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网的网址是“http://www. m1905. com”,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
A.纪念电影诞生 | B.中国电影事业诞生于1905年 |
C.电影传到中国 | D.中国影片首次获得国际荣誉 |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
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家郑观应曾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
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
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百姓不爱劳动,生活用品都依靠进口 |
B.近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依赖西方的商品输入 |
C.大量西方商品涌入,手工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
D.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 |
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1905年,中国人摄制的 电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这部电影是
A.《定军山》 | B.《风云儿女》 | C.《渔光曲》 | D.《歌女红牡丹》 |
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 B.西方文明具有强大的优越性 |
C.自由、平等的精神 |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政治制度 |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徒 |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
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这位学者的行为最可能受到的影响是
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 | 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 |
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 | 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 |
“有些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你认为上述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次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新中国成立 |
洋装在近代中国的流香,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国传统服饰,而是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能够反映中西合璧的服饰是 ( )
A.长袍 | B.马褂 | C.旗袍 | D.列宁装 |
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 B.组建了近代海军 |
C.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 D.禁绝外来事物 |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国内运输,发展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
A.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 | B.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