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②上游乱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
A.冰雹 | B.洪涝 | C.暴雨 | D.干旱 |
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多阴雨 ②冷空气势力强大 ③农事活动较早 ④梅雨提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 B.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 D.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
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1)我国位于 _________________灾害带与_______________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3分)
(3)根据各图判断,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分)
(4)与其它地区相比,IV地区_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2分)
(5)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3分)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
B.17时~18时 |
C.18时~19时 |
D.19时~20时 |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 D.大气逆辐射减弱 |
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A.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 |
B.西藏、云南、广东、海南、台湾 |
C.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 |
D.宁夏、新疆、河南、浙江、湖北 |
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素以“水城”之美誉闻名于世。从抵御外敌入侵、建立海上强国到吸引八方游客,水在威尼斯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水而繁荣的威尼斯,如今却面临着被水淹没的危险。有专家甚至断言,80年后威尼斯就将从地图上消失,这颗亚得里亚海上的明珠从此将永远成为历史。据此回答小题。威尼斯现在每年都要遭受100多次规模不等的洪水袭击,洪灾发生的频率是一百年前的6倍。有关洪灾喜欢光顾威尼斯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
B.过度抽取地下水 |
C.威尼斯所在的泻湖湖底不断堆积淤泥 |
D.非洲板块向北迅速移动,并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导致阿尔卑斯山的上升和威尼斯的下沉 |
人类活动是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
A.禁止使用氟氯烃 | B.减缓工业化进程 |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
下列属于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①火山爆发强烈 ②地壳活动强烈 ③暴雨集中 ④外力作用强烈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车在甲地成功发射。通常航天发射基地建立应考虑气候、地势、地球自转速度、交通、人口密度和安全性等条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地作为航天发射基地主要因为 ( )
A.地处热带,气候条件适宜 |
B.自转线速度小,节省燃料 |
C.靠近沿海,符合安全需要 |
D.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 |
乙地主要自然灾害有 ( )
①飓风 ②泥石流 ③冻害 ④火山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成灾程度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和经济发展过快 |
B.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而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 及防灾减灾能力尚低 |
C.人口和经济分布趋于合理 |
D.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减少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25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水土流失与地形相关,图中水土流失严重区位于
A.鞍部 | B.山顶 | C.山脊 | D.山谷 |
图示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l26米 | B.148米 | C.198米 | D.220米 |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是 ( )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 ②多山的地貌 ③强烈的地壳活动 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东南部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
C.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
读2004年广东发生的最严重的“气候灾害类型漫画图(注: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完成下列问题。图中灾害类型最易发生在冬季的是
A.寒潮、高温 | B.暴雨、咸潮 |
C.寒潮、咸潮 | D.雷击、干旱 |
下列灾害类型中治理措施相似的是
A.干旱、咸潮 | B.高温、咸潮 |
C.暴雨、干旱 | D.寒潮、雷击 |
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读图写出Ⅲ地区土地退化的原因。
(2)分析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3)结合该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简述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向。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