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说明对象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1 2分)
(甲)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乙)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甲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出两种说明方法)
乙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
云计算   钟华
①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计算被视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核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②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很多人觉得数据只有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才最安全,其实不然。你的电脑可能会因为自己不小心而被损坏,或者被病毒攻击导致硬盘数据无法恢复,不法之徒则可能利用接触你电脑的机会窃取你的数据。据报道日本核能机构电脑因为感染病毒,导致大量数据外泄。反之,当你的文档保存在类似Google Docs的网络服务上,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你管理信息。
③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你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有一个你喜欢的浏览器,你要做的就是在浏览器中键入URL,然后尽情享受云计算带给你的
无限乐趣。你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存储在“云”的另一端的文档,可以随时与朋友分享信息。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人员帮你维护硬件,帮你安装和升级软件,帮你防范病毒和各类网络攻击,帮你做你以前在个人电脑上所做的一切。
④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不同设备的数据同步方法种类繁
多,操作复杂,要在这许多不同的设备之间保存和维护最新的一份联系人信息,你必须为此付出难以计数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你使用云计算就会让一切变得简单。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你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直接拨通朋友的电话号码。
⑤云计算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云计算有哪些优点?请简要概括。(3分)
第②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进行简要分析。(3分)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直接拨通朋友的电话号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干旱和浪费,正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②解决水危机,既要节流,更要开源开发新的水源,如海水淡化等,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除向大海要水外,大气已成为重点开发对象,科学家认为,大气是个天然水库,据统计,地球上每年降水总量达5. 7 x 1014吨,地球表面约有30%被云层覆盖,一块不大的积云,所含的水分竟达10万升至100万升,人类早已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大气要水了
③除了云以外,雾也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对象,雾是水的同质异态物,可以直接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淡水捕雾取水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干旱的山区、沙漠地区及海岛、海轮等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途径一门新的技术体系—“雾水工程”正在兴起              
④雾水工程的原理非常简单,雾是由密度很大的细小水珠组成的,可以吸附在各种物体的表面,遇冷就会结成大的水珠,凝聚成水露水就是由雾遇冷而凝结成的为了从雾中大量取水,采用散热快的金属,如铭,制成表面光洁的圆筒,竖立于多雾的空气中,其表面附着的雾很快便凝聚成水,不断地往下流,源源不断地去生成淡水在沙漠地区和一般性陆地,晚上湿度大,而在海岛及海洋中(如舰船上),白天和晚上湿度都很大,均可因地制宜利用这一原理从雾水中取水国外不少舰船,已采用这项技术,在航行中不断补给淡水在一些多雾地区,效果更为理想如智利圣地亚哥以北的琼贡果村,地处阿塔卡马沙漠,背靠圣金佛山,白天气温很高雨水很少,年降水量仅有400毫米,生产和生活用水十分紧张但圣金佛山顶是一个多雾区,且湿度很大科学家在山腰装置了巨大的雾水转换装置—网眼极细的塑料纤维巨网,每夜可采水一万多升,在多雾季节每昼夜可采水10多万升,从而解决了居民的用水困难
⑤西班牙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可使沙漠变良田的人造树,这种人造树的枝叶皆由吸水性很强的酚泡沫塑料制成,树干则由多层密度不同的聚氨基甲醋塑料制成将这种树“种植”于雾区,由于酚泡沫塑料吸水性能非常强,与雾的接触面积又很大,散热很快,所以吸附的雾和凝聚的水分相当可观,这些水分通过树干渗入沙漠中白天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水分又通过树干、树枝蒸发出来,使周围的空气湿润,温度降低,甚至能形成冷空气团和云,出现降雨据说,大量“种植”这种人造树,10年内可使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有可能成为绿洲
⑥科学家认为,雾水工程近期可为干旱山区、海岛、沙漠地区解决饮用水不足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人类解决水危机的一条重要途径
对文中“雾是水的同质异态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同质就是本质相同;异态就是不同形态
B.“同质异态”强调的是形态
C.“同质异态”是说雾与水都是同一来源,而形态则有所不同
D.“同质异态”是说水与雾并没有什么区别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向大气要水与向雾要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露水的水珠是由雾转化而成的
C.“人造树”实质上解决的是沙漠中水的吸取与散发这一难题
D.人类向自然要水的领域是十分宽广的,关键问题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雾水工程”就是利用雾能吸附于各种物体,并且遇冷会结成水珠,这一特点而建造的吸水工程
B.由于技术难题尚未解决,目前向雾要水还没有形成工程技术体系
C.由于沙漠地区很少有雾,所以只能用“人造树”取水
D.由于人工降雨的问题已经解决,所以向云要水也是目前解决水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晚上湿度大,那么晚上就是温热的天气
B.海洋中白天、晚上因为湿度都很大,所以气候不是很热
C.湿度越大,气温就越低,适宜于雾的冷凝,从而便于吸水
D.“人造树”的功能就是吸水性强、散热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说 园
陈从周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要能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那真是不容易。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园林是各具风格的。古代园林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虽亭台楼阁,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
(节选自《陈从周园林随笔》)
下面的内容,不能直接体现“静中生趣”的一项是()

