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湖区风大,湖陆风冬季明显弱于夏季。读纳木错湖区图和A地各月降水的日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纳木错湖区的水系分布特点。(3分)
(2)根据材料推断纳木错的主要补给方式及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2分)
(3)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纳木错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3分)
(4)说出A地降水的日变化规律,从云层变化角度推断其成因。(3分)
图为“台湾岛某年水量收支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下渗 |
B.下渗、地表径流 |
C.植物蒸腾、蒸发 |
D.蒸发、地表径流 |
由图可知,台湾岛水资源损失较多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河流落差大开发利用比例高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④⑤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海绵性”,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
A.降低地表径流量 | B.净化和处理雨水 | C.提高雨水下渗速度 | D.修建大量蓄水池 |
下图所示景观中,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城市中,适宜建设成为“海绵城市”的是
A.巴西的玛瑙斯 | B.卡塔尔的迪拜 | C.中国的乌鲁木齐 | D.中国的济南 |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2分)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 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3分)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如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
站点 |
日期 |
|||||||
28日 |
29日 |
30日 |
1日 |
2日 |
3日 |
4日 |
5日 |
|
安阳 |
4 |
5 |
4 |
4 |
5 |
5 |
5 |
6 |
郑州 |
4 |
4 |
3 |
4 |
5 |
4 |
2 |
5 |
商丘 |
3 |
2 |
3 |
4 |
5 |
3 |
3 |
3 |
南阳 |
3 |
4 |
2 |
3 |
4 |
4 |
3 |
2 |
三门峡 |
3 |
4 |
3 |
2 |
5 |
4 |
3 |
2 |
注:空气质量 1﹣优,2﹣良好,3﹣轻度污染,4﹣中度污染,5﹣重度污染,6﹣严重污染
(1)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 。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 。
(2)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
(3)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可以实现图中环节①功能的是( )
A.长江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我国的夏季风 | D.我国的冬季风 |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① | B.④ | C.⑤ | D.⑥ |
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此图以小时为单位)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流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越大,等流时线数值越小 |
B.f1地段水能资源最丰富 |
C.f3地段植被覆盖最好 |
D.f4地段流速最快 |
有关该流域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a′b′c′d′a′ |
B.人类对环节b影响很小 |
C.人类对环节c影响最大 |
D.d的数量大小与a无关 |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 ;B ;C
(2)B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试说明理由。
(3)从地形上看,C处成 ,原因是C处 。
(4)字母a—b—c—d表示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
(5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理由是 。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 | B.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
C.汛期出现在冬季 | D.图中河段长度约为200km |
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可能是( )
A.400m 550m | B.800m 350m |
C.400m 650m | D.800m 650m |
城市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A.水汽输送 | B.下渗 |
C.降水 | D.蒸发 |
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
A.泥石流 | B.风沙侵袭 |
C.洪涝灾害 | D.狭管效应 |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地区之一。读图回答
图中所示各河流 ( )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
B.下游流量大于上游 |
C.流量季节变化小 |
D.汛期为夏季 |
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 )
A.湖泊水 | B.河流水 |
C.冰川水 | D.地下水 |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
B.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
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
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 |
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
B.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 |
C.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 |
D.图中湖泊对甲地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
陕西省资源丰富,环境独特,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陕西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化为其它各类用地的比重 单位:%
|
园地 |
林地 |
牧草地 |
居民用地 |
交通用地 |
水域 |
未利用土地 |
渭南 |
63. 57 |
6. 82 |
3. 21 |
12. 53 |
2. 75 |
4. 27 |
6. 65 |
西安 |
42. 29 |
4. 68 |
0. 05 |
41. 07 |
5. 01 |
3. 93 |
2. 97 |
咸阳 |
69. 09 |
8. 33 |
1. 91 |
11. 61 |
1. 45 |
0. 82 |
3. 54 |
宝鸡 |
44. 31 |
26. 60 |
6. 04 |
12. 55 |
2. 05 |
3. 48 |
4. 89 |
注:“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经济作物用地,常见有果园、茶园、橡胶园等。
材料三: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渭河中下游则流淌在宽阔的河漫滩平原上。夏季泾河含沙量极大,冬季则骤减。
(1)关中平原地处秦岭向 (地形区)的过渡地带;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2)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3)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4)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目前以能源采掘业为主。简析该地建设能源化工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5)西咸新区打造“渭河生态文化走廊”可能会有哪些举措?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