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法令,取消对广东、福建的“疍户”,浙江的“惰民”,河南的“丐户”的称号。这一规定体现了( )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
B.国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
C.国民享有财产、结社等自由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平均地权 ③反对民族压迫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孙中山指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为避免“第二次革命”而倡导“社会革命”,他提出了( )
A.民生主义 | B.民族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主主义 |
“孙中山国际基金会”章程明确规定基金会活动的目标是建立慈善机构,帮助世界上贫困受灾民众,鼓励青年就学,成立中山奖赏金、中山大学,兴建老人院、孤儿院、游民收容所等,照顾贫困地区的同胞。这说明
A.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B.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主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C.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D.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 B.民粹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生主义 |
孙中山认为:“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所以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为此,他主张必须进行
A.民族革命 | B.政治革命 | C.社会革命 | D.民主革命 |
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 |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是近代民主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推论相符合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1794年热月政变。 |
雅各宾派上台,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 |
B |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必然有一个由军事独裁发展到民主的曲折过程。 |
C |
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
欧洲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D |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
孙中山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民本主义 | B.民族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生主义 |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
“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
B.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C.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
D.深刻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参照作者这种思路,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 B.西方“民族自决”思想在中国传播 |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 D.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
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
A.驱除鞑虏 | B.创立民国 | C.平均地权 | D.扶助农工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