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说明对象
初中语文

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
①关心天气变化的人每天都收听天气预报,但是不少人往往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是片面的。
②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较小。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使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不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人们对环境的“不感温”是不同的,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对水的不感温为34℃,这就是说在24℃的空气和34℃的水中,人们会觉得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因为人正常体温为37℃,在空气中,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而体内产生的热量则会弥补空气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使得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与体内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人体保持了相当的热平衡,使人们感觉良好。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气温25℃、相对湿度30%时,人体没有什么冷热的感觉(即舒适);同一气温,若相对湿度增大到95%时,人体就感觉闷热了……
③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冬季当你静止或徒步行走时,本来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如果坐上奔驰的卡车或窗户大开的汽车、电车,立刻就会觉得风声大作,周身寒冷。这是因为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吹散,把热量带走的缘故。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从实验中,大致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本文通过指出“人们一贯以气温的高低来作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一说法的片面性,那么人体的冷热感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写出在24℃空气中,人们会感到不冷不热,十分舒适的原因。
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
写出本文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一句话。
“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中“一般”一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丁启阵的《假如月亮从天空消失》一文,完成小题。
①假如,天空中突然不见了阴晴圆缺变化无穷的月亮,世界将会怎样?人类将有何反应,作何感想?将来,或许是不远的将来,便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
②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叫“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是,已经存在了46亿年的月亮,其存在的合理性却遭到了质疑:一二十年来,相继有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月亮是引发地球许多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的说法,乃至建议政府摧毁月球。
③1991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数学教授亚历山大·阿比安曾异常肯定地说:“我现在无法预测人类何时会摧毁月球,但这件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据说,美国政府的确曾经有过在月球表面引爆原子弹以摧毁月球的计划。但是,经过权衡,这一计划的风险过大,使得该计划以流产告终。
④10年之后,又有五名俄罗斯科学家称月球是一只体格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将地球拉歪了,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无常,导致地球自然灾害不断。而如果将月球摧毁,地球也就不再倾斜。如果地球的倾角变成 0度,季节变化就将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地球就会拥有适宜的气候,沙漠会变成绿洲,农作物会茁壮成长。克里姆林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幕人士表示,俄罗斯政府向这些科学家承诺,将对这一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的研究。
⑤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耸人听闻的大事件。
⑥此时此刻,作为有着悠久的仰望星空历史的诗歌大国的一个匆匆过客,我的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众多与月亮有关的美好诗句: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朦胧美丽而又无奈哀愁的世界与人生,是如此地真实与亲切,令人留恋不已。
⑦当然,科学家和政府也可能在摧毁那个上帝创造的、业已存在了 46亿年的月亮之后,弄一个人造月亮,悬在天空,以安慰我等有怀旧情结的人们。但是,假造的月亮,真的能有安慰心灵的作用吗?我深表怀疑。(摘自2011年12月24日“新华网”,有删改)
科学家要求摧毁月亮的理由是什么?假如没有了月亮,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第③段画线句中的“据说”能删去吗?为什么?
假如真的摧毁了月亮,世界将会怎样?请你发挥想象,写出可能出现的情形。(不少于三点,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说明文《蜂鸟》,完成文后小题。
①蜂鸟,因拍打翅膀的嗡嗡声而得名,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
②分布局限于西半球,在南美洲极多。蜂鸟身体很小,南美西部最大的巨蜂鸟也不过20公分长,约20克重。最小的蜂鸟见于古巴和松树岛,身长5.5公分,重约2克,这是最小的现存鸟类。蜂鸟能够通过快速拍打翅膀悬停在空中,每秒15次到80次,它的快慢取决于蜂鸟的大小。蜂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行的鸟,它也可以在空中悬停以及向左和向右飞。在所有动物中,蜂鸟的体态最娇美,色彩最艳丽
③小蜂鸟是大自然的杰作:轻盈、迅疾、敏捷、优雅、华丽的羽毛,这小小的宠儿应有尽有。
(选自《开心趣味百科》2011.6)
第②段文字依次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蜂鸟?
“最小的蜂鸟见于古巴和松树岛,身长5.5公分,重约2克,这是最小的现存鸟类”句中划线的“现存”能否去掉,为什么?
