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A.民族主义 | B.民生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主主义 |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连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 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与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 D.中国经济文化压抑抹杀人性 |
图1为民国元年初版课本《新国文》一册的第二课《大总统》,从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有
A.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 |
B.贯穿了救亡图存思想 |
C.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
D.大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 |
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融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 )
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 |
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
C.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
D.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 )
A.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
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
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
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
“孙中山国际基金会”章程明确规定基金会活动的目标是建立慈善机构,帮助世界上贫困受灾民众,鼓励青年就学,成立中山奖赏金、中山大学,兴建老人院、孤儿院、游民收容所等,照顾贫困地区的同胞。这说明
A.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B.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主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C.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D.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是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