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告诉我们18世纪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简析其原因。(2分)
(2)材料二中出现 “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2分)
(3)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2分)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了哪四位航海家的远航?(4分)
材料二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
(2)材料二告诉我们18世纪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简析其原因。(2分)
材料三   约在上一世纪中叶,英国是棉纺织工业的主要中心,由于对棉纺织品的需要急剧增长,那里自然就成了发明机器的地方,这些机器借助了蒸汽发动机,首先完成了棉纺织工业的革命,接着完成了其他纺织工业的革命。此后,使英国的工业品在大西洋彼岸的所有市场和欧洲某些市场上获得了实际的垄断地位。当1815年和平恢复时,拥有使用蒸汽的工厂的英国,已经能够供应全世界,而其他国家当时还几乎不知道蒸汽机,在工业生产方面,英国已经远远走在它们前面了。
——节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
(3)依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列宁语
材料四:英国在印度以……等形式,每年从印度人那里拿走大量的东西,他们不付任何代价地从印度人那里拿走的东西——不包括每年在印度境内攫为己有的在内,即仅仅使印度人被迫每年无偿地送往英国的商品价值,就超过六千万农业和工业劳动的收入的总和!这是残酷的敲骨吸髓的过程!
——马克思语
材料五:“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社会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历史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语
请回答:
(1)“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影响下的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以及形成这一地位的根源?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此时资本主义列强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五,客观地评述西方殖民主义带来的后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外历史大事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1.应突出一个方面或主题,体现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趋势;2.必须结合中外史实,符合主题的历史事件要全部用到,无遗漏;3.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中国与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传统观念变化不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时期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试从经济、政治思想和自然方面加以说明。
(2)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在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各举一例说明。
(3)概括分析说明同一时期欧洲变化巨大、中国变化较小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玉米,烟草等返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的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材料二   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材料三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输出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三,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打破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的事件及19世纪中期以前世界市场的中心。概括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市场的形成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世纪的今天,钟摆开始再度摆向地区自治。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才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仅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这一瓦解过程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加快了其前进步伐。政治瓦解表现为帝国统治的终结,文化分化范围则更加宽广,西方文化不再被认为与文明同义,而非西方文化也不再等同于野蛮。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材料中“地区自治”和欧洲在“世界范围的统治”的内涵,就作者在文中谈及的“地区自治”和欧洲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变化,任选一个主题,阐述变化,分析变化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时期
材料
结论
第一组   15、16世纪
他们游到我们的小船上,用鹦鹉、棉线团、短矛和其它很多东西交换,我们给他们玻璃、念珠和小铃铛。总之,我们以物换物,两相情愿。
——哥伦布《航海日记》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第二组
19世纪中期
世界强国英国在1846年和1849年先后废除了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全面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和一些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希腊(1837年)、土耳(1838年)、波斯(1836,1857年)、中国(1840,1842年)、日本(1858年)等,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的贸易协定。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六期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不平等贸易体系形成
第三组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开通,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竣工。铁路网密布全球,洲际铁路开通的有:1869年美国横贯北美的大铁路与太平洋铁路接轨;1903年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通讯网形成。60年代,有线电报的使用已经越出国界;70年代,电话开始使用;1901年,无线电波飞跃大西洋成功。汽车和飞机已经出现。20世纪初期,全世界已由200万辆汽车奔驰在交通运输线上。
——麦克尼尔《世界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2)本堂课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题14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 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3) 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目录(部分)。
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五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景.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第三节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第五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会长何柄棣先生在《明初以降人口及相关问题》一书中论述了玉米和甘薯对明清时期的移民开发和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他写到:“直到十八世纪初,南岭山脉的大部分丘陵和山岭还覆盖着森林,农业较少开发。东南沿海各省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最终迫使东南的贫苦农民开垦长江流域内地省份的丘陵和山区,这一过程可能一直继续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果这两种比较新的作物变成使长江流域高地得到系统开发的主要手段。”
……垦荒的“棚民”在长江流域的省份和福建到处可见,但尤其集中在江西和湖南的山区 。地方志的解释说:“大抵山之阳宜于苞谷(玉米),山之阴宜于番薯……可食至次年三月。棚民垦山,深者五六尺,土疏而种植十倍。然大雨时行,溪流湮淤。十余年后,沃土无存,地力亦竭。”这种连续大量种植玉米、甘薯的农业行为,到十九世纪初期已经使许多地方受到报酬递减规律之害。……汉水流域的垦荒和农业报酬递减加剧,使何柄棣先生得出了一个别有会心的结论:“这一地区及川北部分地区成为嘉庆元年至九年白莲教叛乱的中心,也许并非偶然的巧合。”
——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材料二 历史上,中国没有遇到同期英国那样的较大规模的移民分流的机会。玉米、甘薯的输入使明清时期的中国移民走向了山岭。他们继续向自然伸手,在土里刨食。当十八世纪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候,朝廷和地方官员都把垦荒和推广种植玉米、甘薯作为缓解人口压力的重要途经。据有关统计资料,十八世纪末,中国养活了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影响至今犹存。
何先生的著作完成于一九五七年,他的观点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你认为材料中的“棚民”含义是什么?他们在当时的活动有何消极影响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关于白莲教起义原因的阐述?请简要分析
(4)同一历史时期,英国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及其原因是什么。
(5)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何先生的观点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迄今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一个半世纪以来,各种文明相互碰撞和融合,演出了一幕幕规模宏大的历史悲喜剧。”
“在20世纪中期那段岁月,我们发现世界正处于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与世界自从15和16世纪中古世界崩溃衰亡而近代世界奠定基础以来所经历的任何变化相比,也许都更加深刻,更加广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简要说明15和16世纪“近代世界奠定基础”的表现。(6分)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请以西方为例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中20世纪中期世界“更加深刻,更加广泛”的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中,钢铁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7万吨,1860年增至380万吨,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总和的一倍。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分析英国生铁产量1860年增至380万吨的原因。       
材料二:到1833年,英国开采的每一块煤,在运往市场途中总有一部分路程要依靠火车。到1836年,已有总长超过724千米的铁路将英国各主要工业地区连成一体。火车和铁路已经真正成为正处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的一条“经济动脉”。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2)据材料二概括铁路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1860-1913年,美国生铁产量由84万吨增至3140万吨,钢产量由1.2万吨增至3180万吨,成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 
(3)1860-1913年美国钢铁产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国钢铁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什么问题?
材料四:美国人乔治开着汽车到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上海,将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  
您的儿子:乔治  
(4)材料四中涉及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新技术成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