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被忽视的气候杀手——黑碳
人们应该对冬日里烟囱中冒出的滚滚黑烟不会感到陌生。这些黑烟实际上是煤、柴火、秸秆等生物未充分燃烧时产生的微小碳颗粒,随着燃烧加热的空气飘上了天空。这些黑碳对空气质量是个严重的威胁,吸多了难免会导致人们呼吸道不适。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被忽视了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提起气候变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温室气体,尤其是罪魁祸首二氧化碳。其实,黑碳在促使气候变暖上也没少出力。据科学家统计,黑碳对于气候变暖的“贡献”比例可以达到 18%,仅次于占40%的二氧化碳而排名第二。所以,为了控制气候变化,人类在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对黑碳也不能置之不理。
虽然同样会造成气候变暖,但是黑碳和二氧化碳起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温室效应让地球升温的,它们可以让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自由通过,照射到地球上,而吸收地面发射出的长波红外线,把这些能量留在地球上,起的作用类似于温室的玻璃外壳。而黑碳则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加热自己身边的大气,起的作用类似于太阳能热水器。另外黑碳落到地面后会减少反射,增加地面吸收的热量。
黑碳和二氧化碳还有一点关键的不同,就是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不同。二氧化碳可以在大气中停留几个世纪,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碳,就可能依然在空中游荡,继续给地球保暖。而黑碳在大气中只能停留几周就会沉降下来,落回地面。如果我们现在就削减黑碳的排放,那么对气候变暖起到的遏制作用将会是立竿见影的。科学家说,只要等上几周或者几个月,大气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相对于二氧化碳来说,控制黑碳排放的难度要低得多。在非常依赖化石燃料的今天,想让人类获取能源的同时不排放二氧化碳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减少黑碳的排放却有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首先要减少森林开发,赤道地区雨林的燃烧是黑碳的重要来源。再就是要改进柴油机上的过滤装置,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还有就是减少木柴等生物燃料的使用,代之以太阳能和天然气。虽然这些措施都要花钱,不过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便宜多了。另外,控制黑碳排放本身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总之,现在是控制这些黑烟的时候了。
请用简洁的语言(每一点不超过15字),指出黑碳与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和划线词和的作用。
⑴据科学家统计,黑碳对于气候变暖的“贡献”比例可以达到18%,仅次于占40%的二氧化碳而排名第二
⑵在非常依赖化石燃料的今天,想让人类获取能源的同时不排放二氧化碳几乎是不可能的。
结合全文,说说控制黑碳排放有哪些现实意义。
根据下列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现在普遍存在的污染源自哪些方面的污染。
链接材料  工业生产经常导致污染,主要是煤和石油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如烧煤可排出烟尘和二氧化硫;烧石油可排出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生产过程排出的烟尘和废气。以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水泥厂等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农药而产生的粉尘和雾滴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小的伤害。
由生活炉灶和居民区采暖锅炉耗用煤炭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污染。此外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排出的尾气,其中汽车排出有害尾气距呼吸带最近,而能被人直接吸入,其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铅尘等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①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阳光更重要。地球之所以物种繁茂,生命昌盛,是因为有约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经科学测定,一个身体质量为70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体液达到45~50千克,占体质的65%~70%。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3天时,所含的体液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蜇等)所含的水一样多;发育到3个月时,所含的体液达91%;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80%;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
③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家弗•杰普戈利茨还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地接近。在海水中,氯为55.0%,钠为30.6%,氧为5.6%,钾为1.1%,钙为1.2%,其他元素为6.5%;而在人血中,氯为49.3%,钠为30.0%,氧为9.9%,钾为1.8%,钙为0.8%,其他元素为8.2%。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④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否则不成其为海水。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咸的味道。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的咸味。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低一些,而且,科学家在考察地球历史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今日要低得多。之后大陆上的盐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起来。而在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其咸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咸度。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呢?
