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食物为何挂在树上
张璇
①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死去的长颈鹿和羚羊被挂在树杈上。不过这些动物的死与人类并无关系,它们是被天敌猎豹捕杀之后挂在树上的。
②那么,猎豹为什么要把食物挂在树上呢?是为了风干做腊肉?那简直是开玩笑!一头羚羊仅需几天就被猎豹吃完了,不可能放那么久。猎豹选择这种特殊的食物储存方式,原因竟然是为了防止鬣狗偷吃。
③鬣狗虽然爆发力拼不过猎豹,但是生性凶残,而且贼心不死,总想不劳而获。可以说,鬣狗是猎豹最头疼的“邻居”。每当猎豹开始捕猎时,鬣狗就伺机而动,等到猎物死去,鬣狗会迅速围上来分一杯羹。通常情况下,鬣狗群起而上,猎豹防不胜防,只有任由它们掠夺;有时争夺得太过激烈,鬣狗群甚至会将一只猎豹活活杀死。
④当然了,并不是每一次猎豹捕食都会遭遇“抢劫”。但是进食时如果不加以防范,还是会被鬣狗发现。鬣狗没有爬树这项技能,为了安静地享用美食,猎豹就将猎物叼到树上,完美避开这些恼人讨厌的家伙。
⑤说起来,猎豹为了运货上树也是蛮拼的。据科学家估算,一只猎豹叼着一只体重约为自身两倍的小长颈鹿爬上树,所花费的力气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举着两千个汉堡一口气上两层楼。
⑥尽管辛苦,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对肩负着抚养后代重任的母豹而言,这一举措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猎物一旦被偷,幼崽的口粮就没了,直接影响小猎豹的成活率,对猎豹种群的延续尤为不利。
⑦除了猎豹,还有一些野兽也会贮存一时吃不完的猎物,以防其他动物偷吃。例如,黄鼬常把捕获的鼠类拖入自己居住的洞中,窖藏起来;老虎和棕熊会用灌木枝条以及枯枝落叶将食物隐藏起来,同时全力保护这片区域,抵御入侵者的掠夺。
⑧许多鸟类也存在贮食行为,如星鸦为了防止食物被偷吃,会含着松子飞到离巢稍远一些的贮存地点﹣﹣贮存地点少则一个,多则上千个。它们用喙将松子插入土层中,再以泥土和草掩埋,临走还要压上一个小石块才放心。
⑨在动物界,小到蚂蚁,大到虎豹,不少动物都有贮食行为。这一做法既是防患于未然,以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觅食不利和食物短缺,更是为了应对激烈的食物竞争。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选自《读者》2018年第8期)
(1)请概括选文第②~⑥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2)请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的作用。
一头羚羊仅需几天就被猎豹吃完了,不可能放那么久。
(3)选文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如星鸦为了防止食物被偷吃,会含着松子飞到离巢稍远一些的贮存地点﹣﹣贮存地点少则一个,多则上千个。
(4)选文第⑨段中提到“不少动物都有贮食行为”,“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你知道的哪种动物行为也能体现生存智慧?请简要地说一说。(文中提到的除外)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VR/AR技术“助力”舌尖上的安全
①当人们对早些年的三聚氰胺、苏丹红还记忆犹新的时候,大米遭镉污染、脚臭盐”又出来考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向来就没有走出过消费者关注的核心。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该如何保持对新鲜食品的辨识度?就让VR/AR技术来“助力”我们舌尖上的安全。
②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増强现实技术(AR)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简单来说,VR技术就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及硬件设备,实现一种人们可以通过视听触嗅等手段所感受到的虚拟幻境,即把人的意识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AR技术即指看到的场景和人物一部分是真,一部分是假,是把虚拟的信息带入现实世界中。VR讲究的是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而AR讲究的是现实世界的登加虚拟世界,实现“虚实结合”,技术实现难度远大于VR。
③VRAR走进展会。通常消费者很少有机会去了解食品生产的过程,因此会对食品安全一直持怀疑态度。VR技术的工作就是要帮助那些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找回对食品的信任。目前,很多展会上的企业都会专门开辟“食品安全VR展示体验区”,这种体验区也成为各地举办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展览、展示的一项重要展区。消费者可以通过VR虚拟视频中对企业的食品生产线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展示,来了解食品生产的全过程,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把关。例如:在VR体验区,人们可以通过VR头显进入“无人蒸饺工厂”,一探世界最先进的高科技无人化自动生产线,看看蒸饺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一一“和面、做饺皮、放饺馅”、片刻,一个个精美的饺子就被生产出来了,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让人叹为观止!VR头显就像一面“魔镜”,能把你带进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些新技术不仅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同时还能向人们传播食品安全知识。
④VRAR走进校园。在昆明,同学们通过VR、AR技术方式一边玩一边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在“VR安心厨房一食品安全体验区”,同学们佩戴VR设备后,眼前就出现了真实的家庭生活场景,可以在里面做菜。通过实践,同学们知道了要保持手的干净和清洁、生熟分开;在“AR从农田到餐桌一一食品可追溯体验区”,同学们只要对着二维码扫一扫只小动物就出现了,接下来要依次给小动物喂食、打疫苗、递进屠宰场到最终成为食物,绘画生动,流程科学,一玩就上手,一学就能了解食品生产的全过程。
⑤在福州市的4所小学里,通过VR、AR形式的体验让食品安全教育更高效。学校以儿童食品安全移动体验营的模式进行,分为食品可追溯、营养膳食、食品安全、综合体验等主题体验区。在体验区内,学生们通过VR技术模拟厨房场景,学习菜品搭配与油盐食用等质房食品安全知识,还通过AR技术了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以及食品可追湖对预防食源性疾病的作用。
⑥在食品安全检查的培训中,有专门为学生开设的VR培训课程,让学生接受与食品安全检查员相同的职业培训。学生戴上VR头显,仿佛置身于食品制作中心,模拟安全检查的操作流程,充满沉浸感的VR课堂为学生创造了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也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更好的“实践”经验。
(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日新月异”在文中的意思是。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好处?
