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废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它的存在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和不便,【A】据统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约消耗700~800千克石英砂、100﹣200千克纯碱和其他化工原料,合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要用去1.1~1.3吨原料,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煤、油和电。更麻烦的是,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有研究表明,玻璃及其制品的自然降解时间可长达4000年。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降解速度实在是太过漫长。【B】另外,玻璃容易破碎,一旦有人或动物试图吞下或舔食玻璃碎片上残存的食物或饮料,就有可能受到严重伤害。【C】由于玻璃制造和加工等原因,废玻璃中一般含有锌、铜等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材料二:
①废玻璃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和工业成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回收利用废玻璃有什么好处呢?废玻璃加以回收利用,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每回收利用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0.58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1.26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16吨。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包装玻璃容器方面,如啤酒瓶、饮料瓶等。如果在有效期内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不但可以提高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啤酒为例,重复使用一个啤酒瓶所节省的能源可使40瓦的灯泡持续亮4个小时,据了解,目前,占玻璃包装容器产量1/3的包装瓶能够被重复使用,我们必须清出当前所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玻璃厂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废玻璃这一原料资源,不仅可节约能源及纯碱,而且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计算显示,当所用碎玻璃含量古配合科总量的60%时,可减少6%﹣22%的空气污染,并节约6%的能源。
②对于绝大多数废玻璃来说,若要在“来生”重新以玻璃的面目现身,并不像那些废啤酒瓶或是汽水饮料瓶一般“幸运”,它们需要下大力气“洗心革面”,甚至还要回炉“锻炼”一番。
材料三:
①英国、丹麦、瑞典,瑞士等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玻璃生产企业和城市居民点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设置成玻璃回收集装箱,进行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英国于1977年底建立了玻璃再生中心,以增大废玻璃的利用率。在德国的城市居民区、公园、商店、工厂、酒吧和其他地点,共设置了5000多个回收集装箱。瑞士在其1100多个大小城镇进行定期的废玻璃回收工作。
②几十年来,欧洲多国实施的废玻璃回收计划成效显著。2012年,欧盟对65%的玻璃包装进行了回收,共有255亿个玻璃瓶和玻璃罐被回收,且回收率稳步增长,比利时和瑞士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欧盟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甚至出现了种能自动分拣各色玻璃的智能玻璃回收箱。如按2001年的回收量推算,西欧每年节省46%以上的玻璃原料,在能源节约方面相当可观,因为每回收1吨废玻璃,可节约100千克燃料,而且可减少石英砂的用量,促进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选文有删减)
(1)材料一中A、B、C三处说明顺序不合理,请排列出合理的顺字并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第②段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色?为什么?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说明内容。
(5)选出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
B.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可以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有效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对废玻璃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以节约能源及纯碱,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D.几十年来,欧盟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促进了环境保护。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防晒,要注意环境友好
①当我们在海边尽情玩耍要时,可能意识不到涂抹的防晒霜,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
②春节假期,不少朋友去海边度假,防晒霜成了行囊中的必备品,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防晒霜可能会给海洋生态来伤害?
③目前市面上的防晒霜大致分为两种:物理性防晒霜和化学性防晒霜。物理性防晒霜中主要含有二氧化钛或者氧化锌,通过反射阳光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化学性防晒霜含有人工合成有机物,通过吸收和过滤紫外线来降低对皮肤的伤害。两种防晒霜各有优缺点,分别受到不同肤质人群的喜爱。
④化学性防晒霜中比较常见的防晒剂有羟苯甲酮、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有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和数个热带野外地区发现,羟苯甲酮可能威胁到海洋生物,尤其是珊瑚的生存。
⑤研究表明,由于游客众多,在一些热门旅游地,每年有大量防晒霜终被冲刷到珊瑚礁中,当一段时间内,某片海城内化学成分产生生物富集作用,珊瑚就会驱逐共生在它们身上的藻类,也就是产生珊瑚的“白化”现象。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珊瑚可能会死亡。
⑥为此,已经有旅游胜地颁布了官方禁令,禁止游客使用和商店销售含有羟苯甲酮、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成分的防晒霜。
⑦面对强烈的紫外线,防晒工作不能不做,但想要减少防晒霜对海洋生物的伤害,我们可以选用成分更加简单的物理性防晒霜,或者更多采取帽子、披肩、遮阳伞等“硬防晒”措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海洋生态。
⑧在公众生态意识提升的大背景下,对护肤品厂商而言,研发更加“环境友好”的防晒产品也许是未来的商机所在。
⑨当然,防晒霜不是海洋生物的唯一敌人,过度捕捞、水污染等也会破坏海洋生态。保护海洋,人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9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1)选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文中运用了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②说说为什么有“旅游胜地”要禁止游客使用和商店销售含有羟苯甲酮、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成分防晒霜。
"天问一号"上的科技新元素
①"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科技新元素的支撑。
太空"千里眼"优势多
②火星和地球间距离漫长,通信存在一定时延,在地球上无法控制着陆过程,必须让着陆巡视器自主完成这段旅程,这对敏感器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
③相控阵敏感器是位置和速度测量的重要仪器。在着陆阶段,为航天器持续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成功助力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表面。它安装在火星着陆巡视器进入舱着陆平台下方,作用范围达数十千米,可谓火星探测器的太空"千里眼"。
