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评价孙中山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海关如数摊还。三、所有洋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素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民生主义即以富人虽富,不使以其富害贫人。……吾国资本家尚无,然不可不预为富人劝告,预为贫人防备,此即民生主义也。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2)据材料一、二分析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3)材料三中的哪些叙述不符合当时的实际?
(4)据上述材料和中国国情分析,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否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任务: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简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领导的革命斗争,给中国带来了怎么的历史巨变?
(2)孙中山与毛泽东领导民主革命所走的道路有何异同?
(3)分别说明毛泽东在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将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革命道路的中道历史贡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
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结果如何?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都经历了从“走俄国人   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请你结合史实分别说明这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各自的结果如何?从中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情牵两岸,月共一轮,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同胞尽管历尽悲欢离合,但割不断血脉相连的认同。我们了解台湾同胞特殊的遭遇,那是近代中国苦难历史的一部分,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
-------贾庆林的讲话(2005年1月28日)
材料二:新华网快讯: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2005年4月27日上午8时50分抵达南京中山陵,举行拜谒仪式。这是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之后,连战还在博爱广场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他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说孙中山先生不仅致力于和平奋斗救中国,而且主张发展实业,让中国强盛起来。孙中山先生的爱国理想值得两岸同胞敬仰。
材料三:人民网南京5月7日电:今天上午,宋楚瑜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拜谒中山陵。宋楚瑜在博爱广场前发表了讲话:今天能够亲自到我们所尊敬的孙中山先生陵前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内心不仅是激动也很振奋。我从18岁一个一个字念三民主义,内心有很多的感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台湾同胞19世纪末经历的“苦难历史”指什么?当时,台湾人民有何反应?
(2)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的“丰功伟绩”(不少于三项),并分析后人“敬仰”他的原因。
(3)材料三中所指“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内容是什么? 三民主义对辛亥革命的发生产生过什么作用?
(4)两党先后拜谒中山陵从国共合作方面讲说明了什么?有何重要的现实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孙中山熔铸中西方思想文化精粹而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是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岳麓版历史必修 Ⅲ 95页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归根结底,就是靠这个。……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年9月16日)
材料三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订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
(1)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熔铸中西方思想文化精粹”的具体体现。
(2)    根据材料一回答三民主义学说为何能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 结合20世纪20年代史实简要说明此学说对中国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何积极影响?
(3)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20年代“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并指出这一创举在毛泽东思想体系形成中的重要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三中“基本路线”的内容。
(5)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具有依次继承的关系,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与三民主义、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片资料蕴含着大量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图片,完成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所示书籍的写作主旨是                 
(2)据图二指出三民主义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3)图三所示书籍的出版有何意义?
(4)图四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为当时主流思潮的人文主义的含义,
简要说明图五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对欧洲的深刻影响。
(5)图六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勃兴。有人认为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和发展,请你为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不语乱、力、怪、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孙中山指出:“仁爱的好道德,中国现在似乎远不如外国。中国所以不如的原故,不过是中国人对于仁爱没有外国人那样实行,但是仁爱还是中国的旧道德。我们要学外国,只要学他们那样实行,把仁爱恢复起来,再去发扬光大,便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何进步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3)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道德”含义的本质区别。
(4)材料三中孙中山的认识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

来源:2010届高三复习必修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运用历史和政治学科知识回答:
(1)结合两段材料,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
(2)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3)孙中山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如果民国时期实行了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农民就会富起来,中国就能避免贫富悬殊的弊病。请依据有关史实略加辩驳。

来源: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略图
材料二: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黄宗羲、康有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与黄宗羲、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8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社会明代以后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2分)

来源:必修一(专题一——专题三)基本测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国同盟会,请写出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后来孙中山把这一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是哪“三民”主义?
(2))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3)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不久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从中你有得到什么启示呢?
(4)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评价孙中山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