(3)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③段加点词“重要”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
A.VR讲究的是现实世界的叠加虚拟世界,实现“虚实结合”。而AR讲究的是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技术实现难度远大于VR。
B.VR设备可以让人眼前出现逼真的生活场景,身临其境般地动手“实践”,让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变得更轻松。
C.AR技术有助于人们了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以及食品可追溯对预防食源性疾病的作用。
D.VR技术已经应用于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检查的培训中,能让学生接受与食品安全检查员相同的职业培训。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石墨烯,潜在应用令人惊喜
①2017年,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先后利用不同方法,实现了对氧化石墨烯层间距的精准控制,使得体积较小的水分子可以顺利通过,而盐离子则被“堵在门外”。该成果展现了氧化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巨大潜力。
②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孪生弟弟”。自2004年英国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内用看似不可思议的“撕胶带”的方法,从大块石墨中剥离出科学家曾理论预言不可能稳定存在的单层石墨烯以来,石墨烯这一科学名词已变得家喻户晓。短短十几年,围绕石墨烯的各项研究发展迅猛,并展现出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③石墨烯是“碳材料家族”中的一员,是由一个个碳原子在平面内按照六边形蜂窝状结构排列形成的一种层状材料。由于其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大小,约为0.34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二十万分之一。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薄材料,石墨烯也被称作是一种二维材料。
④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二维原子结构,石墨烯展现出了许多普通三维材料并不具备的奇异性质。单层石墨烯的透光率高达97.7%,肉眼看过去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它有着绝佳的导热性,传热导能力是金刚石的两倍以上。石墨烯的机械强度极大,比钢铁还要强200倍。如果把1平方米的单层石墨烯做成一张吊床,区区0.34纳米的厚度便可以稳稳地承载一只猫。石墨烯还具有十分优良的电学性质,导电性比银和铜还强,载流子迁移率比碳纳米管和硅还高。
⑤基于石墨烯极其优异的物理特性,人们对它的应用寄予厚望。近十年的研究表明,石墨烯在基础研究、高频电子器件、柔性显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新能源电池、超级电容、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非凡的应用潜力,被誉为“黑金”和“新材料之王”。
⑥在众多潜在应用中,石墨烯净水技术不仅在原理上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在实验室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众所周知,活性炭作为一种常见的传统污水处理材料,内部有很多疏松的孔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石墨烯特殊的层状和孔状结构,使其吸附能力是活性炭的成百上千倍。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微观调控、修饰与改性,制造出许多种不同的具有超高效吸附特性的石墨烯基吸附材料,它们不仅能吸附超过自身质量数百倍的污染物,还可以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可以说,石墨烯在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方面提供了令人惊喜的全新解决方案。
⑦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已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我国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包括石墨烯净水技术在内的一些技术突破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我们相信,与石墨烯有关的新技术、新发明会在不远的将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类带来巨大福音。
(选自2018年3月28日《人民日报》,作者袁家浩,有改动)
(1)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迄今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
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薄材料,石墨烯也被称作是一种二维材料。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石墨烯的机械强度极大,比钢铁还要强200倍。
(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单层石墨烯的透光率极高,所以肉眼看过去是完全透明的。
B.石墨烯具有十分优良的电学性质,导电性比银和铜还强,载流子迁移率比碳纳米管和硅还高。
C.在众多潜在应用中,石墨烯净水技术不仅在原理上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在实验室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D.我国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包括石墨烯净水技术在内的一些技术突破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官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袋。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統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拉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它们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这会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这种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同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1)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概括选文第③段的说明内容。
(3)海洋微塑料会产生哪些危害?