④相控阵敏感器的雷达天线由多个辐射单元组成,就像生物学中蜻蜓的复眼,具有波束扫描快、指向灵活、目标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此外,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任意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从而快速修正航天器的姿态测量误差,确保着陆巡视器方向控制准确无误。
⑤这是国内首次将相控阵体制雷达应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测量。
小型"传动器"作用大
⑥火星探测任务的重头戏就是在火星表面巡视,这个过程必须万无一失。但火星表面地形复杂,火星车如何准确传递运动指令,进而灵活行走、爬坡下坎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从原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密测试与试验等基础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和开拓创新,一路闯过了多道难关,成功研制出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核心传动部件-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确保了火星车在转向、过坡中更自主灵活。
⑦据介绍,在火星车左右两侧悬架上,分别装备了2种结构精密的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该装置体形小、重量轻,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使火星车6个行走车轮独立实现抬升和降落,实现车体姿态和高低调节,以适应火星表面地形,保证爬坡下坎行动自如。如果将火星车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就是驾驭这架"马车"的"车夫"。
"超薄外套"脱颖而出
⑧火星着陆阶段,着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会使周围温度超过1000℃,而在火星巡视阶段,着陆器将要面对﹣130℃的工作环境,这种极热极寒考验超出了世界上常规隔热保温材料--气凝胶的耐温极限范围。更难的是,为给火星车减负,需要气凝胶具有超低密度,这对材料设计和制备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⑨为确保"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并正常工作,火星车采用了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纳米气凝胶是由纳米尺度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低,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导热系数仅为静止空气的一半,也是世界上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这使它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且凭借其超轻特性,能极大地减轻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更远。
⑩当然,以上三种只是"天问一号"上众多科技新元素的一小部分,我们期待着"天问一号"上更多的科技新元素被解锁。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天问一号"运用到的一小部分科技新元素。
B.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天问一号"的科技新元素:着陆巡视器、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纳米气凝胶。
C.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等。
D.文章④⑤段中两个画线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
B.驾驶火星车的"车夫"-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能够根据火星表面的地形更自主灵活地开展巡视活动。
C.纳米气凝胶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的原因是它的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低。
D.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具有结构精密、体型小、重量轻、密度低、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等特点。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述科技新元素在"天问一号"探测火星过程中分别所起到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摄氏度?
①我们已经习惯自己的体温,以至对它视若无睹,除非中暑、发烧、寒冷,才会关注它。如果静下来思考我们的体温为何如此,会发现其中暗含着更加久远的故事:恒温动物异军突起,与变温动物争夺天下。这是一场考验能源获取、动员效率、反应速度,甚至需要抵御生化武器的持久战争。最终,恒温动物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壮举,彻底占据了天空和大地。
②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③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④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⑤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⑥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北两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
⑦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到3倍的变化。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⑧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⑨其实不止是人类,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的体温也都非常接近这个数值。鸟类的体温更高一点,不过一般也相差不大。
⑩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是 38.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
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比如蛙壶菌,对几种蛙类来说,感染就意味着死亡。熊蜂微孢子虫,会在熊蜂体内大量繁殖,导致它们肚子太大无法弯腰交配。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对鸟类的研究也同样显示,真菌能引发的鸟类疾病非常少。这让它们相对于容易感染真菌的动物,具有很大生存优势。
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到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36.7 摄氏度。
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比如在北美,异温性的蝙蝠在休眠时体温会下降到环境温度,这让它们很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白鼻子综合征,并大批死亡。
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1)根据语境,解释第①自然段中“改朝换代”的意思。
(2)第⑦自然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全文,说说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摄氏度。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不同地位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B.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变温动物对能量的需求少,生存能力更强。
C.哺乳类动物和鸟类之所以很少受到真菌感染,应完全归功于体温。
