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高中地理

读下面两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推断,M、N两流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大气污染 D.酸雨危害

M、N两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别是(  )

A.工业排污、生活废水 B.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C.乱砍滥伐、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矿产开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我国西北地区绿洲环境发展的趋势是

A.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绿洲环境总体趋于好转
B.风沙活动增强,盐碱地面积增加
C.绿洲经济以农业为主,无环境污染问题
D.随着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加强,绿洲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被忽视的致命“杀手”。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
材料二 我国四个监测点PM2.5月平均值与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面积%)对比:

(1)根据材料,比较分析S2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的可能原因。
(2)试分析降低PM2.5浓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环境保护】
上世纪60年代,为了控制泛滥的水生植物和藻类。美国从中国引进了鲤鱼、草鱼、胖头鱼等。近年,这些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的“亚洲鲤鱼”成了当地的水霸王,例如伊利诺伊河,常常可以看到数以百计的大银鲤鱼(重量超过l0千克)“集体”跃出水面的壮观场面。为了防止“亚洲鲤鱼”侵入五大湖,甚至有计划花费180亿美元修巨型“拦鱼”坝。美国人不吃“亚洲鲤鱼”,捕获的鱼常常扔入垃圾桶。
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成为环境灾害及治理困难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总体规划,至2020年,天津市人均公共绿地要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的作用是(  )
①净化空气 ②防风固沙 ③降低噪声 ④涵养水源 ⑤保持水土 ⑥美化环境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亚洲鲤鱼被美国引入南部养殖湖区,后湖区遇洪水,亚洲鲤鱼被冲至野外水域,从此开始大量繁殖。
材料二  亚洲鲤鱼体型较大,适应性强,食量大,生性好斗,喜逆水。
材料三   2014年1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大芝加哥运河附近建设巨型堤坝,防止亚洲鲤鱼入侵五大湖。
材料四   下图为2013美国境内亚洲鲤鱼的分布图。

(1)据材料二、四说出亚洲鲤鱼在美国的分布状况,并分析其扩散的方向及原因。
(2)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成灾的原因。

(3)你认为美国政府防止亚洲鲤鱼入侵五大湖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拥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位于其北部的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榆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生态问题较为严重。
材料二 榆林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红碱淖近年来湖面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水质变差,试分析其原因。
(2)榆林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湟鱼(图12所示)是裸鲤的俗称,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在鱼类中属鲤科,学名叫做“青海湖裸鲤”。每年6月份是湟鱼洄游的高峰期,湟鱼密集成群,游近河口附近,争先恐后,顺河口溯流而上产卵。下图示意青海湖水系。

材料二 由于过度捕捞,青海湖湟鱼资源已不足开发初期的十分之一。为保护湟鱼,21世纪以来,青海实施零捕捞的封湖育鱼措施,整建制撤销青海湖渔场。为加快湟鱼资源恢复,青海省决定在共和县新建青海湖裸鲤布哈河、黑马河增殖试验站,建成后每年可增加繁育能力1500万尾;在位于西宁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新建青海湖裸鲤循环水工厂化鱼苗培育车间,使年繁育能力扩大1000万尾;扩建位于刚察县的青海湖裸鲤沙柳河、泉吉河增殖试验站,每年再增加1500万尾繁育能力。同时,对沙柳河、泉吉河等河流的人工渠道和堤坝等设施进行改建,增设新的洄游通道,确保湟鱼顺利洄游产卵。
(1)分析每年6月份大量湟鱼溯流而上的原因。
(2)分析造成目前湟鱼危机的原因。
(3)说明为避免湟鱼资源枯竭应当采取的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各题:

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10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煤炭开采方法主要由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煤炭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 。

(1)简述煤炭开采区若不重视土地复垦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6 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土地复垦所采取的措施 。(4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 分)环境保护
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下图示意中亚地区。

简述图示甲地区荒漠化的社会经济原因及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环境保护
黄标车是指未达到国一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未达到国三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目前,湖北省约有55万辆黄标车,武汉市保有量约11.74万辆,占机动车总数的7.38%,但其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污染贡献率达到全市机动车排放总量的36%、43%、52.6%,颗粒物的污染贡献率达到80%左右。加速淘汰黄标车是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重要举措。

结合材料说明汽车尾气带来哪些大气污染,并就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提出合理的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我国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能源应用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环境等各方面。在产煤大省陕西省北部地区的小村庄——曹辛庄,大多数家庭都像常见的那样用煤炭取暖做饭。但村中有四户人家不必拉煤,一头猪、一个发酵池、一根输气管和一台发电机就可以供应一个五口之家,甚至还能把多余的电力卖掉赚点外快。

说明我国农村发展沼气的有利条件,及其使用后获得的效果优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环境保护
读“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湖区195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2)简述该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