(4)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特点的?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第①段加点词“这”指代的内容是“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B.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误食的原因是它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尺寸范围。
C.海洋型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运行后的管理是回题的关键。推广上更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
D.面对微塑料问题,我们要改变一些消费习惯,例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外出带水杯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以下各题。
蛋白蛋黄都要吃
①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因而很多人不敢吃鸡蛋黄,尤其是血脂和血压异常的朋友,吃鸡蛋往往把蛋黄丢弃,只吃蛋清。
②事实上,蛋清与蛋黄相比,营养差远了,丢弃蛋黄只吃蛋清是非常浪费的吃法。即使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蛋黄,适量即可。
③蛋黄是蛋类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集中部位,并且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蛋黄是鸡蛋的精髓,对健康十分有益。蛋黄中还含有甜菜碱、叶黄素、叶酸等营养保健成分。适量食用蛋黄,与其他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有利于降低心脏病的危险,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变性等病症。
④蛋黄有一个小优点,不管用什么方法烹调,其营养成分变化都很小,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有人认为,蛋黄煎煮熟透会破坏其营养成分,这完全是多余的担心。
⑤蛋黄最受争议的一点是其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经检测100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有1510毫克左右。但是,科学证据表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成为引起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一般人群而言,每天吃1个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没有关联。
⑥已经确诊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鸡蛋,包括蛋黄。考虑到风险因素,关键是要掌握好蛋黄的食用量,而不该完全舍弃吃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作用。就是说鸡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同时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胆固醇效用。相比蛋黄,高胆固醇患者更应该控制的食物是猪脑、牛脑等食物。猪脑、牛脑中胆固醇含量是鸡蛋黄的2倍。
⑦胆固醇属于脂类,人体各组织中皆含有胆固醇,它是许多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前提,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胆汁酸是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需条件。胆固醇在体内还可以转变成多种激素。
⑧人体内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内源性的,由人体肝脏自己产生,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70%﹣80%,是人体胆固醇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外源性的,经膳食摄入,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20%﹣30%.膳食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因遗传和代谢状态等个人因素,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有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反而会抑制自身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体内总胆固醇并不会升高;有人可能长期素食,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但未必不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当然,患有慢性病或高胆固醇、高血脂症的人日常仍需注意胆固醇的膳食摄入量。
⑨中国膳食居民指南推荐成人每周蛋类摄入量为280﹣350克,吃鸡蛋不要丢弃蛋黄。这个量平均到每天即每天摄入量为40﹣50克,大约1个鸡蛋。
⑩对于健康成年人,建议大家每天吃1个完整鸡蛋,这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鸡蛋对人体的营养贡献,远远大于它“可能”带来的“高胆固醇”风险。
⑪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每周吃鸡蛋不要超过3个,大约隔天吃一个比较合适,或者每天吃半个也不错。对于患有高胆固醇的人,不吃鸡蛋未必能降低胆固醇,吃鸡蛋也未必一定加重症状。至今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鸡蛋中的胆固醇会对血清中的胆固醇造成明显影响。
(选文有改动)
(1)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用煎、煮、蒸、炒等方式加工鸡蛋,蛋黄营养成分差别不大。
B.科学证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
C.长期素食者,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不会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
D.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可以放心吃鸡蛋,包括蛋黄。
(2)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简要说明选文第⑦段加点词语“必需”不能删掉的原因。
(4)概括选文第⑩段的说明内容。
(5)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但选文中仍建议高胆固醇患者适量摄入蛋黄,其理由除蛋黄营养丰富外还有哪些?请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DNA存数据
王佳蕾
①“欢迎来到DNA数据保护中心!您现在正在档案室里。”讲解员微笑着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间屋子。仅仅三十多平方米的房间,储藏着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所有数码信息!包括数千亿张家庭相片、自拍文件、影像资料、音乐文件和个人资料。这个场景一点也不“科幻”,就像在硬盘上保据一样,人们已经知道怎么在DNA上保存数据了。2016年4月,著名的好纂鸣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DNA上储存了100万分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②特艺集团的成就并非创举。早在2012年和2013年,就有两个团队将一本300页的书、若干图象、一个PDF文件,甚至声音成功地储存在了DNA上。而这次新奇之处在于第一次成功地把视频资料储存到了DNA上。这也说明现在已经可以在DNA上存储一切数码信息。
③那么,DNA是如何记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家当顾问。他们首先将电影数码化,转化成电脑能识读的二进制语言,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0和1的编码。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个碱基(A、C、C、T)构成的DNA编码。得到这串编码后,就能制成相应的DNA序列,井在合成器(一种能自动拼接A、C、C、T的机器)的帮助下,拷贝数千份。这样就获得了DNA片段,它们如头发丝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每份都包含着电影的个片段。
④如今,人关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息,而储存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在电脑和手机的时代,我们现在每年制造出来的数据要比人类有文字以来产生的数据总和还要多!预计从2013年到2020年,这一数据量将增长11倍,且这种趋势并无逆转迹象。根据数据储存专业公司易安信的计算,如果用内存为1286B的苹果 ipad Air来储存这些数据,所需的 ipad Airs起来可以在地球到月球之间堆六摞。人类呼唤比现有储存系统更高效的新系统。
⑤DNA合能满足以上需求,数十亿年来・它一直是生物遇传信息的載体。DNA前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因此最具高效性在体积不到一只妈蚁的百分之一的人美细胞核中,DNA包含有35亿对破基,后者是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0或1)形式记录,每个字节要占200纳米(0.0002室米)的空间;而在DNA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0、2到0,3纳米
⑥如今,Google、Facebook和亚马逊为了储存数据,需要多个面积数倍于标住足球场的数据中心的支持,而目这还很耗电。如果用DNA这种新型载体,只需一个汽车后备阳就能满足它们所有数据的储存需求。
⑦DNA储存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的持久性,只要储藏空间保持冷干燥避光,保存时效就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几万年前猛象的DNA,还能成功将其破译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现有的其他我体,无论是硬盘、CD还是DVD,最多只能保存数十年过了这个期限,首先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不到能读取它们的机器了但DNA存就设有此关问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
⑧不过DNA储存还无法立印取代硬盘。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漫长了。不仅如比,这两个步骤目前耗密基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基至数干欧元,
⑨但数十年后,或许DNA储存就会普及。对于没有迫切使用需求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考虑用DNA来储存。事实上,DNA储存已经引起了电影公司、博物馆、档室馆,还有诸如亚马逊、Google之类有长期信息储存需求的机构的兴趣。
⑩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即于2016年4月宣布,将购买1000万条DNA,用于研究数据储存。这次可以肯定的是,科学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
(原文有删改)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段落 |
说明内容 |
|
第⑤﹣﹣⑦段 |
DNA储存的特待点 |
② |
② |
||
第 ⑧段 |
③ |
|
第⑨段 |
④ |
(2)选文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⑨段中的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掉?为什么?