D.37摄氏度是恒温动物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平衡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自从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现代人成了网民,每天在网络中游走,人们接触网络最方便的媒介可能就是智能手机了。智能手机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家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对手机的依赖多了,人似乎更加孤独了。据研究,全世界约有4.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世卫组织宣布,把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妨碍日常生活的“游戏障碍”认定为新的疾病,作为依赖症的一种列进了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
【材料二】2015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利马耶教授发起了一项关于手机使用的研究。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手机的潜在动机是应对因“没有充分利用时间”而产生的焦虑。很多人如果不把拥有的每分每秒都利用上,就会感到焦虑,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在于,人们难以和自己的思想独处,马里兰大学发起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所吞没。研究者要求200名学生连续24小时不使用手机,学生们表示,他们感到自己与世隔离,极为焦虑,烦躁。很多网民也说:当我们断开网络,就似乎错过一切,产生事关自我存在感的焦虑。这也说明网络能触动人类的精神深处,所以人们更要主动克制自己,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生活中可以结合奖惩制度进行自我控制,并转移注意力,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多读有益书籍,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材料三】韩国科学家指出,患有网瘾的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而且网瘾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吉林大学心理学研究者李丽在对3623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智能手机成瘾会增加冲动,孤独感和其它负面情绪。这说明,智能手机成瘾会损害心理健康。使用智能手机成瘾,会使人脱离现实,导致人际关系淡漠,表现出孤独、抑郁等情绪;同时也造成时间浪费,成瘾者容易迷失自我。研究者也提出,各学校应成立心理教育工作室,对学生进行手机使用的教育和引导,家长也要多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原文有改动)
(1)选出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现代人都成了网民,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
B.美国利马耶教授发起的一项研究指出,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所吞没。
C.韩国科学家指出,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网瘾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
D.用智能手机成瘾,会使人脱离现实,导致人际关系淡漠;也造成时间浪费、成瘾者容易迷失自我。
(2)现在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请结合以上材料,提出两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蝙蝠鼠中仙
秦自民
①蝙蝠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鼠仙。
②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见,由于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建筑物、装饰品、家具、服装、瓷器、玉器、书画上经常有蝙蝠图案,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
③不过,很多人不喜欢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传说的影响。明朝学者冯梦龙在《笑府》中编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这个故事嘲讽了那些卑鄙无耻、没有立场的人。
④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传说罪恶的灵魂能转世成吸血蝙蝠继续作恶。这些故事的流传给蝙蝠带来了邪恶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⑤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来,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说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⑥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高楼曲》中有“岁暮天涯客,黄昏蝙蝠飞”的诗句。的确,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因为这些昆虫大多数是有害的。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
⑦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他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⑧正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波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辨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来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带震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对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蝙蝠也会像醉汉一样乱撞;如果只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却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⑨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⑩ 蝙蝠不仅有强大的回声定位能力 , 而且是唯一一类演化出了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 。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绝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领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来更加灵巧自如。
⑪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
⑫世界上有一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⑬得益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简析选文①~④段引用诗文和传说的作用。
(2)下列诗文对蝙蝠特点的描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曹植《蝙蝠赋》:“行不由足,飞不假翼。……不容毛群,斥逐羽族。”
B.葛洪《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
C.清人蒋世铨《费生天彭画赠百泉》:“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
D.范成大《蝙蝠》:“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
(3)选文第⑫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在行文过程中,选文特别注重内容的衔接过渡,结构的严谨契合。请仿照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如果没有我
刘继军
你知道吗?如果没有我,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在召唤死神。这真不是吓唬你!
在病毒、细菌等微生物面前,人类和动物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微生物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它们在自然界的每一寸土壤、每一滴水中,在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中,甚至就生活在你的身体中。平均每个成年人的身体约由30万亿个细胞组成,体内却有38万亿个细菌和380万亿个病毒,坏蛋们全方位、全天候地攻击着你,没办法,我只能全力以赴,毫不懈怠,因为任何一次防卫失败,对你来讲,都可能致命。而我,是你的一部分,守护你,就是保护我自己。
我,就是你的免疫系统!