⑤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时,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出汗过多,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失钠而致病,这时向人体内部“海洋”中补充“海水”,就是维持生命必需的。
⑥如此看来,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物进化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海洋,孕育了世间的生命,她是所有生物的母亲,也是我们人类的母亲!
在作者看来,“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这个“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文字归纳。 (2分)
第③段的划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请你分析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表达作用。(4分)
(1)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2)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 盐度(3%—35%)要低一些。
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5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地震中房子不倒的秘密
南美的智利2010年2月经历了8.8级超强地震,人员和建筑物的损失却很小。为此,许多人来到这个处于全球最活跃地震带上的国家,寻找该国建筑“坚不可摧”的秘密。
智利是全世界建筑标准最严格的国家。智利建筑协会副总裁贝桑松介绍说,1940年,智利政府正式出台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每一次大地震后就会进行重新修订。从1985年到现在,智利共建起2000座9层以上的高楼,在2月的地震中只有33栋遭到结构性破坏。
智利建筑的抗震理念不是让房屋用钢筋铁骨去硬扛,而是尽可能缓冲、释放地震威力,最大限度保全建筑。智利把地震分为三个等级。规定在低等级地震中,房屋不应受到任何损坏;中等级地震,建筑结构允许出现可修复的损坏;在高等级的破坏性地震中,结构可以损坏,但建筑物不能倒,疏散通道必须畅通。总体来说,就是“震而不破,破而不倒”。
按照这样的设计思路,该国建筑业广泛采用一种被称为“强梁弱柱”体系的抗震设计。根据这种设计的要求,建筑的主要支撑是钢筋混凝土的立柱,柱子通过钢制的框架加固。钢筋混凝土的横梁与立柱连接起来支撑地板和天花板。当地震发生时,横梁末端的混凝土会随着地震的冲击而发生碎裂,大量释放地震能量,使钢筋混凝土柱子的钢制框架得以保存,能够直立不倒,从而保证整座建筑主体不会坍塌。
矗立在圣地亚哥的智利第一高楼Titanium塔同样具备独特的抗震性能。这栋地上52层、地下7层、高达192米的摩天大厦在2月的大震中完好无损。这是因为,由于圣地亚哥经常遭地震侵袭,该建筑的地基用65根50米的钢筋水泥桩固定,使其能承受9级地震。大厦的主体建在稳定牢固的地基和框架之上,由加固的混凝土和钢筋、花岗岩和铝等材料构成。此外,在大厦底部有21个钢制减震器,每个高达10米。这些减震器其实就是呈对角线状的能量消散器,能够吸收震颤引发的30%的能量,并减少地震或强风造成的扭曲变形和压力。与那些没有能量释放器的建筑物相比,这座建筑在地震能量释放后遭受的压力减轻了50%。它的设计师说:“在智利建房子,你可以在一些杂费上节约,但绝不能在结构的稳固性和建筑质量上省钱。”
智利建筑协会的建筑师布尔内斯说,从抗震角度来讲,水泥标号、钢筋强度等材料要求更高,但抗震建筑和非抗震建筑的成本就差3%到5%,基本影响不到开发商的利润。智利之所以鲜有豆腐渣工程,关键还在于建筑过程中对标准的严格执行和监督管理。
智利人笑称他们的防震意识是基因里遗传的,从上学起,学校就每年定期举办防震演习,帮助孩子们学习躲避、疏散和逃生的知识。在智利,无论是私企还是公共机构,每年至少要为所有员工举行一次紧急情况疏散培训。游客曾在智利参观一家大型肉鸡养殖厂,进门填写访客登记表时发现,表上明确告知可能出现的地震紧急情况,并标出工厂逃生路线示意图。
智利的建筑在地震中“坚不可摧”的秘密是什么?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表达作用。
(1)从1985年到现在,智利共建起2000座9层以上的高楼,在2月的地震中只有33栋遭到结构性破坏。
(2)在智利,无论是私企还是公共机构,每年至少要为所有员工举行一次紧急情况疏散培训。
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圣地亚哥的第一个高楼Titanium塔没有在2010年2月的地震中倒塌的原因。
智利建筑的原则是“震而不破,破而不倒”。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我国今后的房屋建筑有何建议。
【相关链接】
“2008年,在汶川、北川等震中重灾县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的情况下,据四川省各地教育部的初步统计,倒塌的校舍就已经达到6898间。学校成为最脆弱、最令人心碎之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变暖的地球
(1)西藏那曲县那么切乡的普布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家的房子里,地面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往外冒水。水把房子的地基都泡了。普布原以为是住在湖边的缘故,但是当他们把家搬到离湖更远的地方时,冒水的事情依然发生,对此,即使是村里最年长最有经验的老人也无法解释。
(2)世代居住在高原上的居民未必清楚,但青藏高原的确发生着历史记载上从未有的变化:冰川在消融、冻土在解冻、沼泽在滋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已经敏锐地感受到地球变暖了。
(3)为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早在100多年前,人类就在不同的地区建立起了多个温度测量站,开始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如今,全球有2万多个温度测量站,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它们能够准确测量出陆地、海洋和空中的温度变化。所有的测量数据通过面积加权计算,就可以得出全球的平均温度。结果显示,最近100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
