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B.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
C.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
D.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塑造着地表形态 |
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下列能实现环节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我国的夏季风 | D.我国的冬季风 |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的影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名称是:
①
②_____________
③
④_____________
⑵根据地质构造,图中⑦处属于__________构造。下列地区成因与其相同的是________。
A.华北平原 | B.黄土高原 | C.渭河平原 | D.东北平原 |
⑶图中③与⑦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这里多雨的原因是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年7月18发表评论认为,尽管三峡大坝迎来建成后最严峻的洪峰考验,但这也可能让备受争议的三峡大坝获得一次“正名”的机会。下图为水循环略图,读图完成各题。
在水循环过程中,三峡大坝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与之有关的主要环节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连线正确的是
A.“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 |
B.“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
C.“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 |
D.“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地形看A处为___________,从地质构造看,A处为___________,该构造适合_______(储油或储水),B处为____________;两处易发生地震灾害的是___________处。2010年智利地震是由于_________ 板块和_________ 板块挤压。
(2)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在它的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①②两处的岩石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属于图中①环节的是
A.我国的夏季风 | B.我国的冬季风 |
C.长江水 | D.未登录的台风 |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 B.④ | C.⑤ | D.⑥ |
读“洋流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四条线段上添画箭头,表示大洋环流的流向。
(2)图中①②③④海区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
(3)洋流B从性质看属 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下图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
水循环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D E F
(2)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 甲: 乙: ;地表形态甲处是 ,其形成原因是 。
(3)若在此图中修建地下隧道,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在甲、乙两处中应该建在_ 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所示的水循环是 。
(5)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2010年冬季北京超越了2004年12月16日的10年最晚降雪记录,成为10年来最晚降雪的冬季。如果实施人工增雪,直接干预的是水循环中的
A.地下径流 | B.下渗 | C.地表径流 | D.降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