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遥感的主要功能
高中地理

下图为l978—2010年以来中国水稻生产情况年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3年以前水稻播种面积波动下降的原因不可能为

A.粮食需求下降 B.农业结构调整
C.生态退耕还湖 D.城市化发展等占用耕地

农业部门在水稻收获前进行估产,主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RS B.GIS C.GPS D.RS GIS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为我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图中表示我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A.野外测量 B.扫描旅游地图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

A.旅游交通图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遥感除了可以通过卫星来完成(称“天基遥感”,如图甲所示),也可以通过小型飞机或无人机进行近距离的“空基遥感”(如图乙所示)。空基遥感与天基遥感相比,其优势有

①图像分辨率较高 ②监测范围较大 ③成本较低 ④能够灵活设计方案路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因此被誉为祖国“乌金三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M处和N处的生态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M处:荒漠化,过度放牧和开垦、滥采矿产资源
B、N处: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
C、M处:水土流失,过度放牧和开垦、滥采矿产资源
D:N处:荒漠化,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
为监测并分析该地生态问题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现代化技术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自2000年开始,为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经博斯腾湖、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直至台特玛湖。下表为塔里木河下游两次生态输水的相关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修复塔里木河下游两岸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A.把地表水引入灌区,改变地表径流
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物的蒸腾作用
C.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增加下游径流量
D.人工降雨,增加大气降水

第12次输水距离远大于第1次输水距离的原因是
①水流速度快②植物吸收少③下渗减弱④蒸发少⑤农业生产截留少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为监测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航天局称,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34°37′N,120°35′ W)于当地夏令时2014年7月2日2时56分(北京时间2日17时56分),“轨道碳观测者2号”搭乘德尔塔-2型火箭升空。它的主要使命是监测研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据此完成各题。
据材料可知,当地夏令时的具体做法是使时钟上的时针

A.向前调快1个小时 B.向前调快2个小时
C.向后调慢1个小时 D.向后调慢2个小时

“轨道碳观测者2号”卫星功能发挥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RS C.GPS D.数字地球

“轨道碳观测者2号”卫星成功发射有利于进一步防治

A.酸雨危害 B.臭氧层空洞
C.光化学烟雾 D.全球变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全国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72起、大型71起、中型377起、小型13802起。从分布上看,全国地质灾害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6个地区30个省(区、市)。其中,中南地区发生地质灾害数量最多,为4651起;西南地区死亡失踪人数最多,为223人;东北地区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为23.6亿元。从受灾对象看,农村受灾最重,发生较大地质灾害9414起,造成247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道路、城镇、工地、学校受灾严重程度依次减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国土资源部能及时掌握上述灾害的发生并启动应急响应,主要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3S”技术除了能确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具体位置,还能
①计算出滑坡体的土石方 ②计算出滑坡体的移动距离 ③估算出泥石流所带来的危害 ④得出灾害中伤亡的人数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图中甲示意我国某省主要物产分布,右图示意该省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 B.小麦、玉米
C.高粱、谷子 D.玉米、水稻

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关于该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性气候显著
B.南部的自然带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D.该省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较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意某岛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岛国

A.位于北冰洋海域 B.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C.河流流域面积大 D.冰川地貌分布较广,地热能资源丰富

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

A.年降水量较多 B.苔原比重更大
C.城市数量较多 D.交通通达度低

该岛国火山活动频繁,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火山喷发具体地点的三维坐标信息 B.监测受灾人口的空间分布
C.获取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信息 D.监测火山活动的未来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福建省气象台2015年4月9日8时发布的未来4天(96小时)福建省降水量预报。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造成此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热带气旋 D.反气旋

制作该天气预报图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和RS B.GIS和GPS C.GIS D.R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有四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62°12' 59"S,58。57' 52"W)、中山站(69°22' 24nS,76°22' 40"E)、昆仑站(80°25' 01"S,77°06' 58"E)、泰山站(76°58' E.  73°51' S)。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冰架是冰盖向海洋中延伸的部分,在它的边缘,断裂的冰架渐渐漂移到海洋中,形成巨大的冰山。如果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南极洲冰架面积的变化,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雷达监测

当陕西省各地日出时刻(地方时)处于一年中最晚时,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

A.都出现了极昼现象
B.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是昆仑站
C.昆仑站的昼长大于中山站
D.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为泰山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著名绿化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兴建该工程最主要是为了

A.绿化美化环境  B.保持水土
C.减缓温室效应 D.防风固沙

该地适宜种的树种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能够监测图中绿化工程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GIS
C.RS D.GIS和R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A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B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持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机械化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雾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市利用卫星监测雾霾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雾霾天气时,市民可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有
①洒水降尘       ②开窗通风     ③出门戴口罩     ④减少外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2015年4月5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图为长江中游三省区域图。

材料二:鄱阳湖平原是鄱阳湖周围的湖滨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由长江及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饶等水冲积而成。位于115°01′-117°34′E,27°32′-30°06′N,面积38760.6平方公里。
材料三   2015年5月5日,国家旅游局、环保部公布“2014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名列其中。
(1)关于“3S”技术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①利用RS动态检测湖泊面积,及时把握其动态变化   ②利用GPS确定已消失和现存的湖泊位置,提供参考数据       ③利用GIS模拟演示湖泊消失过程,分析成因           ④利用“3S”技术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减轻环境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描述图中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3)分析鄱阳湖平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市群之间区域协调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遥感的主要功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