(4)0.74℃,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温度变化,因为任何一个季节和昼夜的温差都要比它大很多。其实,地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全球温度的细微变化,在全球不同地区,却表现出了极为不同的变暖轨迹。赤道地区的平均温度变化并不大。但在北极,50年内平均温度却升高了大约7℃。在南极西南部,50年内升高了大约4℃。青藏高原,30年内升高了近1℃。而在许多海洋地区,海表以及海面以下3千米的海水也都在升温。地球上的一切其实都相互关联。因此,0.74℃的升温,并非微不足道。它会因为不同地区升温的差异,对地球整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5)近百年来,海平面平均升了17厘米。17厘米,看起来微小,但它却带来了巨大了影响。基里巴斯是太平洋上由33个岛屿组成的岛国,最高海拔只有4米左右,居民住房距离海岸仅1千米左右,海平面上升正在吞噬着他们的家园。2011年,基里巴斯政府表示,将考虑举国搬迁至类似大型石油钻井平台的人工岛屿。
(6)为什么海平面仅仅上升了17厘米,就让人们束手无策呢?大海并不总是平静的,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由台风或热带风暴将海水推入海岸导致海平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海平面上升会使潮流和波浪增强,从而进一步放大风暴潮的威力。
(7)遭遇这种威胁的不仅仅是岛国,还有广大的沿海国家。中国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地区海拔不到1米,有13%的土地处在海平面以下。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专家推测,到2050年,海平面将比2000年上升30厘米,一旦海水越过防护设施,一半地区将会被淹没,珠江三角洲的中山、珠海等城市,都沦陷在海水之中,上千万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8)全球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线50千米以内的沿岸地区。受到威胁的还会有更多我们所熟悉的城市。未来,地球变暖或许会使世界版图变成另一番模样。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7)段划线句“绝大部分”表范围,准确地说明了珠江三角洲海拔大多数不到一米,但也不排除例外,“绝大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B.文章以西藏那曲县那么切乡的普布家的奇特现象开头,是为了激发读者兴趣,引起思考,同时也自然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
C.专家推测,不久的将来,一旦海水越过防护设施,所有沿海地区将会被淹没,都沦陷在海水之中,上千万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D.第(5)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近百年来,海平面平均升了17厘米,将会带来巨大了影响。

简述本文认为地球变暖的科学依据以及地球变暖的影响。
请根据本文介绍的科学知识解释普布家地面冒水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热带植物资源的袖珍库》
钟嘉
①你见过陆均松吗?北京天安门上的大圆木柱用的就是陆均松干材。可到哪儿能找到活着的陆均松呢?你听说过“见血封喉”吗?越南战争期间不少侵越美军死于涂有见血封喉树脂的竹尖桩。这种剧毒的树中国有吗?法国香水闻名于世,制法国香水的重要原料依兰香是草是树,你知道吗?非洲有一种树叫神秘果,吃了它的果实再吃什么都发甜,你想尝尝这果子吗?……
②到海南岛去吧,到海南热作两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经济植物园去吧,在那里你可以看到高大笔直的海南陆均松、几人合抱的见血封喉树、要搭梯子才能采着花的依兰香树,但要尝神秘果得赶到季节才行。那里还有许多海南土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树种,济济一堂占了300亩地。有些你可能吃过其果实、用过其制品,如咖啡、可可、肉桂、檀香……有些你可能听说过却没见过,如面包树、榴莲、胖大海、柴油树(油楠)……有些你可能闻所未闻,如制可口可乐的可拉、果肉像鸡蛋的蛋黄果、砍了竹干可继续成材的母生,等等。
③1958年,热作两院始建这座经济植物园,伐掉荒草杂树,种上移来的珍贵树种。以后20多年陆陆续续移栽、培育,亚、非、拉美40多个国家与我国的1000多种珍稀热带植物在这里安了家,成为世界热带植物资源的袖珍库。
④这个园子按植物用途分成几部分,这一片是用材林,那一片是果树,还有油料、香料、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这里几乎每一种植物甚至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因为它们大多是越洋跨海而来,远离故土到海南岛安家,自有一番酸甜苦辣的滋味在心头。园中有一株得使劲仰头才能看到树顶的三角枫,它是当年开园时特意留下做纪念的“原住户”。如果它会讲话,一定能告诉你园子里谁先来、谁后到,谁受过委屈,谁遭过殃,还有谁得意洋洋。
⑤拔地参天的非洲楝好运气。它1962年从越南又登陆海南,以它的速生——每年平均长高三四米,质优——可做家具,做栋梁,以及适应性强而备受青睐,迅速踏遍全岛,成为海南各林场和华南许多林场的重要用材树种。
⑥坡垒的故乡就是海南岛,把它从五指山上请下来是因为它身价太高,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列为濒临灭绝的树种之一。坡垒木质好,防腐性特强,一株坡垒要卖上万元钱,现在恐怕给钱也不卖啰。和坡垒一样从五指山上到植物园来受保护的树还有见血封喉、母生等。
⑦在这座植物园里,还可以看到印度友人赠给周恩来总理的呢喃芒、柬埔寨领导人亲手种植的糖椰子……
⑧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堪称休息、读书的好地方;奇花异草,名树佳果,又给人以多少知识和遐想;而这些花草树木的“经历”,是不是让你对两院科技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辛勤劳动有所感触呢?相信你进了这园子,定会留连忘返。
标题“热带植物资源的袖珍库”指的是什么?
作者在介绍“袖珍库”之前,为什么要先用几个设问开头?
“袖珍库”里所种植的热带植物具有哪些特征?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能否删去或更改?为什么?
①这里几乎每一种植物甚至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能否删去?)
