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
的紧张程度。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000年~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 | B.1300~1900米地带 |
C.2500米以上地带 | D.1900~2500米地带 |
2000年~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下图为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该区域反映的历史时期及所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 B.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
C.采猎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
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植被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环境污染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山麓和丘陵地带 | B.平坦肥沃的平原 |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
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
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
读“某区域森林覆盖率在人为影响下的长期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②③④四个阶段中,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关于各阶段人地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森林覆盖率最高,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 |
B.②阶段人口增长快,森林被大量砍伐,污染严重 |
C.③阶段人地矛盾尖锐,环境人口容量最小 |
D.④阶段森林覆盖率上升,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图为贵州某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列问题。
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 | B.1300~1900米地带 |
C.2500米以上地带 | D.1900~2500米地带 |
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以下问题。
阶段Ⅰ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雾霾频发 ②水土流失 ③全球变暖 ④森林破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阶段Ⅱ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 B.人类中心论 |
C.人地伙伴论 | D.天人合一论 |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是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
A.1300米以下地带 | B.1300-1900米地带 |
C.2500米以上地带 | D.1900-2500米地带 |
2000年-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予缓和 |
B.入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下图表示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读图回答下列题。
下列有关三个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
B.观点二强调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 |
C.观点三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
D.观点三强调人类应与环境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 |
下列各个选项中,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
入点和归宿点的是( )
A.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B.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C.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D.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地关系是( )
A.基本协调 |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
C.环境污染严重 | D.生态破坏 |
现代社会,长江中下游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
①河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②经济发达,农业不受重视 ③人均耕地少 ④酸性土壤,单产量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区域分别是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
B.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
D.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
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是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
C.大水漫灌→蒸发加强→降水增加 |
D.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判断下列问小题。
工业“三废”的排放所属环节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不属于④环节的是( )
A.中美岛国海地地震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
B.南水北调缓解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
C.伦敦烟雾事件导致许多人生病和死亡 |
D.海洋污染引起赤潮、使海洋渔业减产 |
20世纪初至1980年代,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小。1998年以来,经过综合治理,如今洞庭湖的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洞庭湖容积减小将会导致
A.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 B.长江下游降水减少 |
C.湖区航运能力提升 | D.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
1998年以后,经过综合治理,洞庭湖各方面环境条件均有了改善。这一做法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 B.地理环境可能论 |
C.人类中心论 | D.人地协调论 |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某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列各题。
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 | B.1300~1900米地带 |
C.2500米以上地带 | D.1900~2500米地带 |
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矿产、能源依赖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 )
A.采猎文明 | B.农业文明 | C.工业文明 | D.信息文明 |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资源 | B.科技 | C.市场 | D.交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