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综合题
高中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后于长江三角洲,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 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作为广东省的三大新区,从地图上看,一个紧邻香港,一个与澳门隔水相望,一个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三地正好构成珠三角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金三角”。
(1)材料一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这里的原有“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12分)
(2)南沙、前海、横琴三个新区的设立都是为了依托港澳,承接港澳产业转移,以加快区域的发展。试分析港澳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以及将部分产业转移至南沙新区的理由。(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8分)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近年来,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河南省加大投资力度,主动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阅读下列关于河南省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简图(图甲)

材料二:中部六省相关省情比较图表(图乙、图丙)

材料三:河南省部分产业投资数据比较表

行  业
区位商
产业梯度系数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01
0.148
非金属矿采选业
0.059
0.0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104
0.07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058
0.072
煤炭采选业
0.809
0.754
食品加工业
1.350
1.154
饮料制造业
0.263
0.154
烟草加工业
0.070
0.034
纺织业
1.407
1.303

注:(1)区位商:本地某一产业比重与全国相应产业比重之比,其数值越大,表示专业化程度越高。
(2)产业梯度系数:表示一个地区的产业所处的水平层次,数值越大,表示水平越高。
(1)河南省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        。(6分)
(2)承接产业转移需要与自身的产业优势相结合,根据材料三分析河南省具有优势的产业部门是           ,判断理由是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分)
(3)图中A区域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为           ,简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6分)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图甲为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A为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材料二 表B为上海第一产业有关数据。图乙为该市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2000~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的基本特征。
(2)2000~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其解决措施有哪些?
(3)2000~2009年上海农业产值            (变化),农业人口            (变化),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材料二:重庆的两江新区占据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有利位置,通过与渝新欧铁路联运,积极建设国际货运大通道;该区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贵安新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水资源,多元的民族文化,重点打造高端服务业、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安徽的皖江城市带是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1)根据各自具有的优势,贵安新区和两江新区选择不同的战略定位,比较两个新区的区位优势。
(2)皖江城市带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科学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近年来一些城市制订了较高的企业准入条件,正确的是:
①环境效益好;②技术含量高;③资源、能源消耗量小;④占地少;⑤符合当地产业规划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加强长江流域合作,对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述西电东送、川气东送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空间分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产业转移渐成常态。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图甲为我国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图乙为A经济圈某农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材料二  B经济圈内某省2008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据图甲,概括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3分)
(2)据图乙,列举四项该农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3)从材料二中看出,与中部和北部地区相比,该省南部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点?(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世纪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最佳区始于    年代,这些产业不断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2)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首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简述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3)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简述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分)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分别有哪些?
(2)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两大钢铁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包头发展钢铁工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有哪些?(3分)
(2)与包头相比,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加强区际联系,可有效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内容。(4分)

项目
包头
上海
可调出的资源
 
 
可承接的产业
 
 
产业转移影响
 
 

 
(4)左图所示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及材料,并根据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1)2010年与1984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                 。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2)城市的发展主要靠工业的带动。外商投资发展的纺织、服装、玩具、电子装配等工业主要分布在农村的乡镇。这种选择对外商的好处有哪些?
(3)材料二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                             
                                                                 
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城镇化战略概括为十六个字,即“以工促农、以城代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出现了城乡空间重构的趋势。下图为城乡空间重构概念模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产、生活和生态角度,说明“城乡空间重构”的内涵。(6分)
(2)分析“农田连片规模经营”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6分)
(3)从地理的角度,阐释城乡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初,燃烧了35年的首钢四号高炉正式熄火,标志首钢搬迁工作正式开始。渤海之滨的河北省唐山市附近的曹妃甸是首钢新厂址。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图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等。
(2) 首钢搬迁并不是为了(      )

A.提高首都大气环境质量 B.发展第三产业,提高首都就业率
C.减轻首都资源供给压力 D.改善首都交通状况

(3)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
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
开源:                            
节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迁入数
迁出数
其中迁入来自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东部
23
5

5
10
8
中部
3
5
2
-
0
1
西部
3
11
3
0
-
0
东北
1
9
0
0
1
-

 
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

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
①原料  ②交通   ③劳动力  ④信息   ⑤政策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l: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图甲)、“唐山钢铁”不利态势图(图乙)

(1)河北省植树造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指出此生态屏障的位置及生态效益。(8分)
(2)据图乙说出振兴“唐山钢铁”和打造绿色企业的主要措施。(10分)
(3)首都将部分行政单位、科教文卫等产业转移到保定、唐山等地。简述这对保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口迁移与产业转移是常见的社会现象,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甲图示意A地向C地等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

材料二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迁;第二次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近年来,A地产业出现了向C地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2)与北方相比,试分析B地成为我国北方冬季农产品输出地的主要原因。
(3)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4)①地所在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
(5)丙图中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折线能反映乙图中P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_线,试分析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
A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