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综合题
高中地理

2008年初,燃烧了35年的首钢四号高炉正式熄火,标志首钢搬迁工作正式开始。渤海之滨的河北省唐山市附近的曹妃甸是首钢新厂址。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图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等。
(2) 首钢搬迁并不是为了(      )

A.提高首都大气环境质量 B.发展第三产业,提高首都就业率
C.减轻首都资源供给压力 D.改善首都交通状况

(3)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
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
开源:                            
节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材料二:重庆的两江新区占据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有利位置,通过与渝新欧铁路联运,积极建设国际货运大通道;该区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贵安新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水资源,多元的民族文化,重点打造高端服务业、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安徽的皖江城市带是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1)根据各自具有的优势,贵安新区和两江新区选择不同的战略定位,比较两个新区的区位优势。
(2)皖江城市带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科学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近年来一些城市制订了较高的企业准入条件,正确的是:
①环境效益好;②技术含量高;③资源、能源消耗量小;④占地少;⑤符合当地产业规划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加强长江流域合作,对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述西电东送、川气东送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迁入数
迁出数
其中迁入来自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东部
23
5

5
10
8
中部
3
5
2
-
0
1
西部
3
11
3
0
-
0
东北
1
9
0
0
1
-

 
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

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
①原料  ②交通   ③劳动力  ④信息   ⑤政策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到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祖国大陆。根据以上材料及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
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
D.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

关于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②不可能在祖国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 ④随着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天然橡胶是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料,其主产区在亚洲,而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亚洲、美国和欧洲。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季节气压分布状况,简述图中A风形成的原因及对该地的影响。
(2)简述B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3)如果欧洲发达国家将轮胎生产转移到C地区,你认为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
(4)此季节非洲好望角一带航海条件为一年中较好时期,请分析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两大钢铁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包头发展钢铁工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有哪些?(3分)
(2)与包头相比,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加强区际联系,可有效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内容。(4分)

项目
包头
上海
可调出的资源
 
 
可承接的产业
 
 
产业转移影响
 
 

 
(4)左图所示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l: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图甲)、“唐山钢铁”不利态势图(图乙)

(1)河北省植树造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指出此生态屏障的位置及生态效益。(8分)
(2)据图乙说出振兴“唐山钢铁”和打造绿色企业的主要措施。(10分)
(3)首都将部分行政单位、科教文卫等产业转移到保定、唐山等地。简述这对保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同时开通运营,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沿线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图为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州将发展成为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贵州省黔南州在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果的基础上,通过良种繁育、节水灌溉等技术,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特色果蔬品种。产品在供给本省同时,进入广东、广西、港澳及东南亚市场,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外销果蔬生产基地。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计划逐步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对加工制造业的依赖,加强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旅游产业的投入开发。
(1)分析广州发展成为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的条件。
(2)指出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该区域地质地貌特点对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建设的影响。
(3)说明黔南州发展商品化外销果蔬生产的区位优势。
(4)概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说明政府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⑴~⑸题。
材料一:广东省统计局在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统计时,通常将广东划分成四片区域,2010年四片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下图是广东产业转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出广东经济发展存在怎样的区域差异,并说出判断依据。
(2)根据材料二说出广东产业转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产业转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
(3)雷州半岛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60~70公里,地形起伏和缓,近90%的面积为海拔20~30米的台地和冲积平原,年降水量在1400~1800mm之间,但干旱缺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试分析其缺水的原因。
(4)东海岛面积286平方公里,拥有世界罕有的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深水大港的地理条件,在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中,东海岛重点发展钢铁、石化及其下游产业。目前,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中国与科威特合资石化项目)两大项目选址东海岛。试分析东海岛发展相关产业的区位条件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8分)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近年来,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河南省加大投资力度,主动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阅读下列关于河南省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简图(图甲)

材料二:中部六省相关省情比较图表(图乙、图丙)

材料三:河南省部分产业投资数据比较表

行  业
区位商
产业梯度系数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01
0.148
非金属矿采选业
0.059
0.0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104
0.07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058
0.072
煤炭采选业
0.809
0.754
食品加工业
1.350
1.154
饮料制造业
0.263
0.154
烟草加工业
0.070
0.034
纺织业
1.407
1.303

注:(1)区位商:本地某一产业比重与全国相应产业比重之比,其数值越大,表示专业化程度越高。
(2)产业梯度系数:表示一个地区的产业所处的水平层次,数值越大,表示水平越高。
(1)河南省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        。(6分)
(2)承接产业转移需要与自身的产业优势相结合,根据材料三分析河南省具有优势的产业部门是           ,判断理由是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分)
(3)图中A区域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为           ,简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6分)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云计算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是将分散的信息资聚合调度,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受众。一个大型的云计算基地,除了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网络带宽,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有充裕的水、电资支撑其散热、耗能等运营的基本需求。
材料二 2010年以,我国的云计算在国家主导下,从概念逐渐走向应用层面,获得了飞速发展(如图8)。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对城市传统的支柱产业如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等,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起到很好的提升和支持作用。最近有很多学者指出:国家需要在战略布局上进一步考虑云计算带给地区的分工,云计算产业的数据基础设施向西部转移,软件开发等部分保留在东部,是云计算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材料三 2013年7月,工信部和发改委决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贵州贵阳和安徽淮南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其中鄂尔多斯和贵阳将建设为亚洲最大的的两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1)描述我国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分布特点。
(2)以贵阳或鄂尔多斯地区为例,分析其发展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的条件。
(3)分析国家把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对西部地区带的积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世纪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最佳区始于    年代,这些产业不断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2)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首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简述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3)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简述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读安徽省地形分布图和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安徽省地形分布图

(1)判断左图中甲、乙两处更适宜种植茶树的地区,并写出判断理由。(9分)
(2)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见右图)。请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分析2008年以来图中服装产业转移的原因。
(4)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可能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城镇化战略概括为十六个字,即“以工促农、以城代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出现了城乡空间重构的趋势。下图为城乡空间重构概念模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产、生活和生态角度,说明“城乡空间重构”的内涵。(6分)
(2)分析“农田连片规模经营”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6分)
(3)从地理的角度,阐释城乡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口迁移与产业转移是常见的社会现象,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甲图示意A地向C地等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

材料二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迁;第二次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近年来,A地产业出现了向C地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2)与北方相比,试分析B地成为我国北方冬季农产品输出地的主要原因。
(3)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4)①地所在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
(5)丙图中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折线能反映乙图中P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_线,试分析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