亿万年来,任何高等动物的生存繁衍,都离不开我的守护。每个人都会感冒,而且有几百种病毒会导致人类感冒,其中绝大多数感冒病毒,我都可以应对自如。我与病毒、细菌、细胞变异已经战斗了几十亿年,而人类从认识这些,到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以青霉素1940年应用于临床为标志)不过百年。这与我漫长的技术改进时间相比,只是一瞬间。
说起技术手段,我对抗微生物的手段可谓纯粹、天然、无公害。
首先,高筑墙、广设防,我构建了三道防线:物理屏障、非特异免疫系统、特异免疫系统。这三道防线,从功能到技术手段,逐步升级,形成了一整套三维立体防御体系。
其次,大协同、精调控。来多强的敌人,我就使多大的力气。来犯的敌人主要有两大类:邻居熊娃和天外飞仙。
邻居熊娃,住得近,三不五时跑来你家捣乱。但大家都很熟,这家伙有多少坏水,我一清二楚,对付这家伙只需"非特异免疫系统"按套路出牌就能搞定。非特异免疫系统拥有常见病毒识别数据库,正常情况下是原厂配装,你一出生就有,所以也叫"先天免疫系统"。有了它,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秒,就自带攻防,而且反应迅速,瞬间就可以消灭敌军。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作风太粗放,不够细致。
天外飞仙,这家伙的特点就是﹣﹣没什么特点,你摸不准对手到底要干啥坏事、在哪里下手、啥时候下手。对付这种不常见的坏家伙,就要"特异免疫系统"出手了。"特异免疫系统"虽然没有配装出厂原始数据库,但是自带学习功能,在敌人入侵过程中,它暗中观察,识别陌生敌人,找到办法对敌人实施精确打击,然后建立数据库,让人体对这种敌人免疫。"特异免疫系统"应敌较慢,但手段精准老辣、力道雄厚,一旦启动,敌人难以逃脱。
这两套系统并不是各干各的,而是时刻在线、协同作战。每当有敌来犯,"非特异免疫系统"打头阵,能赢则赢。一旦吃紧,立即召唤"特异免疫系统",对敌人实施合围会战。
哦,我忘了告诉你物理屏障是什么,就是你的皮肤和黏膜……所以,要保护好皮肤和黏膜,不然许多坏家伙就会趁虚而入。
第三,专业全、配置齐。你有七十二变,我有宝器万千。管它哪路敌人,我都有专门的武器对付它。我全力打造免疫多样性,比如特异免疫系统的免疫多样性就达到了上百亿。
说起配置,免疫大军中的几位名将你得认识认识。白细胞,妥妥的帅才,因为你体内所有免疫细胞,都是由白细胞组成或者分化而来;巨噬细胞,基层民警,整天在你全身组织里到处溜达,发现不法之徒就立即投入战斗,如果搞不定会立即发出警报;嗜中性粒细胞,特警,一般不出警,可一旦收到警报就快速响应投入战斗;树突状细胞,免疫系统的战略研究员,能把敌人的蛋白质解体,做成通缉令﹣﹣这便是病菌产生的抗原,树突状细胞带着通缉令,找到专门对付这种敌人的高手﹣﹣可以识别病菌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一旦找到,T细胞和B细胞就会被激活,大量增殖,形成专业特种部队,投入战斗;其他兵种,如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前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至此,免疫大军各路兵种全部开进战场,免疫反应达到高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微生物入侵者经不起如此猛烈的自卫反击﹣﹣于是,你的感冒就好了,神清气爽,吃嘛嘛香!
我与微生物精彩的大战,你已经领略一二。所以,平时,你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心情愉快,让我的各路大军马壮兵强;生病时,你一定要在大后方给我最坚定的支持,比如感冒了,就不要把"补充营养,多喝热水,注意休息"这些嘱托当作耳旁风,因为这时,一场生死之战正在你的体内发生,我﹣﹣你的免疫系统正调兵遣将与敌人酣战。我会尽自己所能,为你战胜我能战胜的疾病。这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选自《百科知识》,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技术手段的解说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守护你,保护我。全力对付坏蛋们的攻击,守护身体健康。
B.高筑墙,广设防。构建了三道防线,逐步升级,立体防御。
C.大协同,精调控。原厂配装的特异免疫系统率先精准出击。
D.专业全,配置齐。打造免疫多样性,用各种武器对付敌人。
(2)下面句子是文中省略号处的内容,请在不改变句意及语序的前提下改写,使之与全文的语言特点一致。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的黏膜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3)下面是首句为"说起配置,免疫大军中的几位名将你得认识认识"这一段的结构图,四个选项中与该段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4)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只要有'我'马壮兵强的各路大军,人们就不会再生病"?请表明你的观点,并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简述理由。
阅读《保护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一文,回答各题。
保护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
刘诗瑶
①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活动,科研工作者在海洋中均检测出了微塑料。相比大型塑料,这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肉眼往往难以辨别,更加隐蔽,不易清理,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
②海洋微塑料到底从何而来?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海洋微塑料由大型塑料碎化而来,另一部分来自流入大海的原料,如树脂颗粒、个人护理品和清洁剂中的塑料磨砂等。事实上,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海洋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③华东师范大学施华宏教授介绍,比较大的塑料被鲸鱼等大型海洋动物误食,造成的往往是机械损伤;而微塑料过于细小,再加上本身含有增塑剂等添加剂,还能吸附环境里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进入海洋生物体后,有可能给体内器官造成更大伤害。
④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的严峻性还在于微塑料的数量不断增长。有些塑料经过几百年才会完全降解,原有积累下来的大型塑料还在经历着侵蚀、风化、迁移、破碎至微小的过程,新的塑料又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旧叠加,海洋微塑料的总量令人担忧。