A.绕池一周,有时走走,有时可驻足。
B.止步槛前,细数清水中游动的鱼儿。
C.坐在亭中,迎着清风等待欣赏月色。
D.透过轩窗,注视墙上花影随风摇曳。

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我国造园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中国园林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B.用拙政园和瘦西湖的例子作对比,说明中国园林移步换影和动中生趣之妙。
C.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的例子,说明中国园林的建造要与大自然完全一致。
D.中国园林的亭台楼阁和山水花木余味悠长,符合传统的民族欣赏艺术特性。

文中说“中国园林是一个综合艺术品”,其艺术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闲话酸奶
据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酸奶已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国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已经记载了制作酸奶的方法。
②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市面上的酸奶配方表里都会有一项——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③酸奶的发扬光大应归功于保加利亚人。从前,在保加利亚过着游牧生活的色雷斯人常常带着灌满了羊奶的皮囊。外部气温加上人的体温作用,羊奶往往变酸。当他们要喝时,会把皮囊中的奶倒入煮过的奶中,煮过的奶也会变酸。
④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梅契尼科夫到保加利亚进行科研调查,发现当地有许多百岁以上的老人。从事人肠道内腐败菌群与人类长寿问题研究的梅契尼科夫,灵光乍现,马上对色雷斯人喝的酸奶进行化验,发现了其中能有效消灭大肠腐败细菌的“功臣”——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由此,酸奶流传至国外并逐渐风靡全世界,成为大众食品。
⑤酸奶可以分为搅拌型酸奶和凝固型酸奶,前者就是普通液体酸奶,后者即老酸奶。
⑥在各种类型的酸奶中,老酸奶以其厚实的口感抢占了很多人的胃。不过,其中的奥秘很多人也许并不清楚。
⑦在酸奶制作过程中,鲜奶原本含有的乳清蛋白表面带有电荷,通常情况下会互相排斥、分散开来,即成液状。鲜奶发酵成酸奶的进程中,随着乳糖转变成乳酸,pH逐渐降低,乳清蛋白表面所带的电荷被逐步中和,蛋白质分子之间会由于相互吸引而聚集,形成网状沉淀,并凝结起来。这与用大豆做豆腐的过程类似。
                                                       。这是因为两者的工艺流程步骤不同。普通酸奶是先发酵后灌装,灌装前需要搅拌;而老酸奶是先接种、灌装,然后再发酵,所以呈半固体状。
⑨一般鲜奶的干物质总量为11%—14%,这样制成的酸奶不够黏,即使呈现半固体状,也很容易破碎。为了保证老酸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半固体状,就要在其中添加食品胶,如果胶、明胶。这样,才能防止运抵目的地的老酸奶碎成一堆,消费者才能买到形态完整、口感顺滑的老酸奶。
⑩对比一下普通液体酸奶与老酸奶的营养成分,你就会发现,其实老酸奶在营养方面并无优势:它的原料质量要求不比液体酸奶高;并未含有特殊的保健菌种;食品胶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和“高营养”的距离足有十万八千里。不过,就酸奶本身而言,它的营养价值确实比较高。
11酸奶含有牛奶拥有的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而且它的乳糖已被分解成乳酸,使患乳糖不耐症的人群也可以食用。更重要的是,酸奶保护肠道有益菌群、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肠胃的功能很难被其他食品替代。
12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现在已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细菌生态群,仅肠道一处就已鉴定出500多种正常肠道微生物。酸奶就是通过促进人体肠道有益菌生长,压缩有害菌生存空间来调整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
13此外,酸奶包装上常见的“双歧因子”和“益生元”,也能起到类似功能。“双歧因子”便是一类能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生长的低聚果糖。
14看了这些,想必大家对于酸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以后选择酸奶的时候应该心里有底了。毕竟,吃得明白,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闲话酸奶”?
请结合上下文,在第⑧段的横线上补写语句。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语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据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酸奶已出现在人类社会。
(2)在各种类型的酸奶中,老酸奶以其厚实的口感抢占了很多人的胃。
文中12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如果你是一名超市专柜促销员,为某品牌促销一款“双歧因子”酸奶,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拟一段促销词(70字左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短文。
①去年年底美国大使馆公布PM2.5的数据引起了国人热议,一时间专业术语“PM2.5、PM10”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PM2.5究竟指的什么?它对人类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②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词是“PM”。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10代表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被称为粗颗粒物;PM2.5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③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来源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而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有数据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气中pm2.5的含量。也有专家指出下午2点至4点,属于pm2.5浓度最低的时段。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PM2.5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现代医院证明,含有高浓度超细颗粒(PM2.5)和大颗粒(PM10)的空气会对人体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健康伤害。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除了本身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外,它还能侵入人体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不易被阻挡,并且携带细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是颗粒物却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是灰霾天。虽然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当颗粒物的直径和可见光的波长接近的时候,颗粒对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强。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请简要分析选文第一段的作用。
选文④、⑤两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去掉后意思不发生改变的一项是(   )

