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掀起了办报热潮,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报刊,如王韬的《循环日报》、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的《国闻报》、孙中山的《中国日报》。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为传播进步思想,开启民智 | B.都采用白话文写作 |
C.都为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 D.都为宣传革命思想 |
下面是盛泽镇通讯发展与丝绸成交额关系表。由此表可知
时间 |
通讯发展 |
丝绸成交额(万两) |
1909年 |
设邮政分局 |
408 |
1918年 |
设电报局 |
511 |
1923年 |
设拥有100门电话机的电话公司 |
977 |
1936年 |
全镇拥有电话的人家已有222户 |
1021 |
A.盛泽镇通讯业走在全国前列
B.丝绸成交额与近代通讯密不可分
C.盛泽镇实现了通讯近代化
D.通讯发展对丝绸成交有一定帮助
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
A.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 B.青年男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
C.新旧思想冲突激烈 | D.辛亥革命解放思想,推动社会习俗变迁 |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
《中国现代化》一书记载:“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
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
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 |
D.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地位提高 |
1888年4月《申报》载文: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这反映出( )
①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剧烈冲突 ②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
③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④社会生活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认真阅读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引自《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 |
人力车 |
马车 |
轿子 |
马 |
自行车 |
摩托车 |
汽车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3764 |
172 |
922 |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该表不能反映近代上海( )
A.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B.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C.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D.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A.电视 | B.电影 | C.报纸 | D.广播 |
1876 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 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 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这表明( )
A.中国饮食文化在碰撞中渐变 |
B.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 |
C.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 |
D.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 |
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
C.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
D.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
丁贤勇教授认为:“近代交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一方面改变着传统城乡经济格局、经济发展模式;另外一方面也影响着、推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这表明近代交通
A.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B.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步伐加快
D.有利于中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D.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较为广泛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流行于这一时期的‘文明’一词,以其特有的模糊性和包容性罗括了种种旧俗之外的新事,使外洋飘来的东西在朦胧中减杀了腥膻气和夹生气。比之上一个世纪,‘以夷变夏’这个古老而又刺激过许多人神经的命题似乎已经在国人的灵魂和感情中越来越淡化了。”据此可以得出
A.近代中国的民众已接纳了外洋习俗 |
B.旧习俗已违背了近代化潮流 |
C.西方文明与中国旧习俗已完美融合 |
D.外来文明冲击了中国旧习俗 |
《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
A.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 B.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 |
C.人们的审美观向西方看齐 | 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