⑤我国是塑料生产大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环保问题。在治理海洋微塑料污染方面,我国始终积极推进无害化处理的进程,努力从源头治理,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海表层水体微塑料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清洁海滩的活动中。随着微塑料知识的普及,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
⑥ 可见,加强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产生的源头和去向方面下功夫,例如,尽量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对微塑料的拦截和降解处理等。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还要不断提高公众对微塑料污染的认识水平,共同呵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
B.具有一定化学毒性的微塑料过于细小,进入海洋生物体后,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C.有些塑料还没有完全降解,新的塑料又不断产生,导致海洋微塑料总量不断增长。
D.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清洁海滩的活动中。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B.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要加强污水中微塑料的降解处理。
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加强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产生的源头和去向方面下功夫。
D.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只要加强污水中微塑料的拦截,就能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由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科考发现,引出对海洋大型塑料来源的说明。
B.第③段中加点词"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⑤段说明作为塑料生产大国,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环保问题。
D.本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海洋微塑料污染与防治的相关知识。
无人驾驶"闯入"出租车
张配豪
呼叫出租车,结果叫到的是一辆驾驶座没人的车--曾经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这一奇幻场景,将在我们身边发生。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北京上路,你敢坐吗?"无人驾驶"这个已经讲了几年的故事,会如何颠覆我们的出行体验?
北京尝鲜无人驾驶出租车
自10月10日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北京全面开放以来,高峰期单日订单量超2600单,单个站点单日订单量高峰600单。记者日前也实地"尝鲜"了一把。
在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北京市亦庄的一个虚拟站点,记者通过手机下单预约试乘,下单之后20分钟左右,出租车就到达指定位置了。进入到自动驾驶的状态后,在拐弯的时候屏幕上会显示即将右转,乘客可以对车辆下一步的操作有心理预判。同时,在路上遇到的两边车辆、行人、自行车,在这个屏幕上都会呈现。
记者亲身体验后发现,相比由司机驾驶的出租车,它多了一份"顿挫感"。当出现障碍物时,它不会像人为操控那样平缓,有时候会突然出现紧急刹车的情况。
百度无人出租车这次开放的站点目前一共有15个,分别位于海淀区、大兴区,以及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且运行时间是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也就意味着在其他地区,或者上下班时段就无法进行体验。此外,运行车辆比较少,根据网上一些用户的反馈,如果叫车人多的话,往往要等上几十分钟才能够被接单。
虽说是无人驾驶,但百度无人出租车上还是配备了安全员,副驾位上放置有安全器材。原因在于,如果路面出现堵车、道路施工等情况,车辆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识别,届时要安全员介入操作,来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
目前接单的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采用的车型均为林肯MKZ,在车的四周和顶部搭载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探测仪器和传感器,它们相当于"眼睛",能够识别道路上来往的车辆、行人以及路标等。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极端天气(大雨、冰雹等)情况下,百度不提供无人驾驶服务。
测试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记者了解到,通过无人驾驶出租车一段时间以来的测试,也确实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比如国内的无人驾驶技术还存在技术差距、法律空白以及适用体验性差等。
近日,东莞一辆正在进行试运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被撞,引发网友热议。
10月11日13时52分许,在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滨河北路和南门路交又路口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从行驶记录仪看到,一辆白色SUV横向驶出,连撞两台小车。其中,被撞的一辆汽车车身上喷有"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字样。最终,凤岗交警认定,肇事的白色SUV车辆负全部责任,被撞车辆无责任。
视频显示,事发过程中,涉及无人驾驶的车辆在通行路口时没有刹车减速的迹象。有网友称,该车标着"无人驾驶",还有安全员,看到有车来撞,而且还是路口,难道就不会自动或人工刹车减速吗?此外,不少网友提出疑问:如果无人驾驶车辆(有安全员)撞车,又该如何判定责任呢?
