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
插秧
吴昌勇
①农家日子的富态,尽在土地的富态里,尽在庄稼人早出晚归的耕作里。
②过了雨水节气,春耕的第一犁往往从水田开始。些许潮湿的泥土,散发着浓郁的泥腥味,这是生着肥膘的好田独有的气息。
③水田需要水养。深耕过后,农人从沟渠边,将哗哗流淌的纯银水花赶进田里,如赶着一群引吭高歌的大白鹅。水中的泥土好似鼓起腮的鱼儿,开始春天的第一口深呼吸,咕嘟咕嘟泛起水泡。
④这头的水田被溪水泡着,被和煦的春光暖着,那边已经开始忙着将晾晒干燥的谷种簸去杂质和秕谷,精选出最饱满的谷粒准备催芽。
⑤清冽的山泉水,先冲,再淘,后泡。等到谷壳彻底软化,巧手的农妇小心翼翼地将其用细纱布包裹起来,装进透气的竹篾筐。三五天时间,半湿半干的谷种,在半睡半醒中萌出新芽。
⑥在水田的正中,农人用新泥为这些初生的稻芽建造出新居——一个三五平方米的长方形簇格,铺上清水的床单,平整熨帖。清明前后,谷种如雨滴般从农人的手中均匀地洒落,在泥水的襁褓里完成由芽到叶的成长。陪伴它们的,是春天的蛙鸣和一群油滑光亮的蝌蚪。
⑦节气到了谷雨,春天和夏天隔空有了第一次握手。草木葱茏,雨水充沛,正是插秧的好时节。早上日头刚升起来,男劳力在田坎上脱鞋脱袜,挽起裤腿,进入水田将秧苗连根拔出,用清水淘去根部的泥浆,扎成茶杯粗细的小捆。待到秧苗全部移除,再将水田耘耥成平整的镜面。
⑧一切准备就绪,村里的男人们排成一排,左手握着苗捆,右手食指和拇指从中分出三两根,捏紧苗身,用手指的力量将根须直接送进油汪汪的泥水里。第一行秧苗笔直地立起身子,苗距齐整,不用比画,庄稼人的眼比尺子更精准。从田里拔出沾满泥水的裤脚,后退一步,紧接着,是第二行、第三行,刚刚还是一汪泥水的田逐渐有了满眼新绿。
⑨头顶是蓝天白云,眼前是晃动的水面。波光里,满是泥水、汗水的脸,能感受到秧苗的悠悠鼻息。说着,笑着,憧憬着,水田里满是庄稼人朴实的想象,满是鸟语和蛙鸣。
⑩当西山的夕阳将一抹红晕洒在水面,微热的山风轻轻拂过,每一株秧苗都在草木和溪流的掌声中抬头挺胸。它们向面前的庄稼人深鞠躬,向它们扎根的水田深鞠躬,也向远山近水深鞠躬。它们轻盈的身姿倒映在水中,好似春天的水田长出的新羽。
⑪入夜,八仙桌上已经摆上酒菜,劳累了一天的庄稼人围坐在一起,不醉不归。他们齐刷刷将酒杯举起,高过头顶,高过浓浓的夜色,为新栽的禾苗祈祷风调雨顺,也为大地粮仓祈祷五谷丰登。
⑫离他们不远处,稻田里的夜宴刚刚开始。禾苗和庄稼汉一样,开怀畅饮山溪清流。一群小青蛙第一次打开嗓子唱响丰年之歌。这一刻,大地、庄稼和农人,在茫茫夜色里紧紧拥抱在一起。
(选自2024年3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减)
(1)【积文化】农人常根据节气安排农事,“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你还知道哪些二十四节气?请试着列举三个。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明过程】“插秧”是盛大的农事,小文同学阅读本篇文章后,了解到它包含四个重要的步骤。请结合内容,用四字短语,和小文同学一起梳理。
①______→②______→③平田洒谷→④______
(3)【赏写作】小文和小州同学发现文章第⑩段对种好的秧苗描写很有味道。下面是小文从“环境描写”角度对它的批注赏析:
本段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在夕阳山风中秧苗挺立、弯曲的场景以及在水中轻盈的美丽倒影,展现了作者对水田中秧苗的丰富想象力,画面感强,有动态感,妙趣横生,充满情趣。
请你从修辞、词语角度,任选其一,和小州同学一起对第⑩段批注赏析:
(4)【悟妙处】白居易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文章在结尾两段写了庄稼人农忙后的酒宴和稻田的夜宴,以此结尾有什么妙处?
