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遥感的主要功能
高中地理

美国航天局称,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34°37′N,120°35′ W)于当地夏令时2014年7月2日2时56分(北京时间2日17时56分),“轨道碳观测者2号”搭乘德尔塔-2型火箭升空。它的主要使命是监测研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据此完成各题。
据材料可知,当地夏令时的具体做法是使时钟上的时针

A.向前调快1个小时 B.向前调快2个小时
C.向后调慢1个小时 D.向后调慢2个小时

“轨道碳观测者2号”卫星功能发挥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RS C.GPS D.数字地球

“轨道碳观测者2号”卫星成功发射有利于进一步防治

A.酸雨危害 B.臭氧层空洞
C.光化学烟雾 D.全球变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图中甲示意我国某省主要物产分布,右图示意该省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 B.小麦、玉米
C.高粱、谷子 D.玉米、水稻

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关于该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性气候显著
B.南部的自然带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D.该省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较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福建省气象台2015年4月9日8时发布的未来4天(96小时)福建省降水量预报。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造成此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热带气旋 D.反气旋

制作该天气预报图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和RS B.GIS和GPS C.GIS D.R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全球夜间灯光亮度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全球夜间灯光亮度地图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亮于内陆 B.美洲亮于亚洲
C.北半球亮于南半球 D.亮度与经济水平无关

获取全球夜间灯光亮度地图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BDS(北斗导航系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精确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得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材料二 如下图为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

(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________,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RS)                 D.决策支持系统(DSS)
(2)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________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   )
A.电磁波特征          B.种植密度
C.种植面积           D.形状特征
(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所示,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像应拍自播种( )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

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下图是美国宇航局EO—1卫星2009年7月26日拍下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一张卫星照片:巴西一家铁矿区对“地球之肺”所造成的破坏。据此完成各题。

获取以上图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京津冀”地区雾霾连连 B.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C.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D.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检测及评估预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地图检测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

A.北冰洋南部
B.印度洋北部
C.东北大西洋
D.西北太平洋

该台风登陆时,广州的风向可能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遥感技术(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遥感在农业上的应用不包括(    )

A.农作物长势监测 B.病虫害调查
C.农业人口分布 D.农作物估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有四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62°12' 59"S,58。57' 52"W)、中山站(69°22' 24nS,76°22' 40"E)、昆仑站(80°25' 01"S,77°06' 58"E)、泰山站(76°58' E.  73°51' S)。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冰架是冰盖向海洋中延伸的部分,在它的边缘,断裂的冰架渐渐漂移到海洋中,形成巨大的冰山。如果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南极洲冰架面积的变化,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雷达监测

当陕西省各地日出时刻(地方时)处于一年中最晚时,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

A.都出现了极昼现象
B.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是昆仑站
C.昆仑站的昼长大于中山站
D.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为泰山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著名绿化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兴建该工程最主要是为了

A.绿化美化环境  B.保持水土
C.减缓温室效应 D.防风固沙

该地适宜种的树种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能够监测图中绿化工程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GIS
C.RS D.GIS和R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A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B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持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机械化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雾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市利用卫星监测雾霾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雾霾天气时,市民可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有
①洒水降尘       ②开窗通风     ③出门戴口罩     ④减少外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下列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
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三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
第四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蓝波段 B.绿波段
C.红波段 D.近红外波段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盛蕾期对各波段的反射率均比盛絮期高
B.棉花盛絮期对蓝波段、绿波段和红波段的反射率比盛蕾期明显降低
C.9 月份番茄对绿波段的反射率略低于6 月份
D.6 月份玉米对红波段的反射率略高于对绿波段的反射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遥感的主要功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