对此,有律师表示,无人驾驶技术尚属新技术,目前法律并未有针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相应规定。现在所说的无人驾驶技术,安全员的双手也不能离开方向盘。因此,按照当前法律,该事故责任依然是在安全员身上,若是申请路段测试的车辆,赔偿的责任则由申请方承担。
离真正商业化还有多远
抛开技术和法律层面,从车本身到周边的基建、民众的接受度,无人驾驶出租车要真正大规模普及,还面临多少挑战?
在商业化的进程中,成本是第一道难关。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驾驶出租车想要成功,实现单车盈利是必要前提。"除了安全员,还要承担车上那么多传感器的成本,目前成本在60%左右,所以还没办法盈利。"
除成本外,政策也是自动驾驶落地的一大难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12座城市和地区发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为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支持。除了路测的支持之外,例如北京市等先行城市还发布了地方政府版的产业扶持政策,自动驾驶产业已经成为一场关于"城市名片"的竞赛。
(选自《人民周刊》(2020年第21期),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不能说明百度无人出租车在技术层面不完善的一项是
A.当出现障碍物时,它不会像人为操控那样平缓,有时候会突然出现紧急刹车的情况。
B.如果路面出现堵车、道路施工等情况,车辆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识别,安全员介入操作,才能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
C.在极端天气(大雨、冰雹等)情况下,百度不提供无人驾驶服务。
D.如果叫车人多的话,往往要等上几十分钟才能够被接单。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百度这次所谓的"全面开放"其实多少有点夸大的意味,至少在目前,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产品运营层面,皆处于一个不完善的阶段。
B.传统车与无人出租车(有安全员)碰撞发生交通事故,按照当前法律,安全员应负该事故的全部责任。
C.百度无人出租车的四周和顶部搭载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探测仪器和传感器,它在安全性方面比传统车子高得多。
D.针对无人驾驶国家会很快立法,车本身技术问题也会很快解决,因此无人出租车大规模普及为时不远。
(3)怎样才能让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普及,真正商业化?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
王盛
①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它造型丰富,玲珑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 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
②许慎的《说文》中讲:"亭,亭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一直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字的出现,却相对较晚,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甲骨文,金文中均未见有亭字,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亭字,是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和古玺文。因此,在秦以前,亭的基本形制或许并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到秦汉时,亭已经十分普遍了,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实用性很强的建筑。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日知录》中记载:"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最初曾任泗水亭亭长,掌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
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例如著名的会稽山阴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的观赏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极高尽眺。这样兰亭由实用性的亭转向了观赏性的亭。
⑤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按《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榆林行宫的上建有"翠微亭"等十二座山亭,纵广均二丈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长安志》中记载:"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其中亭就十八座之多,占全苑列名建筑的百分之七十五,可谓历史上大量以亭入园之始。唐代官吏、士大夫于宅邸、别业中筑亭的也有很多人。例如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中的"临湖亭",白居易家中的"琴亭"和"中岛亭"等等。
⑥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史?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在艮岳中说"叠石为山,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岗以植杏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亭,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到建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
⑦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所以,可以这样说,明清时期的筑亭,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而又臻于完善的境地,进入了中国古典亭榭发展的鼎盛时期。
(节选自《浅谈中国亭建筑》,有删改)
(1)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亭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的建筑,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驿亭,邮亭,园亭等。 |
B. |
在春秋战国时期,亭发挥了很大作用,既可以伺候望敌,又可以维持地方治安。 |
C. |
亭在唐代一些宫苑中成为重要的景观,而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建筑。 |
D. |
晋唐时期,人们筑亭还是纯粹借助自然山水,没有将亭和其它人工景观结合起来。 |
(2)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开篇就对亭的总体特征进行说明,并强调了亭在中国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
B. |
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大致"是对"亭"字出现的时间表示估计,用语准确。 |
C. |
第④段举兰亭的例子,说明亭子性质随着社会的变革由观赏性转向实用性。 |
D. |
按时间顺序,先总后分,说明亭在造型、性质、功能和用途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
(3)"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请从本文中找出并归纳中国古亭是如何讲究意匠的。
知识提示: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
唐朝、五代是椅子开始使用时期,但既使在贵族家庭,靠背椅等高型坐具也比较少见。在此之前,中国人只使用矮型坐具,如"胡床""连榻"。胡床即今天所说的马扎,可折叠,方便携带。连榻是可以同时坐几个人的狭长矮塌。总之,此时中国流行的家具,如餐桌、书案、坐塌,都是矮型的。进入宋朝,"高足高座"的椅子在民间也普及开来,自此,中国人从"席地而坐"的时代进入"垂足而坐"的时代。
