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 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命令,其中,调侃斯大林改革措施的是:
A.“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
B.“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
C.“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
D.“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
某书中指出:“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 |
B.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
C.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D.改变了农业优先发展的状况,实行工业优先发展。 |
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 |
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 | 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 |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在于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 B.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
C.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 D.对工农联盟及农业发展的认识 |
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 )
①英国圈地运动
②中国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
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④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该材料中“独特实验”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有计划经济建设 | D.赫鲁晓夫改革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