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高中地理

读“候鸟迁徙路径图”回答问题。
候鸟的迁徙通常为春秋两次,候鸟每年迁徙的时间与路径大致是不变的。

(1)为什么候鸟迁徙路径到达北半球的纬度高于南半球?为什么候鸟迁徙路径大多经过沿海和大陆架海区?请分析之。
(2)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以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一度被控制在东南亚范围之内。随着候鸟迁徙,该病毒开始侵袭蒙古、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有人据此推测若局部地区发生某种新型禽流感将会蔓延全球。试以图为据分析这种推测是否正确。
(3)东南亚是较早发现新型禽流感感染的地区,有报道认为禽流感病毒的扩散与当地生产方式和开发有关。东南亚除水田外,还有热带雨林分布,过度开发热带雨林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试对此进行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从表2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②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③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下列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孟加拉国
印度
马达加斯加
尼泊尔
莫桑比克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1
2
3
4
5
国家
瑞典
爱尔兰
冰岛
芬兰
挪威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167
168
169
170
171

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

A.台风天气 B.干热天气
C.寒潮天气 D.暴雪天气

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A.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气较少
B.纬度较高,气温变化较小
C.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
D.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可能导致

A.新增大量的可耕用地 B.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
C.土壤出现盐渍化现象 D.增加抗旱防洪的难度

依据季风区雨带的推移规律分析,长江补给鄱阳湖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4-5月 B.5-6月
C.6-7月 D.7-8月

江西省拟在湖口处修建水闸以调节鄱阳湖水量,这种做法的目的不包括

A.保护和改善湖泊的生态环境 B.增强冬季湖水的稀释降解能力
C.增加长江下游河段的水流量 D.保护越冬候鸟及水生珍稀动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年立冬时节,韩国都会进入“泡菜季节”,民众纷纷用白菜制作泡菜,以备冬季和来年春季食用。2010年10月6日,韩国市场上的白菜价格为一棵1.2万韩元(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0元)。这一价格与8月时相比翻了一番,与去年同期相比,则是当时价格的6倍多。据此回答19~20题。
关于韩国“泡菜危机”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导致白菜的产量大幅度减少
B.国内对泡菜的需求量剧增
C.白菜的出口量增加,导致国内白菜供应减少
D.白菜的种植面积减少,导致其总产量下降

我国在2010年也接连经历了“大蒜危机”等。应对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有效措施有   (   )
① 稳定农产品的种植面积 
② 对农产品实施保护性收购 
③ 增加农产品的进口    
④ 加强对农产品价格的监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②上游乱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洪涝灾害是对我国影响非常广泛的自然灾害。据此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洪灾形成因素之间关联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
C.围湖造田——湖泊调蓄洪峰能力减弱——洪水
D.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

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不包括                                 

A.热带面积广,太阳辐射强  
B.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C.降水时空分配不均匀   
D.植被破坏严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

A.冰雹 B.洪涝 C.暴雨 D.干旱

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多阴雨 ②冷空气势力强大 ③农事活动较早 ④梅雨提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B.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是                               (    )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   ②多山的地貌  ③强烈的地壳活动  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东南部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04年广东发生的最严重的“气候灾害类型漫画图(注: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灾害类型最易发生在冬季的是

A.寒潮、高温 B.暴雨、咸潮
C.寒潮、咸潮 D.雷击、干旱

下列灾害类型中治理措施相似的是

A.干旱、咸潮 B.高温、咸潮
C.暴雨、干旱 D.寒潮、雷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读图写出Ⅲ地区土地退化的原因。
(2)分析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3)结合该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简述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这些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洞庭湖19世纪与20世纪水系图

(1) 简要分析上述材料所示问题及其与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相互关系 
(2)针对洞庭湖的变化趋势,请列举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 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4年12月26 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问题。
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海底塌陷引起的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

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围海造陆 D.增高海岸堤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