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月份甲乙丙丁四地气温高低关系正确的是
A.乙>甲 | B.丙>丁 | C.丁>甲 | D.乙>丙 |
下列地点与农业地域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甲——地中海式农业 | B.乙——混合农业 |
C.丙——商品谷物农业 | D.丁——大牧场放牧业 |
甲点位于北半球某经线与晨线的交点,6月22日甲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范围
A.0°~66.5° | B.23.5°~66.5° |
C.47°~90° | D.23.5°~90° |
下左图为“巴黎圣母院景观图”,下右图为“北京故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资源 | B.气候特征 | C.地域文化 | D.地形特点 |
北京故宫附近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 B.历史因素 | C.行政因素 | D.环境因素 |
下图为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城市海拔高度变化图,据此回答小题。
与图示信息相符的是
A.所有城市平均海拔都在200米以下 |
B.各时期新创城市海拔都高于原有城市 |
C.城市开发总体呈现由低到高的开发时序 |
D.新创城市与所有城市平均海拔的变化趋势一致 |
三峡地区的这种城市开发时序导致的后果可能是
A.土壤盐碱化 | B.酸雨严重 |
C.水土流失加剧 | D.热岛效应加强 |
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环境特征之一。下图为北京地区2007~2010年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随时间变化的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曹冬柏
(1)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近年来,北京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主要原因是
A.城区绿地面积显著增加 B.城区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
C.郊区城市化发展迅速 D.郊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下图为 1950-2010 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 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 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50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读图1,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某旅游者在某岛国旅行(左图),在甲点拍摄到10米外的风景照片(右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A.偏东 | B.偏西 | C.偏南 | D.偏北 |
甲点的自然植被属于
A.温带森林 | B.温带草原 |
C.温带荒漠 | D.亚寒带针叶林 |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区域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
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 B.温带草原 |
C.温带荒漠 | D.亚寒带针叶林 |
下图为四地气温年内变化和降水年际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四地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年降水量最大 | B.②地终年气温高,降水多 |
C.③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 D.④地终年气温低 |
①~④四地气候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下列关于四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A.①地雨热不同期 |
B.②地地貌成因以风力作用为主 |
C.③地河流有结冰期 |
D.④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2014年2月7日莫斯科(东三区)时间20点14分,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索契开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索契,竹子、山茶花和棕榈树随处可见。形成这种植被景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和地形 | B.纬度和地形 |
C.纬度和洋流 | D.海陆和洋流 |
冬奥会开幕时( )
A.这一天,索契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7° |
B.与北京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5/6 |
C.这一天,索契的昼夜长短与5月2日相同 |
D.太阳直射79°W附近 |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岩层从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A.T1T2T3 | B.T2 T3 T1 |
C.T3T1T2 | D.T3 T2 T1 |
甲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下陷 | B.背斜顶部受外力的侵蚀作用 |
C.流水的侵蚀作用 | D.冰川的侵蚀作用 |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岩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主要内力作用是地壳的水平运动 |
B.图中有三处断层 |
C.飞来峰的岩性与所处地区的岩性不同 |
D.E处岩层的年龄老于P处岩层 |
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类型及地貌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C处飞来峰是从外地飞来的 |
B.甲处为背斜,顶部岩层张裂,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
C.乙处地质条件稳定,可以修建大型工程 |
D.甲处为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