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秦朝中央官制说法正确的( )
A.中央有三个最高官职,九个主要职能部门 |
B.丞相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军事事务,御史大夫地位高于丞相 |
C.三公中丞相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的牵制 |
D.御史大夫有兵权,太尉不常设 |
秦朝的郡县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
A.郡县官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
B.郡县是地方行政的管理机构 |
C.郡县官员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
D.郡县官员由中央和皇帝控制, 官吏不能世袭 |
下列对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格局 |
B.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
C.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
D.巩固了国家统一 |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B.皇权至高无上 |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
D.书同文,人同伦 |
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 。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明朝产生这种廉政特点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
世界各国情况不同,文明呈现是多样的,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城邦分布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出雅典城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全体人民”指哪些人?伯利克里时期采取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起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最早在中国哪个朝代出现?图二中五百人会议这个机构是在谁的改革时期设立的?
(4)材料三中,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作用?
(5)材料三中,图一反映的政治制度与图二、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相比本质区别是什么?请给材料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 B.皇帝制 | C.分封制 | D.宗法制 |
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纪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刻石最早应出自( )
A.西周 | B.秦代 | C.汉代 | D.元代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划线部分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请将下列表格中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空白处补充完整。:
|
体现的制度或机构 |
制度或机构的特点 |
主要历史影响 |
材料一 |
① |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王权与族权相结合,体现家国一体。 |
② |
材 料 二 |
中央:③ |
④ |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地方:郡县制 |
隶属中央,长官由皇帝任命 |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
|
材料三 |
⑤ |
⑥ |
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
材料四 |
⑦ |
办事效率高,办事机密,直接听命于皇帝。 |
⑧ |
(2)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请根据表格要求和所填内容,为表格设计一个标题。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官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以贯之的理念是( )
A.政治制度的完善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 |
B.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
D.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
秦朝和元朝在地方分别推行郡县制和行省制,对两者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
B.都推动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 |
C.都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存在的社会因素 |
D.都促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出现 |
下列实物图片都与秦朝历史有关,对它们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重视经济建设 |
B.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经济发展 |
C.秦始皇掌握军权,统一了度量衡 |
D.秦始皇掌握军权,实行专制统治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其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世卿世禄制的废除 | B.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
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 D.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