A.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
B.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
C.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
D.而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除了本身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外,它还能侵入人体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小明爷爷进行户外锻炼的时间和地点是否合适?请结合选文中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小明的爷爷刚刚退休在家,经常到户外锻炼身体,在早上7点至8点,他到马路边散步;下午2点到4点,他到公园里打太极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明文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李栓科
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说明文段
数字地球
①近来媒体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为有效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们设想有关地球的大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于这个数字地球,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
③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④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客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信息资源高速公路上的“车”和 “货”。
⑤货币流通专家指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学项目和技术目标,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地设施为依托的具有整体性、导向性的战略思想。
“数字地球”一词的意思是(   )

A.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
B.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认识。
C.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D.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形成数字地球的设想已变成现实。
B.数字地球是新千年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
C.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核心是数字地球。
D.数字地球是一种战略思想,它具有整体性和导向性,任何一个科研单位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
“神七”技术设计揭秘
①在神舟飞船原有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神舟七号”根据航天员开展太空行走以及个别技术的发展,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改动,各种试验达80多项。
②飞船轨道舱具备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长9.19米,总重近8吨,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与以往不同的是,“神五”和“神六”的轨道舱仅作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舱,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进行。按照计、划,“神七”飞行时,航天员将从这个舱进入太空。因此,它增加了作为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副总设计师潘腾解释说,其原理类似于潜水艇的闸门装置,通过泄压和复压过程实现空间环境和飞船栽人环境的过渡。
③泄复压设备组件安装在轨道舱前端,由5支高压气瓶和管路、阀门等组成。泄压不能过快,必须循序渐进,与此同时航天员也有一个吸氧排氮的过程。航天员在穿航天服时吸纯氧,用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置换血液里的氮,这样再减压就安全了。与出舱过程相反,航天员从太空回到飞船内,则需要经历一个“复压”步骤——将舱内的气压从“零”恢复到一个大气压状态。“神七”飞天前,在地面做了将近百项试验,保障气闸舱性能状态比较稳定,从而确保航天员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出舱任务。
④此外,科研人员还在轨道舱的装潢上颇下工夫。每个航天员的坐椅都是量体特制,舱内色彩搭配柔和,让航天员有“家”的感觉。
⑤飞船有效栽荷增加。“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从“神五”搭载一位航天员,到“神六”两名航天员,再到“神七”满载三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数增多,还意味着飞船提供的各项有效载荷的相应增加。比如携带更多的食品、水等消耗品,提高供气、供氧的流量,等等。
⑥更重要的是,围绕出舱活动,飞船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元器件,包括泄复压设备、两套舱外航天服、数据话音传输设备以及其他舱载设备等。
⑦为了避免生活物品及大量仪器过多占用航天员活动空间的情况,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设计,科学布置轨道舱的格局,将必要的设备尽量集中摆放,或装载在类似货架的格框上,提高空间使用率,将航天员活动空间保持在7立方米以上。
⑧飞船首次安装中继卫星终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与前两次载人飞行相比,飞船推进舱外部多了一个银色的小装置,这就是中继卫星的终端天线。据“神舟七号”飞船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介绍,我国于今年4月成功发射了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这颗卫星已在“神舟七号”飞行中首次应用。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本文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与“神五”“神六”相比,“神七”在设计上进行了哪些改动?(4分)
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第③段中,“大概”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分)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
①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②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③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第①自然段举海拉细胞的例子,有何作用?
答:                                                                             
从本文看,人类该怎样做才可能获得永生?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5题。

【甲文】

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

【乙文】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

1.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2)露珠只轻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2.