但数十年后,或许DNA请存就会普及。
(5)下列说法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2012年,就已经有团队将文字、图象、PDF文件、声音和视频成功地存储在了DNA上。
B.虽然现在我们每年制造出来的数据比人美有文字以来产生的数据总和还要多,但是在未来这种情况会逐渐好转。
C.DNA储存虽有许多优势,但在现有的情况下,还不能立即取代硬盘。
D.只要储空间保持冷干燥,DNA储存的保存时效就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黑飞”不能再任性了
近年来,国内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俗称“黑飞”)威胁民航安全的事件频发,近来成都机场、重庆机场接连发射的疑似无人机扰航事件也受到舆论广泛关注。
【危险有多大】
目前,无人机在拍摄、监测、农业、救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无人机“黑飞”也在严重干扰着正常社会秩序。
据业内人士介绍,如果重量为10公斤的无人机与飞行速度每小时900公里的飞机相撞,冲击力将达到125万牛顿,其能量不亚于一颗小口径炮弹,会直接洞穿机体,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机场一旦发现无人机等航空器靠近飞机,会紧急采取措施,在确保安全后,航班才能恢复正常起降。
据重庆机场有关负责人介绍,5月12日晚,重庆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持续时间长达近4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40余个航班备降,60余个航班取消,140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事实上,除了造成航班延误,已经出现无人机违法违规飞行直接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今年1月15日下午,杭州萧山机场附近有人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飞行中的客机。业内人士分析,无人机当时距离民航客机仅百米左右,已严重威胁航空安全。
在机场净空区域以外,无人机“黑飞”也频频出现意外。①
【市场规模多少】
近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到50%以上,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0亿元。
专家表示,在无人机销售环节,目前没有相应的准入制度,购买门槛不高,埋下不少隐患。
②
根据现有制度,要使用无人机,需事前向相关部门提出飞行计划申请并得到批准,操控者还需有无人机驾驶执照。
“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费要上万元,实在太贵了。至于提出飞行计划申请并得到批准,需要有飞行任务委托书,还要提前好几天携带相关文件、材料到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非常繁琐。”云南省昆明市无人机飞行爱好者黄先生说。
【出台哪些措施】
民航局已经初步完成了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将于5月18日上线运行,6月1日起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登记注册。此外,将于5月18日发布首批155个机场保护范围数据。
民航局正在制定使用无人机开展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的准入管理规定,针对发展特点和需求,拟将农林喷洒、空中拍照、航空摄影和执照培训四类主要经营项目列为许可对象,同时配套开发无人机准入和经营活动监管平台。
多位专家认为,无人机“黑飞”屡禁不绝,与我国立法滞后于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有关,这又增加了我国无人机管理的难度。③
(选自《香城都市报》2017年5月18日,有删改)
(1)下列三段文字来自上文,请把它们分别放回上文中最恰当的位置。
A、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张起淮建议,立法部门应全方位立法,并同步出台与法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操作规程和行业规定,将无人机真正纳入法律体系。
B、2015年7月1日,深圳市福田区一架无人机突然从高空坠落,将当地一户居民的私家车砸坏
C、记者今日在电商网站以“无人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价位从数百元到数十万元不等的无人机产品达100页之多。
① ;② ;③ 。
(2)下列表述与上文相符的一项是
A、如果重量为10公斤的无人机与飞行速度每小时900公里的飞机相撞,其能量接近一颗小口径炮弹。
B、近年内,国内无人机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的时间频发,除了造成航班延误,还直接威胁公共安全。
C、《2016年中国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0亿元,无人机价格会越来越高。
D、民航局正在指定使用无人机开展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的准人管理规定,已被列为许可对象的是农林喷洒,空中拍照等四类经营项目。
(3)我国无人机管理难的原因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
阅读《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完成下列各题。
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
2016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商家可自主选择标识形式,使用文字,符号或用智能手机读取二维码都可以,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有权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根据该法案,也不将在两年时间内制定具体的标识方案,并出台相关执法程序等,美国政府此前并不要求强制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
那么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强制标识呢?
正方:
转基因食品至少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科学家培养转基因作物时,能确切知道转过去的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这样就能知道转基因作物同传统作物在成分上是否有本质区别,有哪些不同的成分。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杂交出来的作物基因信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的,无法预知其可能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更大的把握。目前,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验,在安全性上是不用担心的。由于检验成本所限,传统食品反而做不到这一点。转基因食品强制标示有何必要?
