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徐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秉,量词,束,把。
诗中的“兰”比喻            ,“野香”比喻           
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蒹葭凄凄,                        。(《诗经·蒹葭》)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⑶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⑷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⑹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⑺古代文人墨客出行渡水,自然少不了舟,请写出含有“舟”字的一联诗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⑴下面有关小说人物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隔离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他思想深邃,主张和平,但受环境限制,对外界所知不多。
B.《海底两万里》中的康赛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C.《童年》中的“好事情”,他衣衫褴褛,不修边幅,开朗健谈,喜欢邪魔鬼道。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她美丽动人,容易亲近,但后来变得自私自利。

⑵在横线处填上相应的情节。(不超过30字)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孩子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孤独之旅”。《草房子》中因身体缺陷造成精神上孤独的秃鹰,                  ,重新回到了他喜欢的集体,孩子们只有直面孤独,突破孤独,才能不断成长。
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下面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至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3)                 ,各领风骚数千百年。(赵翼《论诗》)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 西山 十记(节选)
(明朝)袁中道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
注解:
①西山:北京西郊的群山。②鬣(liè)走带牵:意味水藻像马鬃那样被风吹动互相牵扯。
③亘流背林:流水绵延,背依树林。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佁然不动  ②折蛇行
下列成语中的“洞”字与文中“洞见沙石”中的“洞”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漏百出:形容作文、说话或办事等破绽很多。洞:缺陷,不周密的地方。
B.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明亮的火一样。洞:清楚,透彻。
C.空无物: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洞:空,没有什么内容。
D.门户开:门窗等大开。洞:像开着出口的山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西山十记》都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水的清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作者分别是怎样进行侧面描写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纪念白求恩(节选)
毛泽东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选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一句中的“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有人说:“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一句改为“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佩服他,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更简洁。请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亲爱的同学,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文学,正是它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找到归宿。我们现在就要成立班级小小图书馆,开展借书捐书和读书活动。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你将用怎样富有鼓动性的话号召同学们参加活动,积极热情地给班级小小图书馆借书捐书并热爱读书?请写在下面。
(2)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带着你的爱书加入我们的班级小小图书馆
目的:在文学的道路上互通有无,携手进步
项目一:                       目的:
项目二:                       目的:
(3)大家借出的及捐出的书阅读权属于全体同学,所有权仍然属于原主。你捐出的爱书被赵晓亮同学借去看,三个星期了,你想让他快点放回书柜,该怎样跟他说明,既让他养成及时还书的习惯,又不伤害你与他之间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他一再向记者强调:“别太关注我,我可没办法应对媒体!”对于自己的走红和火爆,钱文忠有着比一般人更清醒的认识——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
第一层:                                 第二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绍圣①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②“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③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④为潭,深者缒石⑤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⑥,观山烧⑦,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⑧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注释】①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绍圣元年,苏轼被贬惠州。 ②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③殆:大概。④辄(zhé):就。⑤缒(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⑥倒行:顺来路回去。 ⑦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   ⑧余甘:橄榄的别称。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心之 (      )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
山而东(      )             ④影颓然     (      )
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甲】【乙】两篇文章都是山水游记,两位作者都有相似的经历,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
唐·王勃                            唐·刘长卿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猿啼客散暮江头,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人自伤心水自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作逐臣②君更远,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①重送:是指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 裴郎中:诗人的朋友。吉州:今江西吉安。②逐臣:被贬官而同时离开京城的人。这里指作者与裴郎中同时被贬。
4.【乙】诗的首句没有一字架空。 “           ”点明送别的时间,“            ”交代送别的地点,“猿啼”一词作用:                                       
5.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
B.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C.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总——分式和总——分——总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
D.新闻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野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诗歌反映的是什么季节?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
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1)《鸟 专题》让我们对鸟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鸟,是蓝天的使者,是大自然的一员,也是人类最密切的朋友。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人类的原因,它们中的很多种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针对这一现象,树人学校初二年级准备开展一次与此相关的手抄报设计比赛。作为一个参赛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A.你准备为你的手抄报拟定怎样的主题?
B.你打算为你的手抄报设计哪些栏目?请把栏目名称写在下面横线上。(至少2个)
(2)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就“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说说自己的发现。
材料一:宋代葛天民的《迎燕》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台湾郭枫在《空山鸟语》中写道:“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
材料二:飞鸽传书捎佳音,黄雀晨鸣唤学子,燕子春归知时令。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与鸟类息息相关。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研究,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失败,人类制成了滑翔机,并最终于1903年12月制造成功现代的飞机,这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距离。
材料三:蜂鸟在茂密的树林中飞行时,那是前后左右,随心所欲,灵活自如。而目前,一架高性能的超音速歼击机,想要在12000米的高空转个弯,那至少也得绕一个半径10000米左右的大圈子。
(3)请你拟写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不超过20字)
(4)请你写两个有关“鸟”的成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主人公祥子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小说同时还描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等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
①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②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③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④______________,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⑥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⑦《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