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这些决定反映了( )
A.高等教育变革符合当时经济建设需要 |
B.当时政治环境推动了教育体制变革 |
C.领导个人喜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
D.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 |
汉语“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的发展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期,“官守学习,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周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到“周室东迁,庠序(地方学校)废坠,春秋二百四十年,诸侯学校之制见于经传者,亦只鲁僖公之立沣宫(古代的国家高等学校),郑子产不毁乡校二事,外此诸国,几未闻其有一二学校。”“天之失宫,学在四夷。”(《吕氏春秋·离谓》)记载邓析著有《竹刑》,他“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褚袴(短裤)。民之献衣褚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论衡·讲瑞》说:“少正卯在鲁(聚徒讲学),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
——据孙培青《中国教育史》整理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张之洞的《劝学篇》、梁启超的《新民说》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相继发表的晚清具有代表性的有关教育的名著。以下(表1、表2)分别是两本书的部分目录及简介列表:
(表1)
|
劝学篇·序 |
外篇 |
游学第二 |
农工商学第九 |
内 篇 |
同心第一(明保国保种保教) |
设学第三 |
兵学第十 |
|
教忠第二(陈述本朝德泽深厚) |
||||
明纲第三 |
学制第四 |
矿学第十一 |
||
知类第四(闵神明之胄裔) |
广译第五 |
铁路第十二 |
||
宗经第五 |
阅报第六 |
会通第十三 |
||
正权第六(辩上下定民志斥民权) |
变法第七 |
|
||
守约第八 |
变科举第八 |
|
(表2)
第一节 |
叙论 |
第十一节 |
论进步 |
第二节 |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
第十二节 |
论自尊 |
第三节 |
释新民之义 |
第十三节 |
论合群 |
第四节 |
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其法之所宜 |
第十四节 |
论生利分利 |
第五节 |
论公德 |
第十五节 |
论毅力 |
第六节 |
论国家思想 |
第十六节 |
论义务思想 |
第七节 |
论进取冒险 |
第十七节 |
论尚武 |
第八节 |
论权利思想 |
第十八节 |
论私德 |
第九节 |
论自由 |
第十九节 |
论民气 |
第十节 |
论自治 |
第二十节 |
论政治能力 |
(2)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指出两本著作所反映的基本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梁启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点。
材料三: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我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目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1989年5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教育工作会议的意义。比较材料二,说明材料三中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人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我国( )
A.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 B.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
C.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 |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汉书·循吏传》:文翁,庐江舒人也。景帝末,为蜀郡守,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数年,县邑吏民争欲为学官弟子,……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兴学始。
材料二 到1930年,私塾仍在乡村普遍存在。据1935年中央农业实验所调查,安徽全省私塾14388所,在农村教育中占73.1%。调查认为,新式学校未能普及乡村,不独因学校信用未昭,实乃“私塾设置简易,塾社大小随便,学生不拘多少,年龄不限,个别就学不求一律”。同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却不为农民、乡绅认同,他们宁愿把子女送入私塾接受旧式启蒙。
——摘编自徐希军《1910年代安徽教师教育背景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从1969年3月开始,全国战备紧锣密鼓开展起来。在京的大批党政机关以及学校,被紧急疏散到外地。当时中国科技大学有意迁往郑州,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李德生认为安徽高等教育基础薄弱,得知此情后把中科大争取到了安徽,还腾出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来安置。
——据中国科技大学校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翁兴学”的特点及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当时“私塾仍在乡村普遍存在”的原因。
(3)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科技大学从北京迁至合肥的社会背景。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具备哪些主观性条件?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材料中的“传统制度”具体指是
A.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 | B.恢复高考制度 |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D.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 |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A.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 |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
C.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 D.培育出水稻 “南优二号” |
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
②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①④③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③ |
(24分)留学教育既是社会变迁的反映.也是文化 交流的途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甲: 公元623年日本在华留学生惠日等上奏天皇:“留于唐国学者,皆学以成业,应唤;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乙: 1870年清政府决定挑选120名12岁左右的学生,分4年派赴美国,每年30名。官方出钱派人到美国留学,最初竟然“无人愿去”!(雷颐《历史何 以至此》)
丙: 在1949—1954年间,有1424人经过坎坷挫折和百折不挠的斗争回到祖国,多数是从美(937人)、英(193人)、日(119人)和法国(85人)回来的。到50年代末回国人数增至2500名。其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李恒德、师昌绪、陈能宽、侯祥麟等是在朝鲜战争后,经过中美多次谈判才得以回国的。(宋健编《百年接力留学潮》)
【史论】
能不能站在人类文明制高点上,勇敢地接纳人类已有文明的成就,是国家盛衰安危的关键。
【问题】
(1)惠日的上奏说明了什么?(2分)
(2)说明清政府组织官派赴美留学的原因,解释为什么最初竟然“无人愿去”。(10分)
(3)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指出20世纪50年代大量留学生回国的意义。(8分)
(4)史实乙和史实丙,哪个更能够证明【史论】,为什么?(4分)
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
A.新中国建立初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 |
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
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 | B.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