高型坐具的普及,引发了改变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连锁反应。比如,在流行矮足矮座家具时,大家围成一桌用餐很不方便,因此分餐制大行其道;而高桌高椅广泛使用之后,围餐就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了,因此合餐制渐渐取代了分餐制。
传统的社交礼仪也被改变。在只有矮型家具的先秦,人们在社交场合都是席地而坐,正式的坐姿叫做"跽坐",即双膝弯曲接地,臀部贴坐于足跟。此时,中国社会通行跪拜礼,因为跪拜礼是自然而然的,由跽坐姿势挺直腰板,臀部离开足跟,便是跪;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便是拜。这时候的跪拜礼,并无后世附加的贵贱尊卑之涵义,跪拜是相互的,是双方互相表达礼敬与尊重。
经秦火战乱之后,汉初叔孙通重订礼仪,加入了帝制之下君尊臣卑的内涵,诸侯百官"坐殿上皆伏抑首",所以刘邦感叹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不过,此时的跪拜仍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大家还是席地而坐。臣拜君,君虽不再回拜,却也要起身答谢。
到了高型椅子出现以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了改变,跪拜便带上了明显的尊卑色彩﹣﹣想象一下,从椅子上滚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也因此,臣对君,除了极庄重的仪典,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宋朝人基本上都不用跪礼,通常都是用揖逊、叉手之礼。
从元朝开撕,御前奏闻时,大臣一律下跪。这一礼仪,跟元朝将君臣视为主奴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
跪奏的制度为明朝所继承,凡百官奏事皆跪。朱元璋还变本加厉,规定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
清代臣对君的跪拜礼更加奇葩,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为了避免因为下跪太久而导致膝盖受伤,清臣甚至发明了"高招":在膝盖部位裹以厚棉。练习如何跪拜也成了清代大臣的必修课,臣下如果跪得乖顺,则官运亨通。大学士曹振镛"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向他讨教秘诀,曹振镛告诉他:"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不但要跪,还要叩响头,一头触地,叩得越响亮越显示出忠心。
所以说,跪拜礼的变迁,绝不仅仅是礼仪流变,背后其实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清臣跪得那么殷勤、欢快,无非是士风的退化。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因为只有矮型家具,人们在社交场合都是席地而坐。
B.唐朝、五代开始使用靠背椅等高型坐具,但也比较少见。
C.宋朝之后,高足高座的椅子开始普及,中国人垂足而坐。
D.高型坐具普及之前,围餐不便,在我国分餐制非常流行。
(2)本文主要说明 。
(3)南宋覆灭后,文天祥被俘至大都,蒙元丞相博罗召见,文天祥长揖不跪。根据本文简要分析,为什么文天祥"长揖不跪"?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官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袋。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統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拉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它们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这会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这种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同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1)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概括选文第③段的说明内容。
(3)海洋微塑料会产生哪些危害?
(4)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特点的?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第①段加点词“这”指代的内容是“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B.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误食的原因是它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尺寸范围。
C.海洋型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运行后的管理是回题的关键。推广上更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
D.面对微塑料问题,我们要改变一些消费习惯,例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外出带水杯等。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路由器也智能
刘露
①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我们家中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从PC到手机,从电视到平板电脑,任何一款能称得上智能的设备都需要连接网络,这也促成了路由器的第一次升级,即从有线路由到无线路由,
②但是,普通无线路由器只是满足了设备上网的需求,却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些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于是,智能路由器逐渐火爆起来,很多厂商纷纷推出智能路由器,像小米路由器、极路由等。
③智能路由器,即智能化管理的路由器,相比普通路由器,它更像一台个人电脑,其优点很多。首先它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应用,自行控制带宽、在线人数、浏览网页、在线时间,其次它拥有强大的USB共享功能。真正做到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此外智能路由器还具有视频监控、远程开关机、脱机下载、USB打印以及实现手机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④智能路由器正因为具有以上优点,它才更加智能,成为家庭存储中心和数据处理器。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网关设备,还是一个带有智能操作系统的入口平台。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智能路由器将承载着家庭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功能,控制着家庭的整个网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⑤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中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都会与路由器相互连接。在整个家庭网络中,智能路由器处在绝对中心的位置,它有资格成为家庭中“信息的中心、连接的中心、娱乐的中心”。例如,你用手机在网上发现了一部极佳的电影,点击下载后,智能路由器使远程帮你下载并存入路由器中,最终共享至智能电视并呈现出来,供全家人观看。这样的体验是不是十分“智能”呢。
⑥当然,除了功能上的转变,智能路由器的“智能”还体现在用户体验上,它将一个单一功能性的产品变成了一个平台,除了管理和配置更加简单直观外,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安装APP插件来增加新的功能,让用户拥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⑦总之,越来越多带有鲜明个性的智能路由器陆续出现,将掀起一场“家庭网络革命”。在WIFI环境下,无论是PC、电视、还是手机、平板电脑,都无法“逃离”智能路由器的管控。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概念日益流行,智能路由器对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的链接还将向冰箱、空调、热水器领域延展,智能路由器的未来大有可为!