【论述类文本阅读】
守护生态安全要打持久战
王巍
①生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强调“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绿水青山常在、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守护生态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打持久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需要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理、专项治理和汇聚全社会合力。
②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条重要经验。加快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规制度,坚持运用好与巩固拓展好强力督察、严格执法、严肃问责等做法和经验,始终保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方能确保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③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从江苏苏州吴江区东太湖流出的太浦河,一路流经苏浙沪3省市15个乡镇,过去受限于“一河三标准”的行政壁垒,污染治理存在难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设立后,“联合河湖长制”在太浦河流域落地实施。共同治水的机制理顺了,太浦河水质实现持续改善。要看到,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维护生态安全,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落实联防共治、标本兼治。
④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对防范生态安全遭破坏至关重要。在四川若尔盖县,当地成立黄河护河队,清理河岸垃圾、引导牧民学习编织沙障、种草施肥,守护黄河安澜。鼓励公众自发参与生态环境的监督、保护和治理,方能汇聚起维护生态安全的强大合力。
⑤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的体现。对领导干部而言,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生态安全,是必须常抓不懈的“国之大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定能实现。
(选自2024年5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减)
下面是小文和小州关于这篇文章的阅读讨论,请根据内容和提示,完成这次阅读讨论。
小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刚刚读了这篇关于生态安全的文章,小州,你能帮我找找它的中心观点吗? 小州:那还不简单,不就是(1)______。 小文:嗯,议论文观点一般用简明地表明态度的完整陈述句表达。 小州:小文,我也有问题想和你讨论一下,你仔细看看文章中画线的句子,它有什么作用呢? 小文:让我想想,我认为它有以下作用:(2)①______。 小州:说得真好,但我认为它还是②______论据,具有论据的作用:③______。 小文:小州,文章不仅开篇很不错,而且整篇文章的论证思路也很清晰,我们一起来理一理: (3)首先:______ 其次:______ 最后:______ 小州:小文,我记得以前阅读报纸时,看到过一则材料: “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牧民牵头组建青海湖湟鱼巡护队,配合有关部门制止非法捕捞湟鱼行为。” 我觉得它和文章某些观点有些相符,你觉得这则材料可以放在这篇文章第几段作为论据使用? 小文:小州,我认为它可以放在(4)(第______段)理由如下:______ 小州:小文,我发现我们俩讨论后,对这篇文章了解得更全面了。 小文:对呀,我也这么认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课外文言文阅读】
乐君,达州人,生巴峡间,不甚与中州士人相接,状极质野,而博学纯至。先君少师①特爱重之,故遣吾听读。今吾尚略能记《六经》,皆乐君口授也。家贫甚,不自经理。有一妻、二儿。聚徒城西,草庐三间,以其二处诸生,而妻子居其一。
几五十年矣,每旦起,分授群儿《经》,口诵数百过,不倦。少间,必曳履慢声,抑扬吟讽②不绝。蹑其后听之,则延笃③之书也。群儿或窃效靳侮④之,亦不怒。喜作诗,有数百篇。先君时为司理,犹记其相赠一联云:“末路清谈得陶令,他时阴德颂于公。”又《寄故人》云:“夜半梦回孤月满,雨余目断太虚宽。”先君数称赏之,今老书生未有其比也。
(选自《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释】①少师:官名,辅佐太师的官员。②抑扬吟讽:用高低不平的调子背诵。③延笃:人名,著名经学家。④靳侮:戏弄。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特爱重之 重:______
②必曳履慢声 曳:______
③蹑其后听之 蹑: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群儿或窃效靳侮之,亦不怒。
②先君数称赏之,今老书生未有其比也。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乐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日光下澈 澈:穿透 |
B. |
俶尔远逝 俶尔:忽然 |
C. |
沙鸥翔集 集:聚集 |
D. |
居庙堂之高 庙堂:朝廷 |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乃记之而去 何陋之有 |
B. |
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 |