反方:
有两种亲本存在,大自然理论上也可以自行产生出他们的杂交品种,人工杂交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但转基因可不一样,在自然演化下,一个物种的基因自行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概率接近于零。人类?这是人工制造出新的物种,本身就蕴含着新的风险,一个基因很可能有多个功能,再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时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其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能给将来一切可能的转基因食品背书吗?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恰是一种对科学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
正方:
转基因食品当然有风险,就像传统作物有风险一样,关键在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是否显著大于传统作物?如果不是,凭什么把转基因食品单独拉出来强制标识?由于一些人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部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没有根据的恐慌与负面评价。如果强制标识会强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因此必须反对强制标识,还应该把“转基因农业”改名为“精准农业”,以弱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
反方: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有顾虑,不是很正常的吗?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作物是新创造出来的物种,人们不随随便便接受一种新物种食物,恰恰是刻在基因上的自我保护本能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合适的慎重态度,以为改成“精准农业”就能消除这种疑虑,太天真了吧?在强制标识之后,认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就可以选择吃;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顾虑的人,现在可以选择不吃,将来观念改变了也可以选择吃。两不干扰,有何不可?
正方:
强制标识会拍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对穷人不利。强制标识不仅是标注一行字或一个符号,还需要检测,实施起来成本太大。因为一种食品往往包含多种成分,逐一检测是否转基因。一次检测,就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消费者愿意对非转基因食品支付滥价,厂家会主动标识“非转基因”授其所好。
反方:
如果你生产的食品某些成分的原料是转基因作物,你会不知道?标注一下有多大成本?至于检测也不是那回事。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抽样检测来确认商家有没有在标注上作假,检测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
(《南方周末。第一争议》2016﹣07﹣25)
(1)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你吗?这一争议是由什么新闻事件引起的?正反双方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辩论?请简要概括,完成提纲,不要求字数一致。
(2)选出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
A.正方认为,一般来说,传统育种方法杂交出来的作物的基因信息是没法辨别的。而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信息是可以确切知道的。
B.反方认为转基因,就是一个物种的基因在自然演化下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
C.正方认为转基因农业改名,精准农业,能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
D.反方认为强制标是不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
(3)辩论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以下面句子为例,分析双方多次使用反问的表达效果。
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
(4)结合上面辩论中的相关言论,分析产生下面试验结果的原因。
美国科斯坦尼格罗教授用实质相同的苹果对消费者进行了对比试验。
【试验一】在标识非转基因的苹果和无标识的苹果中人命,愿意多付38.6%的钱购买非转基因苹果。
【试验二】在强制标识转基因的苹果和无标识的苹果中人们愿意多付94.2%的钱购买无标识苹果。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你是谁?“刷脸”“刷眼”就知道
①他或她的年龄有多大?手机拍一拍就知道。曾有一款根据人脸特征来测试年龄的小游戏剧爆了朋友圈。这款游戏应用之所以能精准预测年龄、性别等信息,在于嵌入了人脸识别技术,而该技术的功能远不止于此。
②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以下简称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近年来,以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公众,升级人们的“密码”,将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
③生物识别,简单说就是一种利用人的生理(指纹、人脸等)或行为特征(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认定的方式。通常,人体生物特征具有随身携带和难以伪造的优点,在安全保密、便捷识别上有优势。
④常见的生物识别方式是指纹识别,但指纹容易留下痕迹被他人复制,而且对手指的清洁度、干燥度要求较高。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数据安全和信息隐私越来越重要,人们需要更安全、有效的身份认证“密码”。
⑤人脸识别是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由于每个人的五官、面部特征具有差异性,这使利用这些特征来鉴定个人身份成为可能。人脸的生理特征可以转化为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信息。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现,首先是在图象或视频中检测到人脸,再对目标面部特征的关键点进行定位,提取特征并进行结构化处理。有了这些数据,计算机就能分析人脸属性,读懂人脸。
⑥虹膜识别是另一种被产业界看好的生物识别技术。虹膜是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区域,其中包含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隐窝等细节特征。虹膜识别技术通过对比虹膜图象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来确认人员身份,其核心步骤是使用模式识别、图象处理等方法对人的虹膜特征进行描述得到数据值,同时,将获取的虹膜数据和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匹配和分类,就能达到确认人员身份的目的。
⑦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已走进大焱视野。清晨赶到办公室,手捧滚烫咖啡,你是否会为无法腾出手去掏证件刷卡而发愁;晚上加班回到家门口,掏掏口袋,你是否会因为患带房门钥匙而郁闷。有了人脸识别系统,这一切担心就不存在了,你只需要“刷脸”,门禁就能自动解锁,甚至还能根据你的心情送上合适的问候语。