②它是当年开园时特意留下做纪念的“原住户”。(改为“原本就有的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天赐良“源”
浩瀚的海洋不仅面积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就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所含的热量。吸收太阳热能的海洋表面温度较高,而在一定深度下的海水温度较低。海洋表面在太阳的照射之下,和长期未受到光线照射的深海产生了温差,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由于存在温差,就可以利用海洋表面和海洋深处的温度差来发电。按资源普查的经验公式计算,在几种海洋能利用中,海洋温差能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148亿兆瓦。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A                   
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电力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海洋温差发电的概念最早于1881年提出,但是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处于纬度较高的温、寒带地区或者是内陆国,缺乏发展海洋温差发电的基本条件。1926年法国科学家克劳德利用分别装在两个烧瓶里的28℃温水和冰块实现了温差能至电能之间的转换。这个试验虽然产生的电力不大,只能使几个灯泡发光,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
理论上的可行并不代表在工程上就可以立即应用。海洋温差发电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全球爆发能源危机时期,在美国夏威夷成功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洋温差发电装置后才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使它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B                   
海洋温差发电机系统是由蒸发器、涡轮机、发电机、冷凝器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间由很大的管道连接。蒸发器中是一种在13~15℃间即可蒸发的液体物质,向其中导入15~28℃的表层温海水时,工作流体因受温海水加热,而致沸腾,蒸汽经由连接管路送到涡轮机,使其转动。逸出的蒸汽则汇入冷凝器,当向其中导入1~7℃的深层冷海水时,这些蒸汽受冷凝结成液态的工作流体,随由其他装置重新送回蒸发器。这样的操作周而复始地进行,只要表层温海水管与深层冷海水管间存有温差,即能经由上述循环从海水中不断获得电力。
广阔的利用前景
对于海洋温差能的利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工作过程中所需换热面积大,导致建设费用较高,并且海水会腐蚀设备,海洋生物也会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进入设备等等。但是海洋温差能发电对能源的浪费远远低于普通火力发电。当海洋电站离陆地较近时,可考虑直接向陆地上的变电站输送电能;人们还可以利用海水在工作过程中分解出的氢作为燃料,或从浓缩海水中提取铀、重水以及一些稀有金属,送往陆地供核电站使用。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因此对海洋温差能这种清洁能源的利用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请在文章的A、B两处分别撰写两个适当的小标题。
A:                            B:                        
简要说明“海洋温差能”为什么“利用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就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所含的热量。
②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你从中的发现或思考。
材料一:2009年6月26日,备受世界瞩目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这是奥巴马能源与气候新政推行中一次重大政策。日本早在1974年就颁布《新能源开发法》,之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材料二:上海电力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项目,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齐头并进。据测算,世博会召开时上海并网清洁能源发电达146.4兆瓦,其中风电139.4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7兆瓦,为世博园区提供三分之一的用电量。这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万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警惕!基因恶魔将要杀出》,回答小题。
①美国塞莱拉基因组公司董事长克雷洛·文特尔警告说:“人类掌握了能够对自身进行重新设计的基因草图以后,人类也就走到了自身命运的最后边界。”
②与造价昂贵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杀人不见血的基因武器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成本低,杀伤能力强。有人估算,用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效能将远远超过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英格兰北部布拉德福德大学马尔科姆·丹多教授在《生物技术武器与人类》一书中说,只要用多个罐子把100千克的炭疽芽胞散播在一个大城市,300万市民就会立即感染毙命。据称,美国曾利用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催化作用,把一种病毒的DNA分离出来,再与另一种病毒的DNA相结合,拼接成一种具有剧毒的“热毒素”基因毒剂,用其万分之一毫克就能毒死100只猫;倘用其20克,就可以使全球60亿人死于一旦。
③另一方面,基因武器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而且难以防治。只要将病毒放在一只普通的密码箱中,就可轻易通过海关检查;只要将基因细菌或病毒喷洒在空气中或者倒入饮用水里,就可让成千上万的人毙命。当被毒杀时,人们还会蒙在鼓里,以为是流行病在作怪。经过改造的病毒和病菌基因就像一把特制的锁,只有研制者才知道它的密码,即使清楚敌人使用了基因武器,要查清病毒来源与属性也需要很长的时间。1995年,当美国西南部流行一种名为hantavirus的病毒时,美国科学家动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手段,用了5天时间才查明病毒属性,找出抗病毒方法。
④虽然在技术上还有许多难题,但基因武器一旦出现,其战略威力将比核武器还要大,因为拥有这种武器的人不必顾虑对自己及对地球整体环境的破坏。基因武器的使用者再也不必兴师动众,而只需在战前将基因病菌投入他国地域,或利用飞机、导弹等将带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他国地域,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就会使敌方人畜在短时间内患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从而丧失战斗力。基因武器的特有功能之一,就是从武器的使用到发生作用都没有明显征候,即使敌方发现了也难以破解遗传密码和实施控制,所以,基因武器一旦使用,便会使敌方某种程度上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⑤其实,人们早就认识到了遗传基因工程有被滥用的可能。1972年联合国即通过了“禁止试制、生产及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1975年联合国再次通过了决议,“禁止使用生物化学武器”。但少数国家发展生物武器的步伐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的转折关头,人们应扪心自问:我们是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的世纪,还是一个黑暗恐怖的世纪。
本文标题中所说“基因恶魔”是指什么?为什么称之为“恶魔”?
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有何表达作用?