C. |
不可知其源 其真无马邪 |
D. |
隶而从者 学而不思则罔 |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B. |
译文: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
C.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
D. |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
E.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F. |
译文:我经常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有时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
G. |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H. |
译文: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
(4)下列对文本赏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体一致。“记”是古代一种散文题材,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传记。“记”可以用来记事描写,也可以用来抒情议论。 |
B. |
用词精妙。【甲】“翕忽”刻画出了小鱼灵巧轻捷、轻快自由地游动的特点。【乙】“春和景明”写出了春风和煦,日光明亮。 |
C. |
写景有特色。【甲】采用了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乙】写景多用四字句,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
D. |
情感各异。【甲】情景交融,景色虽然优美宁静,但作者难以排遣忧愁,一直沉浸在被贬的凄凉心境中。【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
【诗歌赏析】
万山潭作
[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①,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②歌还。
【注释】①解佩:神话故事。郑交甫游万山,巧遇神女,心生爱慕,并向神女索取佩戴饰物,神女解佩赠之,一霎时,神女和佩物均不见,交甫怅然久之。②棹:船桨。
(1)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垂钓坐磐石”一个“坐”字显安闲。潭水清澈又与闲适的心情相契合,第一联写出了诗人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 |
B. |
“鱼行潭树下”看似不可解,实则妙趣横生。细细玩味,就会发现此句直接描写出了树的倒影在潭水中的荡漾美。 |
C. |
第三联化用典故,运用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神秘的迷人风采,也拨动了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
D. |
全诗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化入闲淡之中,有垂钓之乐、赏景之乐、悠然神往之乐,还有月下放歌之乐。 |
(2)请自选角度,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颔联。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在名著阅读中,我们总能感受到想象的魅力。请你从以下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书中体现的想象力。
《艾青诗选》《西游记》《海底两万里》
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假如你是阅读方法指导官,你认为《经典常谈》和《骆驼祥子》应该采取什么阅读方法?
《经典常谈》______ 《骆驼祥子》______
达州某校将举行“巴风賨韵·红色达州”的研学活动,以下是与活动相关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达州文旅资源:集山水林泉瀑雪云雾于一身,融巴賨、红色、民俗文化和秦汉、三国等历史文化于一体,塑造了“巴风寶韵·水墨达州”文旅品牌。达州市文艺界从多方面助力地方文旅:开展“诗文咏家乡,巴语道乡情”诵读活动;开展《达州石刻艺术》拓片、《花开并蒂——巴蜀青铜文明特展》专题展览;制作《文物说巴賨瑰宝》《星火达州》短视频;编撰《巴小虎恐龙时代冒险记》漫画读本等。
【材料二】巴山大峡谷旅游景区,有梦回巴国演艺、巴部落亲子乐园、巴人山寨露营地、泉水漂流、狩猎场、滑雪场、悬崖秋千、夜游巴山、水舞秀项目,开放了大象洞、桃溪谷、罗盘顶三大核心景区,一年四季皆可玩。賨人谷旅游景区,属石灰岩构成的集山、水、洞、峡、石等多种景观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有龙湫瀑布、神犬啸天、奇石谷、賨王洞、老龙洞等景观近百处,享有“奇山、奇水、奇石景,古賨、古洞、古部落”的美誉。
【材料三】神剑园旅游景区,是以张爱萍将军故居为基础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这里收录多位达州籍开国将领的生平业绩。这里将革命历史传统、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现代科技文化融为一体。万源红军公园旅游景区,它是以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为核心,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主题公园。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万源保卫战而建的专题性纪念馆。
(材料均选自2023年《达州年鉴》)
