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显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9—20题: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 B.伦敦 | C.旧金山 | D.彼得堡 |
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24~25题。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A.史前文明 | B.农业文明 | C.工业文明 | D.后工业化时期 |
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 |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A.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 B.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
C.人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 D.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
010年11月12日,第五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幕,据此回答9~10题。第五届年会主题“低碳城市,公众责任”体现了哪一类人地关系思想( )
A.环境决定论 | B.人类中心论 |
C.人地相关论 | D.人地伙伴论 |
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 B.围湖造田 |
C.陡坡开垦 | D.挖掘“发菜” |
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 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
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
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可持续发展)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③④②① | D.③②④① |
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有了科学萌芽的时期是 ( )
A.采猎文明时期 |
B.农业文明时期 |
C.18世纪后的工业革命时期 |
D.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化时期 |
下列做法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是
A.在我国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 |
B.在东北大面积开垦沼泽地 |
C.在我国主要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 |
D.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
下列做法符合现时人地关系思想的是
A 在我国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要 B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
C在我国主要河湖或海域严禁捕鱼 D在东北大面积开垦沼泽地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