选文第④段“基因武器的特有功能之一”一句中加线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钓鱼诸岛

①钓鱼诸岛由11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钓鱼诸岛位于台湾省东北,                   ,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钓鱼岛本岛东西长3.5千米,南北宽1.5千米,周长13.7千米,面积约为3.8平方千米,是钓鱼诸岛中最大者。
②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biàn   的主权,这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③据历史记载,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那时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含钓鱼岛)在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则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元代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漳派杨载出使琉球,诏告即位建元,并册封察度琉球王,而钓鱼岛就位于中国大陆与琉球之间,是册封使赴琉球必经之地。明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屿就已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编绘的《皇朝一统舆图》上就已经用中文地名标出了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
④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诸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70亿吨。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还有其他丰富的资源。
⑤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自古以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就在这一带捕鱼。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l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靠此渔区生存。
⑥钓鱼岛本岛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层基薄,淡水缺乏。山茶、棕榈、马齿苋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这些植物显然为了适应海上强风的自然环境,都长得又矮又粗壮,其中很多便是名贵药材。有一种叫海芙蓉的海草,生长在沿岸的岩石缝中,是防治风湿症和高血压的良药。我国沿海采药者有不少人祖辈就在钓鱼诸岛采摘中草药。
⑦位于钓鱼岛东北的黄尾屿,陡岩峭壁,屹立于海中,成千上万的海鸟栖居在这里,每年4-5月间,成群的海鸟几乎遮住了黄尾屿的天空。海鸟在黄尾屿产卵,数量极为惊人。黄尾屿因鸟多,又称为“鸟岛”。
⑧北小岛和南小岛孤悬于海中,与钓鱼岛组成一个天然的“蛇岛海峡”。北小岛以鸟多著名,南小岛则以蛇多著称,因为蛇多,又称为“蛇岛”。从远处海面望去,平坦的沙滩,绵延100余米,与另一处高达300米的陡峭山坡相接,组成一个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
看拼音写汉字。
无可争biàn                 
第③段采用        (说明顺序),说明了                
根据文章内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资源,可以概括为                 以及鸟类、蛇类等物种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一向是我国渔民捕鱼作业、采药和避风的场所。
B.钓鱼岛本岛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壤肥沃,淡水缺乏。
C.黄尾屿和北小岛因鸟多,故都称为“鸟岛”。
D.钓鱼岛呈现出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

参照图表信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钓鱼诸岛的地理位置,填在第①段的横线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你被核辐射过吗?
  ⑴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千世界中所有物质形态,都离不开原子内部微小粒子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有两种极端的情况:核聚变与核裂变,也就是原子核聚合在一起形成新核或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新核。每伴随微小粒子的相互作用,都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宇宙,就是在无尽的微粒运动中,走向新生或者毁灭。
 ⑵ 核辐射是一种能量,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向另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转变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或电磁波,能产生核辐射的物质被称为放射性物质。
 ⑶科学家们说,宇宙间放射性物质有很多,但所产生的核辐射对于人类而言危害都不太大。 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造成伤亡。
⑷太阳的光和热,就是最常见的核辐射,这个辐射是太阳恒星的内部由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而且,大部分“厉害”的太阳辐射都被大气层过滤掉了,被我们大多数人所接触到的辐射,也早就参与了人类进化的过程,成为了人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⑸人类在把核辐射用于做武器或发电之前,早就开始利用它们改进人类的生活。
 ⑹核辐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近百年历史了。现在,全世界每年50%以上的放射性核元素并不是被做成了核武器,而是进入了医院的放射科,X射线照相、CT、放射性核素诊断等,都是利用放射性核元素来诊疗疾病的。放射性诊疗对人体有没有伤害?科学家们说,一切都控制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
⑺我们每天接触的食品,早就被核辐射过了。
 ⑻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运用x射线、γ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保鲜的目的。目前,全世界500多种辐照食品已在5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每年的辐照加工量在30万吨以上。
 ⑼从1958年起,中国就开展了辐照土豆、洋葱、大蒜、蘑菇等蔬菜、水果、鲜猪肉、牛羊肉、鸡鸭肉及其制品,水产、鲜蛋、酒和中成药、中药材等的实验研究。目前,我国批准的适宜辐照的食品已达6大类57种,几乎涵盖了在超市里能找到的所有种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辐照食品的累计数量已近60万吨。
 ⑽大家最熟悉的辐照食品是大蒜、土豆和洋葱,这三种食品在收获后生命活动并没有终止,代谢活动仍然在进行,仍然会发芽、长根。而如果将收获后的大蒜、洋葱或土豆用很低剂量的钴-60γ射线照一下,就可以抑制芽细胞的发育、抑制长根。现在市场上不发芽不失水的“激光蒜”,就是利用核射线辐照处理后贮藏的大蒜。辐照处理后还可使香蕉、苹果、芒果、草莓等水果延缓成熟,像苹果、梨辐照后甚至可以保存8个月而色香味完全不变。