⑧智能安防是生物识别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由于生物特征人各有异、终身不变等特点,让其在安防监测上能大展身手。比如,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动态监控、以图搜图、人像比对等方式,不仅能了解谁进入了你的社区,还能帮助公安机关等完善安防体系。
⑨在智能商业领域,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在拓展。到银行开户必须拿寿身份证来验证身份,不仅耽误时间,也给一些行动不便者带来很多麻烦。有了人脸识别系统,在线上就能完成实名验证。未来,当金融、电信、政务服务、教育等传统行业搬到线上时,实名制验证就越发重要。在这些领域,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⑩智能手机普及是生物识别技术的重要推动力。“刷脸”“刷眼”代替输入密码,可用于购物、支付。包括虹膜识别在内的一些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智能手机一个重要的集成部分,提升了手机的安全性,实现解锁、文件加密、支付安全等功能。
⑪专家表示,生物识别不会完全替代传统身份鉴定技术,有些应用将是密码等传统方式的辅助和补充。生物识别技术和传统模式将取长补短,人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运用最便于用户使用、最有效率和安全的识别方式。
⑫单就生物识别技术理论来说,我国和发达国家是同步的,一些算法和模型也得到了国际认可。不过,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新概念、新方法上处于引领地位,我国更多的是跟随式研究。我国指纹识别技术发展最早。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热门生物认证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⑬以人脸识别为例,旷视科技领导的团队曾多次在数个世界公开算法竞赛中,排名第一。中科虹霸团队也在连续两届国际虹膜识别算法大赛中赢得冠军。
⑭亚洲人的虹膜是黑褐色的,虹膜花纹较少,相比欧美人花纹丰富的蓝色虹膜识别难度更大。同时,中国人眼睛普遍受眼皮遮挡的影响,导致虹膜没有完全 露出来,且睫毛多向下弯曲,进一步加重了遮挡,这都给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因为如此,仅就算法而言,我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经济周刊》第829期,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下列说法中对选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情况下,人体生物特征具有随身携带和难以伪造的特点,在安全保密、便捷识别上有优势。
B.亚洲人的虹膜是黑褐色的,虹膜花纹较少,相比欧美人花纹丰富的蓝色虹膜识别难度不大。
C.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现,首先是在图象或视频中检测到人脸,再对目标面部特征的关键点进行定位,提取特征并进行结构化处理。
D.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不仅能了解谁进入了你的社区,还能帮助公安机关等完善安防体系。
(3)请写出本文标题的作用。
(4)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
到银行开户必须拿着身份证来验证身份,不仅耽误时间,也给一些行动不便者带来很多麻烦。有了人脸识别系统,在线上就能完成实名验证。
(5)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第⑪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专家表示,生物识别不会完全替代传统身份鉴定技术,有些应用将是密码等传统方式的辅助和补充。
废旧衣物,可别一扔了之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衣服渐渐从“不够穿”,变成了“穿不完”。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
一扔了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一般说来,废旧衣物中化纤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到70%,它们混在生活垃圾里,被填埋后仍难以降解,会污染土地。烧掉也不是个好办法。不少小工厂低价买来废旧衣物,当燃料使用,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更何况,有些废旧衣物没有运往垃圾场,而是直接流入二手市场。这些未经严格处理的衣物可能携带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有害物,直接或间接使用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物被扔进垃圾桶,而再利用率却非常低,只有不到1%,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废旧衣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收废旧衣物,我们通常的做法比较单一,只是在居民小区里放置回收箱。固定的回收箱的确便民,但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回收箱的数量增加了,服务质量不一定跟得上,需要安排专人收集、运输,增加了成本。有时回收箱已经“超载”却无人来收。回收箱还可能成为拾荒者的淘宝地,导致旧衣物以违规方式流向二手市场。在回收废旧衣物这件事情上,上海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回收公司统一回收。除设置回收箱外,还通过市民电话预约上门收集、市民自付运费寄送、企事业单位组织募集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回收。英国则有着慈善商店、衣物回收银行、社区衣物回收箱、上门回收、再利用中心等多条废旧衣物回收渠道。这些做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对回收的废旧衣物,如何规范处置,做到物尽其用呢?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那些成色较新、没有破损的衣物应先送往水洗区清洗,然后接受高温高压消毒,最后进行烘干、包装。焕然一新后,可以无偿送给慈善机构或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而“面试”后“落选”的那些衣物,会根据棉、毛、化纤等面料再次分类,然后发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比如白色棉织物和有色织物,纤维化处理后可以变为棉纱、无纺布;涤纶织物进行化学处理分解,则可变为涤纶原料。经过这样的处理,废旧衣物就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了。
(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1)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填写“废旧衣物处理流程图”中的①②③处。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为什么说废旧衣物是“鸡肋”?)
②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面试”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文章为什么要举上海和英国回收旧衣物的例子?
(4)联系文章内容,对下列处理废旧衣物的做法进行评价。
李大妈:我把旧衣服剪成小块,用来擦油烟机,用完扔掉,还省得洗抹布了。
沈阿姨:我把家里的旧衣物直接打包,寄往贫困山区,也算献了份爱心。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你了解紫菜吗
①紫菜泡不烂?是用黑色废旧塑料袋冒充的吗?近来,一则关于“废旧塑料袋制成紫菜”的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并直接导致国内大量紫菜在超市下架,紫菜生产、销售企业损失巨大。紫菜有无造假?为什么有些紫菜口感偏硬呢?
