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高中地理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B.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C.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D.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R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据资料可以推测,1980~2010年R河流域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四位同学针对如何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整治措施,其中较合理的是
甲同学:T-R河段西侧坡修建梯田,东侧坡植树种草
乙同学:T-R河段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植树种草
丙同学: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丁同学: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A.甲、丙同学 B.甲、丁同学
C.乙、丙同学 D.乙、丁同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两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图中:(   )

A.黄河的干流由北向南流
B.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C.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贺兰山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宁夏:(   )

A.干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降水量也最少
B.黄河沿岸引水灌溉,干旱危害程度低
C.中东部的草原区对干旱的承受能力较强
D.中西部第一产业为主,抵御干旱能力较强

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宁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引黄灌区增加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B.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土地荒漠化
C.山区恢复天然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D.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组成
B.位于从湿润向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

目前,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 D.风力沉积作用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
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
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
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7分)

(1)图中A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请列举三条分界线。(3分)
(2)简要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的自然条件。(4分)
(3)图中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试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4)天津化学工业发达的原因之一是附近有________盐场(名称)。并分析该盐场的形成条件。(3分)
(5)环渤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非洲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赞比西河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峡谷险滩广布
B.中游地势低洼,多支流和湖泊
C.下游的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上
D.该河的汛期出现在7、8月份

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大坝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交通和旅游
B.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使下游免遭洪水威胁
C.水坝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
D.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受到海水侵蚀,海岸线向后退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陕西省和陕北榆林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陕南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并说明理由。
(2)分析榆林市天然气能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3)榆林市地区采掘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水土流失问题,试分析原因。
(4)简述榆林地区采掘业发展对当地人口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岭为中国南部重要自然地理界线,中央电视台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蕨菜是最为普遍的野菜”;“石头猪肉—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本地的好水、靓米”等。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诗句“一样春风有两般,南枝盛开北枝寒”是当地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热力环流

以下对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气候暖湿,食材丰富
B.烹饪质朴,风味独特
C.天然佳肴,饮食喜好
D.美食汇聚,兼容和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局部区域图(下图)。

材料二 产业相似度是指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产业完全一样,其相似度为1。下图为1997—2011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相似度变化图。

(1)分析崇明岛南北两岸沉积作用的差异。
(2)说明地形因素对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影响。
(3)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相似度特征,评价其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材料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
材料二:乾隆末年,王昶在总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万城堤溃的原因时指出:“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林处,今皆砍伐为种苞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淤日积,水势年增。”清人赵仁基也认为:“水溢由于沙积,沙积出于山垦……江底日高,而容水之地浅矣。”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进我国。由于玉米、甘薯对土质、水分的要求不高,在丘陵、山区广泛种植。”
材料四:面积为31.6万平方千米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0年在青海省建立,49%的黄河水、25%的长江水,15%的澜沧江水都来自这一地区。它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三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地区。
(1)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合的是(      )

(2)1950—1958年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3)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④青海湖 ⑤江南水稻田 ⑥东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4)湿地的功能有(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5)以现代地理学的原理来分析材料中清人赵仁基的观点。
(6)从国家生态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
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55—30—20
40
30
80—50—40
60
60—50—30
95—89—80
80
75—60—50
98—89—80
≥90
70
100—95—90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2)从材料二表中可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      )双选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        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            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到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问题。

t4时期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②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③洪峰流量增大,出现频率增多
④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已知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