(1)学校准备开展“巴风賨韵·红色达州”主题活动,需围绕“革命文化”设计几个活动,请你补充出来。
活动一:______ 活动二:讲演革命故事 活动三:______
(2)小州同学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制作了一份研学推荐卡,请你选择其中两处景点,完成推荐卡。
序号 |
推荐景点 |
特色(两点) |
① |
______ |
______ |
② |
______ |
______ |
(3)全国各地用不同做法激扬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火”起来。下面的做法,你认为哪一种最适合达州?请简述理由。
上海:整合红色资源,开辟红色精品旅游专线。
井冈山:修复革命遗迹,还原文物遗迹的原真性。
牡丹江:保护红色建筑群,成为红色题材影视剧拍摄地。
(4)请根据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完成续写,构成排比,为家乡“文旅”宣传。
巴风賨韵,红色达州,历史的长廊有巴国开疆拓土的勇毅,______,______,每一页都是璀璨星河中闪亮的明星,每一段都是浩繁画卷中靓丽的剪影。自然的长廊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相聚达州,我们等你!
默写古诗文。
(1)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展现出孙权年少时统率千军万马,英姿勃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
B. |
乡村旅游,不仅满足着人们对“诗和远方”,也日益成为推动乡村“蝶变”的新引擎。 |
C. |
近年,各地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安宁”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D. |
承载着共同历史记忆的文物遗存,已成为促进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夕阳西下,莲花湖湿地公园的湖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
B. |
一个时代需要一些怀揣理想的人,他们能够耐得住寂寞,兀兀穷年地做学问,干事业。 |
C. |
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他们喜欢的运动员表达内心由衷的赞赏。 |
D. |
颁奖典礼上,小州同学意外得到了一本心仪很久的书,真是妙手偶得啊!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
B. |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
C. |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顷,就是索崩。 |
D. |
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熬过了这个严冬,爷爷翘(qiào)首以盼,想再看看日出。燕子在呢喃(nán),大地在歌唱,春色里满是精神抖擞(shǒu)的人。在这个春天,爷爷不再踌躇(chù),沿山路向山顶进发。细密的汗珠浸湿了他的衣衫,瘦削(xuē)的他伫(chù)立在山顶,阳光映射在他充满褶(zhě)皱的脸上,他不由地吟唱:“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一霎(shà)时,爷爷露出久违的笑容。
A. |
翘qiào 喃nán |
B. |
擞shǒu 躇chù |
C. |
削xuē 伫chù |
D. |
褶zhě 霎shà |
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kuài)稽①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拓稽(zhè jī)行成②,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③弊,轻锐④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②成:讲和,和解。③罢:同“疲”,疲惫。④锐:精锐部队。
(1)选出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百里奚举于市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
B.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
C. |
勾践伐吴,吴师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
D. |
女忘会稽之耻邪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
(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开头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磨炼的好处,最后总结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B. |
成语“卧薪尝胆”出自[乙]文,这个故事恰好印证了[甲]文“生于忧患”的道理。 |
C. |
[乙]文中的“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主要体现了[甲]文的“劳其筋骨”;[乙]文中的“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主要体现了[甲]文的“苦其心志”。 |
D. |
两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逆境造就人才。经得起艰苦的磨炼,终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请断两处。
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4)翻译[甲]文中画横线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请你根据[乙]文简要概括越王勾践的人物形象。