②菜是生长在海洋里,汲取海水中的氮、磷、二氧化碳等多种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而生长的具有优质高蛋白、低脂肪的一种大型红藻类海洋食品。
③紫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紫菜的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优质的紫菜蛋白质含量甚至超过50%,是牛肉的2.5倍、猪肉的3.8倍。同时,紫菜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预防人体衰老。
④最为神奇的是紫菜多糖,占紫菜重量的20%至40%,具有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紫菜中的无机元素也异常丰富,且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其他蔬菜食物纤维更柔软优质。膳食纤维具有调节结肠功能,而且,对减少肥胖病大有好处,适合亚健康人群食用。
⑤目前,我国生产的紫菜品种主要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以坛紫菜为例,坛紫菜的藻体较条斑紫菜厚,一般加工成圆饼干紫菜,用于泡汤、烤食。
⑥坛紫菜的整个养殖过程可分为丝状体培育与叶状体养殖两个阶段。每年的一月份至九月份,是丝状体培育阶段,在室内完成,就是长在贝壳里的坛紫菜苗种培育阶段。第二阶段,是叶状体培育,长在贝壳中的坛紫菜丝状体通过放散壳孢子,附着在维尼龙网绳上,张挂于海区天然培养。此阶段坛紫菜一般在每年白露前后下海,经十天左右可在网绳上看见细长的坛紫菜叶状体,再经一个月左右,叶状体生长至一定长度后即可采收,这就是头水坛紫菜,口感细嫩,营养丰富。
⑦坛紫菜一般分多次采收,三水产量最大,四水以后口感越来越差,韧性越来越强。头水紫菜在每年的九月份至十月份上市,而到了来年的二月份,坛紫菜采收已接近尾声,由于末水(通常是六水)坛紫菜纤维素含量可达5%以上,胶质含量显著增加,故菜叶坚韧,口感偏硬。
⑧不少业内专家也指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且紫菜成本低廉,根本没有造假的必要,大家无须谈“紫”色变!
(摘自《经济日报》2017年4月24日,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2)选文第①段由哪些作用?
(3)选文第③段画线的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目前”一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目前,我国生产的紫菜品种主要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
(5)晚饭时,妈妈端上一碗紫菜蛋花汤,爸爸尝了一口,说:“这紫菜太硬了,是假的吧!”结合选文第⑥⑦⑧段内容,请你这样跟爸爸进行全面科学的解释。
“爸爸,这紫菜不是假的。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极光形成之谜
①1950年的一个夜晚,北极夜空上方出现淡红和淡绿色的光弧,时而像在空中舞动的彩带,时而像在空中燃烧的火焰,时而像选在天边的巨伞……它轻盈的飘荡,不断变化着自己的形状,持续了几个小时。她多彩多姿,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绿,一会儿紫,变幻莫测。这就是美丽的极光。
②极光是太阳风将带电粒子吹到地球两极上空,被地磁俘获产生的一种特殊光学现象。
③极光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但“极光之源”到底在哪里呢?极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极光现象为什么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太阳活动是极光之源。极光出现的频率与太阳活动有很大关系,极光就像太阳发出的电。太阳是一颗恒星,不断放出光和热。其表面和内部进行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产生出强大的、内含大量带电粒子的带电微粒物流。这些带电微粒射向空间,和地球外80~1200千米高空中的稀薄气体的分子碰撞时,由于速度快而产生发光现象。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大约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的最多,有人发现当一个“大黑子”经过太阳中心的子午线20~40小时候,地球上一定会出现极光。
⑤那为什么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原来,地球本身是个近似以南北两极为地磁两极的大磁石。太阳送来的粒子流接近地球时,以螺旋形的运动方式飞向两个磁极。事实上,磁极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的带电粒子流,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也能在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观察到极光。因为空气成分非常混杂,不同气体成分如氧、氮、氦、氖等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会发出不同的光,所以极光看上去多彩绚丽。有人从地球磁层的角度考虑,认为地球磁层包裹着地球,就像地球的“保护网”,使之避免遭受到太阳风辐射粒子的侵袭。但在南北极的上空,这张“网”并不结实,有较大的“间隙”,通过“间隙”,部分太阳风便会侵入地球磁层。由于南北极上空有“间隙”,因此极光现象多发生在两极地区的上空。
⑥但是,上述观点虽较好的解释了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却无法解释近地面附近出现的极光现象。一些人认为这些极光是由于地面附近的静电放电所产生的。据史料记载,离地面1.2~3.0米都出现过极光。有时人们在出现近地极光的地方,还能闻道臭氧的味道。
⑦因为许多极光现象与彗星明亮的尾巴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极光现象与彗星联系起来,这对认识极光有一定好处的。尽管极光之谜还没有完全揭开,但人类对它已经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也许很快科学家们就能告诉我们极光真正的奥秘。
(1)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⑤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
(4)选文第⑥段的加点词语“据史料记载”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5)选出下列有内容与选文不符的一项
A.极光看上去绚丽多彩,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氮、氦、氖等不同气体成分在带电粒子流作用下,发出了不同的光。
B.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但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也能观察到极光。
C.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为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
