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的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三民主义 ( )
A.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 B.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
C.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 D.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B.民主、科学思潮 |
C.社会主义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反映这一内容的是
A.分封制 | B.三省六部制 |
C.通判制 | D.行省制 |
美国宪法之父、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曾说,《联邦宪法》一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些具有“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特征的“制度性要素”包括( )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②总统行政权与军事权的分权制衡
③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
④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表明康德( )
A.反对暴力革命 | B.主张自由和理性 |
C.反对财产平等 | D.主张实行法治 |
《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体现了该宪法的主要特点是( )
A.遵循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
B.实行中央和地方权力互相制约 |
C.坚持大小州利益妥协的原则 |
D.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权力机构 |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府落入议会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
A.主权在民 | B.三权分立 | C.“君权神授” | D.社会契约 |
启蒙运动中某部著作“旨在反对法国的专制君主制”,主张“国王和许多‘中间体’之间应该分权。”这些“中间体”包括高等法院、各省三级会议、有组织的贵族、持有特许状的市镇,甚至还有教会。该著作是( )
A.《哲学通信》 | B.《波斯人信札》 |
C.《论法的精神》 | D.《社会契约论》 |
有人这样赞美启蒙运动:“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抱有如此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性和科学的能力抱有如此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从未有过一个时代是如此深刻地受到文明进步和发展观念的浸染”。这一赞美之词认为哪些因素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
①英国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③受自然法思想与自然权利观的影响 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这一评价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民主原则 | B.分权制衡 |
C.中央集权 | D.议会至上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