”时期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尼尔•弗格森《文明》)。“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是( )
①美苏冷战重点转向经济领域②苏联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③“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影响④苏联体制束缚,技术落后
A.②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
下面是为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变化情况表。其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苏联( )
A.无产阶级政权已建立 |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实施 |
C.计划经济有其自身优势 | D.计划经济优于欧洲市场经济 |
阅读下面苏联工农业产值增长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A.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逐步确立 |
B.片面发展重工业形成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
C.苏联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
D.工业化极大地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
“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有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材料中的“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是指( )
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第三次科技革命 |
C.发展“混合经济” | D.放弃自由市场体制 |
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其中“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 B.计划经济体制 |
C.国家资本主义 | D.民主集中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