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 选择题
高中地理

图甲中将区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图乙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

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减低 D.草原生产量减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方式
C.发展方向 D.发展过程

一般情况下,在区域的加速发展阶段(  )

A.土地资源成为推动区域增长的主要力量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逐渐扩大
C.与区域外部的联系基本断绝
D.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甲—土地 B.乙—劳动力
C.丙—资本 D.丁—科技进步

图示社会发展阶段中

A.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
B.农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取决于土地区位和用途
C.工业文明阶段主导经济增长的要素是科技进步
D.环境文明阶段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罗斯一架苏-24攻击机2015年11月24日约当地时间9:30被土耳其F-16战机击落。战机坠落地点位于叙利亚拉卡基亚山区。坠落地点大约位于35°50′N,36°06′E。完成下列各题。

坠落地点位于俄罗斯最东端(66°N,169°40′W)的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战机坠落时

A.伦敦正值日出 B.北京时间为14:30
C.23日占全球的少部分 D.当地当天昼长夜短

关于图中的区域和边界,叙述正确的是

A.①边界两侧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B.②边界是自然形成的
C.①边界两侧的区域没有明显的联系
D.②边界南侧的区域叙利亚是封闭的

图示所在的中东地区所处区域的发展阶段是

A.传统畜牧业为主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各题。

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第17个“世界湿地日(国际湿地日)”的主题就是“湿地与水资源管理”,口号是“湿地守护水资源”。没有湿地,就没有丰富的水资源,没有水,就不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读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的变迁图(图中阴影为湿地),完成下列各题。

导致图中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变化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B.上游地区引水灌溉
C.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 D.三峡水库建设

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加大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B.环境污染加剧
C.沙尘暴频繁多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

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面积(万平方千米)
118.3
国境线长
4 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9(2000年)
7月均温(℃)
16~26
年降水量(毫米)
50~500
土地利用情况
(平方千米)
耕地
林地
草地
56 260
95 560
624 590

 
该省区应是(  )

A.黑龙江 B.内蒙古
C.新疆 D.西藏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后该省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是(  )

A.开垦荒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
C.建成商品棉基地
D.扩大林果业发展规模
来源:组卷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省20l0年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种植业 B.建筑业
C.旅游业 D.畜牧业

目前该省处于(    )

A.工业化阶段 B.计划经济阶段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去六十年来,台湾经济实现了快速成长。读“台湾经济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台湾经济第Ⅰ、Ⅱ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第Ⅰ阶段是典型的“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②第Ⅰ阶段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③第Ⅱ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大量优质劳动力和国外投资
④第Ⅱ阶段产业附加值高、经济发展迅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Ⅲ阶段是台湾重化工业阶段,重点发展化纤、塑料、橡胶、钢铁等重化工业。其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岛内广阔的市场 B.矿产资源丰富
C.海岛多港口 D.大批高素质从业人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

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落实了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其中武汉和长沙是各城市圈(群)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 两城市圈(群)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

(1)A所在地形区是             平原,该平原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经济作物是             
(2)城市乙是           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图中连接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                。甲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之一,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4)简述该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的分布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三个国家2003年的产业结构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产业
国家



第一产业
54.7%
9.0%
1.8%
第二产业
20.3%
41.9%
28.2%
第三产业
25%
49.1%
70%

 
与表中①、②、③三个国家对应的顺序,正确的是

A.美国、中非、中国 B.中非、中国、美国
C.美国、中国、中非 D.中国、美国、中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③国处于工业化阶段
C.②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D.②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平坦肥沃的平原 B.山麓和丘陵地带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河流源头、三角洲、盆地等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的地区
D.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