(原文有改动)
(1)智能路由器有哪些优点?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选文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逐渐”不能删掉,为什么?
(4)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科技改变生活。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请你畅想一下将来还会有哪些智能设备走进你的生活。
说明文阅读
中西礼节的差别
①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②先说见面礼。 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③再说座次。 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④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
B.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来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C.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D.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的差别。
B.第②段"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一句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第④段"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一句中的"绝大多数"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
D.本文先总的介绍中西礼节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差别,然后分别介绍在见面礼、座次、用餐时礼节的不同。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①作为主人的蒋老师准备按照西方礼节招待客人,安排座位时,他应该把孙梅的英国丈夫安排在自己的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
②蒋老师提醒妻子席间不要劝菜劝酒,理由是什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以下各题。
蛋白蛋黄都要吃
①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因而很多人不敢吃鸡蛋黄,尤其是血脂和血压异常的朋友,吃鸡蛋往往把蛋黄丢弃,只吃蛋清。
②事实上,蛋清与蛋黄相比,营养差远了,丢弃蛋黄只吃蛋清是非常浪费的吃法。即使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蛋黄,适量即可。
③蛋黄是蛋类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集中部位,并且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蛋黄是鸡蛋的精髓,对健康十分有益。蛋黄中还含有甜菜碱、叶黄素、叶酸等营养保健成分。适量食用蛋黄,与其他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有利于降低心脏病的危险,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变性等病症。
④蛋黄有一个小优点,不管用什么方法烹调,其营养成分变化都很小,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有人认为,蛋黄煎煮熟透会破坏其营养成分,这完全是多余的担心。
⑤蛋黄最受争议的一点是其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经检测100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有1510毫克左右。但是,科学证据表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成为引起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一般人群而言,每天吃1个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没有关联。
⑥已经确诊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鸡蛋,包括蛋黄。考虑到风险因素,关键是要掌握好蛋黄的食用量,而不该完全舍弃吃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作用。就是说鸡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同时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胆固醇效用。相比蛋黄,高胆固醇患者更应该控制的食物是猪脑、牛脑等食物。猪脑、牛脑中胆固醇含量是鸡蛋黄的2倍。
⑦胆固醇属于脂类,人体各组织中皆含有胆固醇,它是许多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前提,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胆汁酸是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需条件。胆固醇在体内还可以转变成多种激素。
⑧人体内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内源性的,由人体肝脏自己产生,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70%﹣80%,是人体胆固醇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外源性的,经膳食摄入,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20%﹣30%.膳食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因遗传和代谢状态等个人因素,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有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反而会抑制自身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体内总胆固醇并不会升高;有人可能长期素食,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但未必不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当然,患有慢性病或高胆固醇、高血脂症的人日常仍需注意胆固醇的膳食摄入量。
⑨中国膳食居民指南推荐成人每周蛋类摄入量为280﹣350克,吃鸡蛋不要丢弃蛋黄。这个量平均到每天即每天摄入量为40﹣50克,大约1个鸡蛋。
⑩对于健康成年人,建议大家每天吃1个完整鸡蛋,这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鸡蛋对人体的营养贡献,远远大于它“可能”带来的“高胆固醇”风险。
⑪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每周吃鸡蛋不要超过3个,大约隔天吃一个比较合适,或者每天吃半个也不错。对于患有高胆固醇的人,不吃鸡蛋未必能降低胆固醇,吃鸡蛋也未必一定加重症状。至今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鸡蛋中的胆固醇会对血清中的胆固醇造成明显影响。
(选文有改动)
(1)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用煎、煮、蒸、炒等方式加工鸡蛋,蛋黄营养成分差别不大。
B.科学证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
C.长期素食者,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不会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
D.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可以放心吃鸡蛋,包括蛋黄。
(2)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简要说明选文第⑦段加点词语“必需”不能删掉的原因。
(4)概括选文第⑩段的说明内容。
(5)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但选文中仍建议高胆固醇患者适量摄入蛋黄,其理由除蛋黄营养丰富外还有哪些?请概括说明。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