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16一17题。
16.下列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为
①甲为荒漠 ②丙为热带雨林 ③丁为针叶林 ④戊为阔叶林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7.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丙在非洲广泛分布
B.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C.乙分布区域的降水多集中在冬半年
D.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1~2题。
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此图可以说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B.地理环境中碳循环,不会跨越圈层界限
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
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读图回答
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 平方米. 年)图2
③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黄壤 | B.紫色土 | C.棕壤 | D.水稻土 |
下图是世界某静风林区空气中CO2浓度(单位:ppm)时空分布及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据图判断:
1.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30°N 122°W B.60°N 122°W C.30°N 32°W D.60°N 28°W
2.据上题判断该地的陆地自然景观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影响图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森林覆盖率 ②人口密度 ③空气中O2浓度
④昼夜差异 ⑤气温高低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图中M是绿色植物。据此条件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内容与下列森林的哪种作用较为吻合 (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过滤空气,净化大气
2.图中内容造成了哪些结果 ( )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
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而此消彼长,图中虚线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1.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应在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主要依据土壤
A.温度 B.孔隙 C.肥力 D.空气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氧气。由此导致静风林区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下图为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去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完成下面试题
1.日出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为
A.继续上升 B.开始下降 C.继续下降 D.开始上升
2.若图中数据采集于秋季,则图中m、n两点的时间可能是
A.0时、6时 B.6时、12时 C.12时、18时 D.18时、24时
3.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 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
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D.西伯利亚、针叶林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
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 | B.土壤条件 | C.生物条件 | D.地质条件 |
如图为我国某山地1月和 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面试题。
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600m~1200m高度范围内,1月气温递减率比7月大 |
B.以500m为界,7月气温递减率高处比低处小 |
C.该山顶(海拔3767米)有永久冰雪 |
D.1月出现逆温现象 |
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
A.南岭 | B.秦岭 | C.阴山 | D.小兴安岭 |
读下图,完成1~3题。
.N处数值最可能是
A.4 500米 |
B.5 000米 |
C.5 500米 |
D.6 000米 |
.引起不同纬度雪线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的高低 |
B.降水的多少 |
C.海拔的高低 |
D.坡向的不同 |
.同一纬线上雪线高低的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的高低 |
B.降水的多少 |
C.山脚下气温的高低 |
D.山脉的走向 |
读图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A. |
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
B. |
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森林土壤 |
C. |
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荒漠土壤 |
D. |
草原土壤 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