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就是美元“绑架”全球,其基本特征是( )。
A.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 |
B.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 |
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
D.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 |
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
A.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
B.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
C.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
一战到二战期间,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金融贸易方面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及海外殖民地联系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为改变这一局面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 D.签订关贸总协定 |
材料一 1887年、1920年和1936年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
——据燕红忠《近代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研究》
材料二 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总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时间 |
出口 |
进口 |
1929 |
52.41 |
43.99 |
1930 |
38.43 |
30.61 |
1931 |
24.24 |
20.91 |
1932 |
16.11 |
13.23 |
——据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1)隋唐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2)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哪些特点?简述1936年中国金融发展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二,指出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罗斯福在金融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4)为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一新秩序的建立有何影响?
材料一 16世纪末出现了中国——菲律宾——美洲的大帆船贸易。学者严中平认为:“中国纺织品还经过马尼拉销售到西属美洲殖民地去,早在16世纪末叶,中国棉布已经在墨西哥市场上排挤了西班牙货。有的文献说,因为中国棉布价廉物美,所以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中国丝绸就更为畅销了。”他还说“实际上,中国对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贸易关系,就是中国丝绸流向菲律宾和美洲,白银流向中国的关系。”大帆船贸易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学者全汉昇的研究表明从1571年至1821年共有2亿比索(西班牙银元)的白银流入中国。
材料二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以下是各国使用金本位的时间。
国家 |
时间 |
国家 |
时间 |
英国 |
1816年 |
德国 |
1871年 |
法国 |
事实上在1873年 |
美国 |
事实上在1873年 |
日本 |
1897年 |
埃及 |
1885年 |
材料三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1)结合材料一回答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各国纷纷使用金本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产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
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 |
B.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贸易壁垒 |
C.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
“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主要是美英两个国家为维护战后自身利益而进行斗争、达成妥协的结果,带有明显的西方金融霸权主义的色彩。”“它”指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
B.雅尔塔体系 |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D.欧洲经济共同体 |
有学者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早期运作资金的背景下,马歇尔计划通过欧洲主动申请、美国提供有条件援助的方式,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各国的经济结算环节,实际占据了世界货币的制高点。”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推动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 | D.推动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
某中学史学社团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评比,一位同学收集了以下图片素材撰写历史论文,请给这位同学的论文加上最贴切的主题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 B.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
C.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霸主 |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
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 D.世界贸易组织 |
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而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这意味着
A.固定汇率制度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崩溃 |
B.“本金位制”垮台,最终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
C.西欧经济实力增强,开始与美国分庭抗礼 |
D.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
某国际性组织的章程: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这一组织是
A.世界银行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C.世界贸易组织 | D.欧盟 |
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它是指如下两难局面:一方面,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他各国储备资产的来源,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但另一方面,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因而争相拿本国的美元储备兑换美国政府的黄金。这里特里芬悖论指出的问题意味着
A.美国清偿能力和机制与国际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 |
B.美国经济实力愈是强大,该悖论指出的矛盾愈是突出 |
C.美国享受美元特权是无需支付成本的 |
D.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解体意味着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
B.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失去了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优势 |
C.美国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
D.凯恩斯主义始终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 |
《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
A.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
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 D.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