 ⑾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2003年正式宣布:“辐照是一种处理食物的物理加工过程,如同用加热和冷冻保藏食品一样。”这个结论使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有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⑿科学家不仅在果实成熟后打核辐射的主意,在种子阶段,核辐射技术就已经捷足先登了。核辐射在育种方面利用的是它能诱发基因突变,突变成功的概率比自然界自发的突变高出1000倍。现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育种培育出的新品种已经超过2000种,播种面积达几十万公顷,我国用辐射育种培育的作物新品种有620多个,数量、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都排世界第一。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利用γ射线和电子束诱变,就培育出“鲁棉一号”、“原丰早”水稻、“铁丰18”大豆”,还分别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⒀科学家近年来热衷航天育种:让种子坐上航天飞机,利用太空中的强磁场、微重力、强宇宙射线辐射以及高真空等综合物理因素,让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诱发突变。等返回式卫星或飞船把种子带回来后,科学家们再培育和筛选,已经培育出了水稻、小麦、油菜、大豆、棉花等多个新品种。
 ⒁尽管科学家们沾沾自喜,但太空物种遭到了公众的质疑。
 ⒂核辐射对于生命世界而言,可说是一种催化剂、一种推动力,它既有功于这个多样性丰富的大千世界,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功过相较,是非难断。
⒃ 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满足人类无休止的欲望,被“滥用”的核辐射无疑变成了魔鬼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4期 撰文/喜见,有删改)
本文以“你被核辐射过吗?”为题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从文中看,人类利用核辐射改进自身生活的举措及目的有:
                        
                        
③                                     
⑴第⑷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⑵第⒃段中“滥用”一词加引号,是用来表示      。(A.引用 B.特殊含义 C.着重指出)理由是                                                      
对选文内容理解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核辐射是一种能量,能产生核辐射的物质被称为放射性物质。
B.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50%的放射性核元素进入医院的放射科来诊疗疾病的。
C.现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育种培育出的新品种已达2000种,播种面积超几十万公顷。
D.核辐射对于生命世界而言,功过相较,是非难断。

【相关链接】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据传,上世纪90年代,一支9人科学考察小组进入切尔诺贝利时,曾遭遇一群巨鼠袭击,只有一人生还,最后当局集结大量军队、轻重型武器,将所有能发现的巨鼠群消灭,传闻中出现的巨鼠就被称为“切尔诺贝利巨鼠”。
请问:这个传闻有一定可信度吗?请用文中获得的相关信息加以分析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闲话膏方 周端
①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膏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身与疗疾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中医特种保健品,乃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
②膏方有着悠久历史。我国现存最早医方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考古发现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膏方的记载,如肪膏、脂膏、彘膏等,所治病症多为外伤。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保存11个方,其中包括2个膏方。
③唐宋时期,朝廷开始重视并组织编写医方药书,使中医膏方的加工和应用逐渐发展。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膏方制剂有水煎去渣,取汁,浓缩及内服的特征。明清时期,中医膏方上至宫廷御用下至民间,纷纷用于滋补养生,促进膏方完善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数量大大增加,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④近代,                    。如《张聿青医案》非常强调要针对病人的体质与病因,因人、因病而施,这种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又如《丁甘仁医案》中列举了大量使用膏方的案例,几乎每个案例都有对服用膏方者的具体体质和病因的分析,配方也更加复杂和细致。
⑤膏方的作用涵盖补虚和疗疾两方面。其药物组方有别于单纯“强身健体”的方法,也有别于一般“补品”,强调根据个体差异立法组方,合理配伍扶正药与祛邪药之间的比例和轻重,讲究“固本清源,攻守适宜”,“阴平阳秘,以衡为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⑥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要求增加;而生活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使亚健康状态者增多。疾病谱改变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这些因素让膏方在现代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⑦目前,开展膏方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各地膏方节、膏方论坛开展得有声有色,膏方培训班举办越来越好,出版膏方专著越来越多。现代膏方发展速度惊人,尤其在南方地区,膏方为广大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如江苏、上海等地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11年上海使用膏方近30万料。
⑧膏方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内膏方市场一哄而上的现象令人担忧。有些医院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一味追求膏方数量及门诊量,不惜牺牲膏方质量。
⑨此外,目前膏方开方医师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各级部门专家培训不到位,能开好膏方的专家明显不足。而膏方的生产也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至膏方的生产良莠不齐,一些专家甚至表示,现在膏方的合格率不会超过50%。
⑩为使膏方健康有序发展,要□□制定出《膏方应用规范》、《膏方生产监督规范》等一系列标准。各地区应□□建立医院及开膏方的医生准入制度,建立加工单位准入制,□□加强膏方生产各环节监督,□□开展专家培训,对开方医生规范考核。
(摘自文汇报 有删改)
根据第①段内容,膏方的制作方法是:                           
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根据此段内容,横线上填写的句子应该是下面的第    句,理由是                                          
(1)膏方的配方更加复杂而细致
(2)膏方的配方更注重针对性
