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

阅读《爱莲说》完成8—10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爱者甚蕃(多)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问所从来,具答之
B.自李唐来自三峡七百里中
C.濯清涟而不妖密愧而出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对选择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一边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特别是可敬而不可辱的磊落风范,作了淋漓尽致的渲染。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作出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世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啊!
C.作者以牡丹为陪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D.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像) B.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料想)
C.盘庚不为怨者而改其度(考虑)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监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切忌胡编乱造。
B.今年五一,北京有上万名民警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上。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似乎被小提王琴的那种魅力迷倒了,整天吵着要去上学,可妈妈总是笑着说:“你还小?”
B.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哭?
C.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赇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D.自勘正人们就如此,当别人强大时,用谄媚取悦对方,当自己强大时,用作践别人来取悦自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听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回答1~2

1.

.本文的观点是(

A. 自然有四季,人生也有四季。因此,就有四季读书法。
B. 四季读书法是指按照自然的四季交替,选择不同种类的书,加以研读,循序渐进的一种读书方法。
C. 四季读书是指春天宜读"诸集",夏季宜读《庄子》与梭罗的《瓦尔登湖》,秋季宜读《老子》和房龙的《宽容》,冬季宜读《孟子》的一种读书法。
D. 四季读书法是一种自由阅读,不必拘泥的读书法。
2.

.对本文的材料和理由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春天读"诸集"即各种文集,其依据是"诸集"是以肯定生命、启发希望、确定方向为主的文章。
B. 夏季宜选择《庄子》,是因为庄子的寓言常有醍醐灌顶、恍然开怀、寒意逼人的作用,可以消暑。
C. 秋季宜读《老子》或者房龙的《宽容》,是因为这类文章符合秋季肃杀、有淡淡哀愁的气氛。
D. 冬季翻开《孟子》,内心真力充塞、圆满具足、道德勇气油然而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听一则寓言,寓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B.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
C.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哲理。
D.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听读四则公益广告,按次序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禁烟 B.交通 C.礼仪 D.公民义务献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毒爱》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新闻标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则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1~3题。

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副漫画的内容。

答:

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现象。

答:

3.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请提出你个人的建议。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照例句的形式,以"生命"和"细节"为本体,仿写句子。

例句:历史是一条长河,时间是涌动着的波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手机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给"校园手机"立规矩的呼声也随之出现。不久前,凉山州多所中学正式下达了手机"封杀令",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这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争论。请就这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正方观点:                                     

理由:                                                                 

反方观点:                                     

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填空。
作为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       体小说               ,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         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5题。
王冕字元章,绍兴诸暨人也。父力农,冕为田家子。少即好学,通《春秋》诸传。尝一试进士举不弟①,即焚所为文,益读兵法,有当世大略。着高檐帽,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击木剑,行歌会稽市;或骑黄牛,持《汉书》以读。人或以为狂生。同里王公止善,甚爱重之,为拜其母。王后为江浙检校,元章往谒,衣敝,履不完,足指践地。王公深念,遗草履一缅,讽②使就吏禄。笑不言,置其履而去。
时高邮申屠公炯,新任绍兴理官,过武林,问交于王公,公曰:“越多传先君子,非所敢知。吾里人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于俗,公欲与语,非就见不可。”炯至,即遣吏以自通。元章曰:“我不识申屠公,所问者他王先生耳。”谢不与见。炯既重王公,且奇其为人,进谒礼益恭。以白于其大尹宋公子章,具书币,制冠服,俱造其庐以请。元章为之强起,入黉③舍,讲授岁余。会他官礼待不如意,乃为书谢申屠公,东游吴。
(选自《历代笔记小说选》)
[注]:①弟:“第”,科举时代士人应试合格。②讽:婉言相劝。③黉:古代的学校。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尝一试进士举不弟   尝(       )     会他官礼待不如意   会:(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横线句子的意思。
乃为书谢申屠公,东游吴。
                                                                       
.请以选文所举之例,分析王冕这一人物形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宋)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说说诗中描绘的春景的特点?
                                                                      
(2)联系全诗内容,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欣赏别人吧,看别人如何把自卑表达成自信,把不满改写成奋争,把孤僻挥洒成壮观;欣赏自己吧,看自己如何把委屈升华成冷峻,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摔打成练达。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请以“这是我对               的回报”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