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高中地理

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C.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
D.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

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
C.旅游业的兴起 D.逆城市化明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鱼米之乡”,但汉代“或火耕而水耨,或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落后。古代不利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
①系分隔   ②土质黏重   ③气候潮湿  ④交通落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

A.都位于入海口处 B.都位于我国季风区
C.土壤都比较肥沃 D.都是平原地区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 “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
C.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D.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倒U形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示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③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①—②—③体现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哪一阶段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瞪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 )

A.1~2月 B.3~4月
C.8~9月 D.11~12月

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

A.降水量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
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地势的空间差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受北冰洋气流影响
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部和西部的气候不同
C.高技术工业集中在东南部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专门化程度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示信息 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图中甲 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 ,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 ,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 ,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 ,松嫩平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将大大增强中国的战略安全。阅读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读图: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非洲第一大的贸易国家伙伴,贸易额从2000年的106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663亿美元,增速非常快。
(1)A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B地为_______半岛,C地自然带类型为_________。
(2)有人认为广东应将非洲作为海外投资首选地区,但在落后地区投资风险较大。分析在非洲落后地区投资的不利条件。
(3)简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广东,为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去六十年来,台湾经济实现了快速成长。读“台湾经济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台湾经济第Ⅰ、Ⅱ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第Ⅰ阶段是典型“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②第Ⅰ阶段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③第Ⅱ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大量优质劳动力和国外投资 ④第Ⅱ阶段产业附加值高、经济发展迅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Ⅲ阶段是台湾重化工业阶段,重点发展化纤、塑料、橡胶、钢铁等重化工业。其优势区位是(  )

A.岛内广阔的市场 B.矿产资源丰富
C.海岛多港口 D.大批高素质从业人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

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用地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其生态服务功能强弱,图是深圳市1978年-2000年生态用地变化数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78年-2000年,滩涂面积变化最明显
B.2000年比1978年地下水储量增多
C.分析该市用地面积的变化主要应用的地理技术是RS
D.城市整体生态服务功能降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