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
材料2: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材料3: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 |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
||||
石油 |
天然气 |
美国 |
日本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8.39% |
4.19% |
26.9% |
11.5% |
4.3倍 |
11.5倍 |
7.7倍 |
(1)针对我国的资源、社会状况,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简要说明“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2)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材料3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4分)
(4)针对我国口前能源的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6分)
读下图,回答各题。 图例甲、乙代表的粮食作物应是
A.甲—小麦 | B.乙—玉米 | C.甲—高粱 | D.乙—水稻 |
立足本地资源,该地区应建立的工业部门有
A.化学工业 | B.纺织工业 | C.石油工业 | D.钢铁工业 |
2010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指出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据此回答1-3题。
1.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
2.绿色产品在哪一过程或哪些过程中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①生产②运输③消费④废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有关绿色社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硬件设施的社区。其硬件建设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
B.绿色社区的软件建设包括:一个由政府各有关部门、民间环保组织、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组成的联席会议;一支起骨干作用的绿色志愿者队伍;一系列持续性的环保活动;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
C.绿色社区建设的核心因素是居民的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意识
D.不论是新建的高档社区还是普通的老社区,尽管各自条件不同,但只要有居民的热情推动,不同的社区都会拥有共同的美丽——绿色生活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9一10题。E、F、G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
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
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
上海世博会盛况之空前规模之大参展国家之多均创历届世博会之最,并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中国。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
A.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 B.城市科技的创新 |
C.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 D.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地图
材料二:据众多媒体报道,目前,大约有6.5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开展经济活动,台商大多选择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投资基地。
(1)台湾自古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从地理学角度加以阐述。
(2)分析台湾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台湾省多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台湾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5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图11为某市服装产业集聚地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29~30题。在服装产业集聚地内的各类工业的配置,考虑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 B.环境因素 | C.工业联系 | D.交通运输 |
该服装产业集聚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
①清洁生产,区域废物最小化排放
②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③④⑤ | B.②③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④⑤ |
读右图,回答10~12题。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的土壤是由流水带来的 |
B.甲地区植树造林的水热条件优于乙地区 |
C.乙地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谷地 |
D.①地区比②地区更适合发展种植业 |
2003年秋季,乙、戊附近两条河流洪灾严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都属黄河中游的支流 |
B.当年秋雨偏多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南下早、强度大 |
C.三门峡水库为缓解洪灾起了关键性作用 |
D.灾情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
有关图中丙山脉及其两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 | B.南侧平均气温低于0℃ |
C.北侧国土整治的重点是风沙危害 | D.治理水土流失是南北两侧面临的共同问题 |
南水北调对于北方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①有效利用水资源发电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增加人均水资源拥有量 ④缓解工农业缺水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完成1-2题。
1.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A. | 遥感 | B. | 地理信息系统 | C. | 全球定位系统 | D. | 数字地球 |
2.下表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读《可持续发展联系图》(图8-3-1),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持续发展、_____持续发展和____持续发展。
(2)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必然导致____,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把环境利益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势必出现____,这样必然潜伏着____和 ____ 。
(3)以____为基础,保持____是国家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
西气东输工程可以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在( )
①改变东部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天然气可作为化工原料,促进东部化学工业的发展
③能够推动机械、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下列可持续发展内容对应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配对正确的是:
A.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持续性原则 |
B.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共同性原则 |
C.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公平性原则 |
D.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阶段性原则 |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这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 | B.开放性 | C.整体性 | D.差异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