第⑧段中划线词“有些”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第⑩段四处□□中依次应该填入的词语是    

A.尽快逐步严格广泛
B.严格尽快全面逐步
C.立即全面尽快广泛
D.严格全面逐步尽快

文章第②-⑨段依次介绍了膏方的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越来越广泛。1990年世界上还没有人正式种植转基因作物。1999年种植面积达4000万公顷。2011年飚升至1.6亿公顷,占全球耕地的10%,相当于中国可耕地面积的1.3倍。
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存在很大差异。美国和加拿大民众对基因改良食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市场上的一些加工食品如软饮料、啤酒和早餐麦片等都已含有基因改良作物的成分,并没有遇到多少质疑。欧洲的情况却不一样。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9%的英国民众反对试种基因改良作物。法国农民甚至把牛粪倾倒到一些麦当劳快餐店门前,抗议他们出售的牛肉面包和土豆中含有转基因食物。
关于转基因食品,目前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反对者认为,转基因违反自然,因而是有害的。支持者则反驳说,现今的各种庄稼早已不是原始品种,否则人们吃的蔬菜就该跟动物吃的草一样。
第二,反对者质疑,植物里引入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们所提供的食物对人体是否依然安全。支持者强调,迄今为止并无够资格的研究机构发现转基因食品有危害人体健康的证据。
第三,反对者认为,过于勿忙地推广转基因植物可能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推广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助长农民过量使用除草剂,从而使一些非主要作物受到伤害甚至灭绝。美国渔类和野生动物管理署已发现有74种植物品种受除草剂影响而濒临灭绝。有特殊功能的基因有可能“流窜”到相近的野生植物品系中去,使之具转基因植物的能力而难以控制。有的生物技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销售给农民的转基因种子作了“绝育”处理。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玛莎•克劳奇的研究表明,这种绝育基因有可能在无意中使其他作物也变成不育。支持者则指出,农业生产本身是一种有损环境的活动,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损害不会比传统农业更大。植物自身具备了抗虫能力,农民可以减少喷洒杀虫剂,对环境和生物保护是有利的。
【材料二】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蒯本科教授说,转基因食品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实任何东西都存在一个安全性的问题。就像开发药品一样,药品从开发开始到最后成功,在某个环节上都可能被淘汰掉。转基因只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动植物种类的一种手段,它本身并不代表有害或是没害,好或是不好。转基因食品是不是有利,取决于转什么基因,或者基因转到什么食品里。
【材料三】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
根据相关材料回答,什么叫转基因生物?什么叫转基因食品?
反对者认为“过于勿忙地推广转基因植物可能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的理由是什么?
在某超市食用油摊位,一位老太太问旁边的营业员转基因油对健康有没有副作用。假如你是这位营业员,根据相关材料,该如何向老太太解释?
你是否赞成国家的转基因生物产品标识制度?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2 分)
二氧化碳能再生吗?
①近年来,地球表面的温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很多科学家认为,这是二氧化碳增多的结果。一方面,全世界目前每年向大气中排入50多亿吨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本应为绿色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遮在地球上空,使得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②那么,有没有办法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增加了呢?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让二氧化碳重新变成对人类有用的东西。科学家发现,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极高,能将二氧化碳转换为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于是有人设想,利用生物技术大量培养浮游生物,这就等于建立起了一座大型海上工厂,以太阳光为能源,用细菌和藻等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回收有用的物质。
③也有的科学家设想,用现代的技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液化,然后倒进深海海底的凹处,让它们在海底和碳酸钙进行中和反应,这样就可以把二氧化碳储存起来。
④还有科学家设想,将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燃气体,又是极有用的还原剂。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变废为宝了。
⑤从理论上讲,把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并不复杂,只要给二氧化碳的碳两个电子,就可以大功告成,但实际上做起来却不这么容易。法国的一批化学家起初在水溶液中用电化学的方法供应电子,想把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但结果很不理想,因为在水溶液中无法用电化学方法供应大量能量,也就无法使二氧化碳获得电子。
⑥法国能源研究所的一批化学家,别出心裁地利用一种含有氮、碳、镍、钴的大环化合物为催化剂,通电后使二氧化碳顺利地变成了一氧化碳。但应用这项技术获得一氧化碳的成本太高,因而只是在理论上有价值,不能进入实际应用。
⑦尽管如此,人们在这方面进行的尝试还是大有益处的,一旦找到了再生二氧化碳的实用方法,就会使我们居住的地球获得新生。
(选自《人类科学史上等待回答的未解之谜》)
为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增加,科学家设想了哪些办法?
第①段划线句中的“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结合语境,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④段中说“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 请问:“这一点”是指什么?
(2)阅读⑤⑥两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列举“法国化学家把二氧化碳变成了一氧化碳”的实验。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链接材料的看法。
材料一:C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目前国内有关研究部门已经利用该技术提纯一百多种生物的精素,尤其是在生物制药领域和食品保健品等方面,国内已经有几套工业装置。
材料二:应用CO2代替Ar 用于转炉炼钢吹炼气,可大幅度降低炼钢成本。
材料三:CO2可用作汽水、啤酒、可乐、碳酸饮料等充气添加剂。美国人均消耗饮料为147公斤,全球的饮料人均消耗量为21.3公斤/年。而我国在98年,饮料人均消耗仅为4.5公斤/年。近年来,CO2作为饮料添加剂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说明对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