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柏拉图的教育贡献
高中历史

据统计,197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仅有860人,1980年达到2124人,1985年达到4888人。下列事件中对这一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      )

A.“三个面向”成为教育指导方针
B.“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C.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D.科学发展滞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评价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
——1896年《中国环行记》
材料二 以下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部分试题:
(一)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
(二)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三)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清末科举》
材料三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时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钱穆《国史大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科举制令人钦佩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试题内容折射出清末科举注重选拔怎样的新式人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新式人才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举制的研究进入兴盛期,“科举学”已成一门专学。根据材料三中钱穆的观点,你认为研究科举制时须注意哪些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夫妻识字歌》唱道:“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这段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我国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的材料所体现的教育方针属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毛泽东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
C.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2年秋院系调整前,清华大学各院系不设专业,重视外语、基础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一、二、三年级重在学习基础理论,四年级着重学习专门知识。院系调整后,按照苏联工科大学教育模式按系设立专业,由一所综合性大学变为工业大学。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以下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A.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实施“211工程”计划
C.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 D.提出“双百”方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 B.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考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以“英语的________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文盲率状况

材料二  中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表

时间
录取数
录取率%
时间
录取数
录取率%
时间
录取数
录取率%
1949
21000
 
1984
480000
28.7
2005
5040000
58.1
1952
66000
 
1988
670000
24.6
2007
5670000
50
1965
164000
 
1998
1080000
 
2008
5900000
57
1977
270000
4.8
1999
1600000
 
2009
6290000
 
1978
402000
6.6
2001
2600000
 
2010
6570000
 
1979
284000
6.1
2003
3820000
 
2011
6750000
72.3

阅读上述材料,提取两项有关新中国教育发展的信息,并分析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1952年底)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关于战争的文章非常多,如《冀中的地道斗争》、《抗美援朝》、《乌龙山剿匪记》等。也有歌颂新生共和国欣欣向荣景象的,如《新中国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另外课本还大量选用了苏联文学作品,如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和高尔基的《海燕》等。
材料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秋编辑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和鲁迅同时期的名家几 乎集体消失……语文教科书几乎成了时事宣传手册。……根据有关研究者提供的材料,当时浙江省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31篇文章中,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章占15篇,其余16篇记叙文中,有13篇是乡土教材,其中有6篇是报道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村水利大发展的,有2篇是表扬钢铁产量的突破,有4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的。
材料三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一些语文老师注意到,在新世纪的语文课本中,“爱情”这一曾经讳莫如深的字眼也不再那么敏感。……一些学者认为,爱情题材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是“为当前教育补充了情感与人文的元素”。在外国作品的选编方面,新世纪的中小学语文课本视野更加开阔、包容。……根据研究者的统计,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分别有92篇 和89篇,占所有课文的20%和16.8%,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表 现出了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以上均选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分析该时期所编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8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出现的新变化。(3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中得到的启示。(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
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高考制度,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高校的学生,据北京市的调查,大多数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以及富裕中农的子弟,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出身的还不到20%。全国恐怕也差不多。这种情况应当改变。”根据这一精神,后来逐步进行了教育改革,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就是这种改革的一部分。可见,当时招收“工农兵学员”主要是为了

A.实现教育公平 B.强化阶级斗争
C.培养实用人才 D.普及大学教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柏拉图的教育贡献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