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选择题
高中地理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B.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2月 B.1月
C.4月 D.8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下列各题。

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

A.北纬20°地区 B.北纬40°地区
C.北纬60°地区 D.赤道地区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大气厚度
C.大气云量 D.通过的大气路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包括甲烷、氨、硫化氢、水汽。震旦纪大冰期之后的寒武纪,火山大爆发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地球结束了“雪球”时代,原始生命出现。读碳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   )

A.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
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
D.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

图中M应为(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变质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沿50度纬线气温年较差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甲、丙所在大洲分别为(   )

A.非洲大洋洲 B.非洲南美洲
C.欧洲亚洲 D.北美洲亚洲

图示纬线穿越乙所在的著名海峡是(   )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白令海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城市可能是(   )

A.重庆 B.广州
C.天津 D.乌鲁木齐

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 B.云量大小
C.空气质量 D.昼夜长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霜冻往往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A.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D.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ºC”,说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自(   )

A.A太阳辐射 B.B地面辐射
C.C大气辐射 D.D大气逆辐射

下列四幅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 分钟后, 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B.12℃ C.10℃ D.8℃

青藏高原地区温度低主要是(   )辐射弱所导致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乙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表,回答下面各小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应防范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需注意行车安全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动方式。据此完成下题。

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

A.23°26′ B.46°52′
C.66°34′ D.90°

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    )

A.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
C.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D.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徒

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玻璃箱内,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热水器,延长使用寿命
B.起装饰作用,使其外观更好看
C.提高太阳辐射强度,从而增加热效率
D.减少热水器在夜间和阴天的热量损失

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差的应该是(    )

A.吐鲁番 B.重庆 C.兰州 D.太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据图判断(   )

A.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此地(   )

A.位于90ºE,昼长12小时左右
B.位于150ºE,昼长12小时左右
C.位于90ºE,昼长15小时左右
D.位于150ºE,昼长15小时左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四条曲线表示的时段水平能见度最低的是(  )

A.甲曲线 B.乙曲线
C.丙曲线 D.丁曲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省嘉兴某月22—25日某地气温变化表。右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表完成下列小题。

10月22—25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23日最低气温明显偏高,与右上图相关正确的解释是(   )

A.④大气逆辐射强 B.②大气吸收弱
C.③地面吸收弱 D.①大气削弱作用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下列问题。

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
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下垫面性质
C.地形起伏、人类活动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说来,回南天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①有长时间的低温,日平均气象低于12℃至少要持续3天以上。②有天气突变,长时间低温后要突然变得暖湿。下表是“某市2013年3月份部分天气数据”,据表回答下列小题

日期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天气状况
小雨
小雨
小雨
晴天
晴天
晴天
平均气温(℃)
10.5
11.3
11.8
17.5
18.5
19.7
相对湿度(%)
34-93
90-95
70-95
62-94
59-87
67-89

 
18日至20日期间该市经历的降水类型是(   )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湿度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
B.18日至21日期间,该市可能有冷锋过境
C.21日比20日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
D.21日该市最有可能出现“回南天”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