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

(1)甲文第③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2)乙文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3.

【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

(1)甲文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说行道树既"忧愁"又"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2)乙文第⑦段为什么说"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

4.

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乙两文都借树写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将城市的"繁弦急管""灯红酒绿"与行道树的寂静孤独形成对照,突出了行道树在困境中坚定执着的品质。
B.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甲文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借我们的"自白"来抒情写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见闻感受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C. 甲乙两文开篇都有点题的作用。而甲文既点出"我们"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意抒情蓄势;乙文则起笔突兀,悬念顿生,让读者欲罢不能。
D. 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如何面对困境的态度和价值观,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顽强抗争、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两文中的"树"的形象都是奉献者的化身。
5.

【迁移拓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链接】:

材料一:两弹元勋邓稼先,远离亲人,身处荒漠,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音乐巨人贝多芬,正当盛年,耳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他仍然创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答:我选第句。我的理解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

A.境生于象外 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黑匣子” 
①每当飞机发生空难,广播、电视或报纸总是在报道中提“黑匣子”。那么,“黑匣子”到底是什么呢?
②“黑匣子”是一个密封的金属盒,有普通鞋盒那么大。它里面装有两种飞行记录系统。其中一种是无线电话记录系统,可以把飞机驾驶舱内每个人的谈话和机场地面指挥及外界的通话全部接收下来,记录在“黑匣子”中的磁带上。飞机一起飞,无线电话记录器便开始不停地工作。由于磁带最大的录音量只有30分钟,录满30分钟,就会抹去旧的声音,再录下新的声音,因此磁带上总能保留飞机出事前最后30分钟驾驶舱内每个人的谈话和通话的信息。
③“黑匣子”中另一个系统是数据记录系统。它可以记录飞机起飞后的飞行速度、方位、高度和航向,发动机工作参数,驾驶员动作反应时间等多种数据。它的记录时间为50分钟,以后就除掉旧的数据,再记录新的数据。
④一旦飞机发生灾难,专家便可以根据“黑匣子”中记录的各种声音和数据来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因此,空难发生后,除了营救机上人员,寻找“黑匣子”也就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⑤早期“黑匣子”的外壳是黑色的,后来为了便于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寻找,它的外壳已不再是黑色,而是涂成了国际通用的荧光橘红色。它被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黑匣子”能承受很大的冲击力,能耐受1100℃的高温30分钟,在30米深的水下30天内匣子不渗水,能承受近2吨的静压力不变形。匣子里记录的多种信号和数据还不受外界无线电波干扰和磁力效应等方面的影响。有些“黑匣子”还装有用电池作能源的微型声波发射机,可连续发射一种超声波信号。由于有这么多特点,在飞机机毁人亡后,“黑匣子”往往是唯一的“幸存者”,即使“黑匣子”随飞机残骸散落在丛林、沙漠、海底、深谷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也能迅速被人发现寻获。
⑥目前,“黑匣子“不仅使用在飞机上,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部门在高速火车和汽车上也安装了“黑匣子”。“黑匣子”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了。
.请根据文章提供的内容信息,抓住本质特征,给“黑匣子”下一个定义。
.文中第⑤段写道“‘黑匣子’往往是唯一的‘幸存者’”,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唯一”一词的表达作用。
.飞机失事后,“黑匣子”不易被破坏,又易于寻找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述。
.有一次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强看电视里报道说,某国某航空公司一家“麦道”飞机失事,有关方面正在对飞机失事前30分钟黑匣子记录的信号和数据进行分析。小强不解地问:黑匣子那么聪明吗?它怎么能预知半小时后飞机要失事了,就事先及时记录下了讲话声音和数据?请你根据文章的介绍,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小强的疑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自尊》一文,回答23-26题。(共8分)
自尊
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
.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
.读完本文,请结合自己的一次经历,谈谈你对“自尊”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说明对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