阅读《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回答各题。
①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会打上母亲给予的烙印。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
②东晋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少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后来陶侃做了一个管理鱼梁(在水中筑堰用于捕鱼的装置)的小官。一天,他把鱼品腌制坊的一罐鱼干托人送给母亲。陶母经年累月吃着粗茶淡饭,面对如此美味的食物和儿子的拳拳孝心,她没有欣然接受,相反忧心忡忡。她把鱼干重新封好,让来人带了回去,并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无益,乃增吾忧也。意思是说,你用官家的东西来孝敬我,对我来说非但无益,相反让我很为你担忧。陶侃看到母亲的信后非常羞愧,从此清白做人,廉洁为官,为后世景仰。
③陶母真不愧是一位贤德的母亲。她终日以粗糙的饭菜果腹,面对从天而降的美味佳肴,却没有喜出望外,大快朵颐。相反,她保持了足够的冷静,她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贪欲一旦打开缺口,必将如洪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她流露出对儿子深深的忧虑。她的信如当头棒喝,给陶侃敲响了警钟,从此时刻保持警惕,严于律己。
④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也是一位见识不凡的母亲。苏轼幼年时,程夫人曾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一天,程夫人给苏轼兄弟讲《范滂传》。范滂为官忠贞不阿,最后受到奸党陷害而死,临行前母子诀别。范滂说:“我今天离您而去,请您不要太过悲伤。”母亲含泪说:“你今日有了这样好的名声,我还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⑤故事讲完后,苏轼说:“母亲,我长大了要做范滂那样的人,您允许吗?”程夫人微微一笑:“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⑥正是因为少年时经常得到母亲的勉励,苏轼不仅从小立下远大志向,而且养成了坚毅豁达的性格,尽管一生历尽磨难,饱尝贬谪之苦,但总能苦中作乐,从容地面对人生的风霜雨雪。
⑦作家梁晓声的母亲亦是如此。梁晓声在长篇小说《母亲》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小时候,家里缺粮,饥饿困扰着他们。一天,他拿着布袋到母亲工作的厂子里摘了满满一袋榆钱儿。心想,终于可以填饱肚子了。回家的路上,遇到几个同样饥肠辘辘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央求说:“给我一点儿吧。”梁晓声紧紧捂着袋子,坚决地说:“不给。”另一个孩子也苦巴巴地请求道:“给我一点儿。”他还是说不给。后来,一个孩子喊道:“抢!”瞬间,五六个小孩围了过来,梁晓声拔足狂奔。他跑得快,后边的人追得更快。最后,榆钱儿被抢光了,连袋子也被抢走了。回到家里,他哭着告诉了母亲。母亲说:“孩子,这事怪你,好东西哪里能独自享用呢?你只要分给每个人一点儿,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⑧我们不得不佩服梁母对人情的练达。梁母的教导影响了儿子,梁晓声后来为人处世总是关怀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他的作品中充满浓厚的悲悯情怀。
⑨名人的母亲能给孩子以人生的指引,作为普通人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都能从母亲身上找到遗传密码。民间有一种说法:好女人福泽三代。可见母亲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⑩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
(1)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将对应内容补充完整。
人物 |
教子事件 |
产生影响 |
感悟主题 |
陶母 |
② |
陶侃从此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
④ |
① |
讲范滂的故事 |
苏轼从小立志,养成坚毅豁达的性格,饱受贬谪之苦也能从容面对人生风雨 |
|
梁母 |
教导孩子学会分享 |
③ |
(2)请从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下列两句任选其一作答)
①她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贪欲一旦打开缺口、必将如洪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②母亲说:“孩子,这事怪你,好东西哪里能独自享用呢?你只要分给每个人一点儿,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3)母亲在苏轼幼年时的教育,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结合下列苏轼作品简要分析。(任意联系一句题可)
链接材料: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③何夜元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4)读完本文、相信你也会想起自己的母亲,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说母亲给了你哪方面人生的答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