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高中地理

连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于2005年12月14日下午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为管道项目在今年12月最终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回答:
1.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的突出优点有
A.机动灵活,运输效率高  B.投资小,运输速度快
C.损耗小,平稳安全  D.连续性强,但不可昼夜不停地运输
2.中哈石油管道建成后,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体现在
A.使我国彻底摆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
B.使我国石油进口渠道多样化,有利于保障我国石油安全
C.能确保我国石油出口
D.有利于我国火电工业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哈石油管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投资建设该管线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D.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到B城的铁路,据此分析回答1~2题。

在图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A.① B.② C.③ D.④

按照上题的铁路方案,铁路建成后产生的影响最明显的是
A.极大促进甲的发展  B.极大促进丁的发展
C.极大抑制丙、丁的发展  D.极大促进A、B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近10年来北京市居民购物活动空间圈层结构演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居民购物平均出行距离整体上有缩短的趋势
B.近郊区居民去市中心购买商品频次增加
C.蔬菜、食品销售网点向居民区靠近
D.城市商业区向分散化和多中心化方向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珠轻轨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于2005年12月18日正式动工,工程全线总长143千米,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117千米,小榄至江门支线长约26千米。主线北起广州市新广州站,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引出,跨西江,经中山市古镇、江门市外海,至新会区。据悉,广珠轻轨建成后,从江门西站出发,10多分钟就可到中山,30多分钟就可到珠海、广州,不用1小时就能到深圳,江门将融入“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据此回答下面几题。
上述材料表明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哪个方面

A.大型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科技化

广珠轻轨的建设可能对途经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人日向广州方向迁移 B.工业向广州方向迁移
C.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 D.农业生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来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其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

2005年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1)在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运量小、占据道路面积大的方式是
(2)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3)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多选)

A. 乙市的机动车总量大于甲市
B. 乙市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数量减少
C. 甲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乙市
D. 甲市位于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取暖

(4)根据图文提供的信息,比较甲、乙两市的交通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区城镇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已知A、B、C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D、E、F是比A、B、C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
A.A一一E       B.C一一D
C.A——C        D.都一样
(2)当上述铁路修建后,D、E、F,3个乡镇哪个经济发展最快?为什么?(6分)
(3)石家庄市原是正定县的一个乡村,目前发展成规模远大于正定县的大城市。读图回答:

①石家庄市得以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什么?(4分)
②上图说明,现代聚落区位选择中,沿______线是城市扩展的增长点。此外,沿______也可以形成城市空间增长的纵轴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城市的发展过程图,回答问题。

(1)从图示信息判断,该城市为我国的____市。
(2)1949年以前,影响该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①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介绍,我国通铁路的城市约占城市总数的70肠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分布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铁路线和湘江之间的地区发展最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影响该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一7题。

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政治 B.山地 C.河谷 D.交通

若该地区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来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进行,我国的许多城市就是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结合下图回答10一12题。

①②③④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甲图中商业网点的密度小于乙图,因为甲图
①是山区,物产贫乏②交通线路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③自然条件较恶劣,人口密度小④河流与公路没有交汇,不能形成交通枢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武汉成为全国重要商业城市的条件是

A.位于焦枝铁路干线和长江交汇处
B.是我国中部地区以石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C.是全国的重点直辖市
D.有便利的河运和铁路交通运输,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A. 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B. 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 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D. 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我国将投资212亿元人民币建设上海到重庆沿江铁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的客货运输将比原来快许多倍。据此完成4~5题。
在该铁路的建设中

A.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B.沿线城市和资源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C.自然条件对铁路建设起不到影响
D.开发西北的战略目标起重要作用

关于该铁路建设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改善青藏地区的交通
B.有利于缓解我国南北交通的紧张状况,减缓长江航运的压力
C.能与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相交,加强铁路网的运输能力
D.有利于煤、铁等自然资源沿铁路西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