D.极光形成之谜至今还没有完全揭开,启示我们科学探索之路是永无止境的。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破解十面“霾”伏
一。运动篇
陈成亮
①雾霾天到底要不要运动?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感到困惑,甚至有人认为,宜静不宜动。其实,通过适当运动可以提高人体抵抗雾霾的能力,每周3﹣5次、每次30﹣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心肺耐力,主要表现为人的呼吸会越来越深,心脏会跳得越来越慢,而每次供给人体的血液越来越多,身体燃烧脂肪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代谢速率会提升,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和组织细胞的更新速度得到提升﹣﹣其中包括免疫力的提升、肝脏等器官对有毒物质的清除能力的提升。因此,雾霾天更要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②雾霾天去哪儿运动?主流观点均认为雾霾天气应减少户外运动、减少户外运动没有错误,为此应把阵地转移到室内。室内的场地包括家庭、办公室、健身房等。如果想运动,其实不在乎什么场所,即便是在家里休息,也可以利用家里的家具、炊具、清洁用具等进行
锻炼,比如双手提着装满水的双耳锅做负重蹲起、肱二头肌弯举、直立硬拉等;在公司上班工间休息时,做弓步蹲起、高抬腿、扶住椅子后抬腿、靠墙蹲等;在健身房健身,选择将更丰富,几乎没有不适合的。
③雾霾天有哪些好的运动方式?有的人用来运动的时间可能很短,每次也许只有20分钟左右。该怎么办呢?美国运动医学会( ACSM)在2013年末发布了“2014年全球健身趋势调查报告”,通过对规律健身人群的大规模调查,发布了2014年热门健身项目的预测结果。其中,高强度间歇运动高居榜首,它包括短暂的爆发性运动和短时间的休息恢复期,不断重复多组,这种运动方式的运动时间每次通常不超过20分钟。这些高强度间歇运动,如俯卧撑、原地高抬腿,15分钟的健身效果堪比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单车)30分钟的健身效果。这些效率高、效果好的高强度间歇运动会涉及力量训练,能大大提高人体肌肉质量,特别适合青少年。
④让人惊喜的是,高强度间歇运动后,人体消耗脂肪的能力就会得到明显提升,而且这一提升作用会持续12﹣24小时。因此,在运动之后,骨骼肌是燃烧脂肪的重要阵地,这对于减肥者是一个福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非专业运动员来说,这种高强度间歇运动每周不要超过5次,每次不要超过50分钟,否则易造成肌肉损伤。
⑤雾霾天虽然横行,也要坚持运动,做个快乐健康的运动达人。
【相关链接】
借由雾霾的相关报道,相关部门还推出了“防霾健身武术”。防霾最好的方法还是减少吸入,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减少开窗,尤其是避免雾霾天去室外运动。如果选择传统的锻炼方式,可以选择适合在室内进行的项目,比如适合老年人的武术、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通过展肩扩胸,藏头缩颈等动作,达到吐故纳新,增补肺气的功效,对于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当然,这些运动都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最好每次要达到30分钟以上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选自《医食参考》2015华第1期,有删改)
(1)请概括文章的说明内容。
(2)请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
这些高强度间歇运动,如俯卧撑、原地高抬腿,15分钟的健身效果堪比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单车)30分钟的健身效果。
(3)请分析第④段加点词语的作用。
高强度间歇运动后,人体消耗脂肪的能力就会得到明显提升
(4)寒假期间,小方同学所在的城市遭遇了雾霾天气,正在备战中考、时间紧张的他和退休在家的爷爷应该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请结合文章及相关链接的内容填表说明。
运动地点 |
运动次数/周 |
运动时间/次 |
运动方法 |
|
小方 |
|
5次 |
|
|
爷爷 |
|
|
|
中等强度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太空快递员”﹣﹣天舟一号
①4月20日晚,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点火升空,中国首单“太空快递”正式发出,预计两天后送迭天宫二号。
②作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只运货,不送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
③天舟一号具有承载能力与人性化设计的双保障,可以说是大块头有“小心机”。它身高10.6米,体宽3.35米,最大装载状态下重量迭13.5吨,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是我国目前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这次任务,天舟一号要为天宫二号带去6吨左右的货物和推进剂。同时,天舟一号货物舱的设计极具“心机”,能在简单改造后“变身”为全密封、半密封、全开放三种形态。全密封主要运输航天员消耗品、密封舱内设备与试验载荷;半密封除了可以运输密封舱内货物外,还可以满足包括太阳电池翼等舱外物资的运输需求:全开放货运飞船主要用于大型舱外货物的运输。
④据可靠消息,为了这一趟远差,“太空快递员”天舟一号准备了不少秘密武器,太空中的日晒强度比地球上猛烈千百倍,在太阳照射的情况下,天舟一号的表面会迅速升温,为了帮助推进舱中的设备“防暑降温”,聪明的天舟一号在自己的皮肤上涂了一层“防晒霜”。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安全地到达“客户”手中,天舟一号还精心准备了一种高科技货包来装载货物。早在出’发前,天舟一号就“听过”关于太空垃圾给国际同行带来的困扰,于是,为了运输过程更安全,天舟一号决定随身携带力学环境测量系统。此外,还有相对测量子系统、网络交换技术等。
⑤天舟一号不只是“快递员”,还将完成多项任务。
⑥天舟一号将要进行一次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验证,为天宫二号在轨加油。别小看这次的在轨加油,其过程要比汽车加油复杂得多,分为29个步骤,每步都需要精细控制,整个过程要持续好几天。
⑦在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上演一场高难度的“太空芭蕾”﹣﹣天宫二号转体180度,天舟一号从天宫二号下方绕飞,同时转体180度,加速赶到天宫二号前方,最终从前方与天宫二号进行一次交会对接。
⑧天舟一号将完成快速交会对接试验,把之前需要2天左右的交会对接过程提速到6个小时左右,就像是从乘坐“绿皮火车”变为乘坐“高铁”。这意味着可以缩短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使载人太空飞行变得更加舒适,还可以让无法经历长时间运输的货品尽快送达,同时,更大程度上保障未来空间站的安全,方便空间站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
⑨对接后,天舟一号还将开展货运飞船控制组合体试验,接过组合体飞行的“控制权”,带着天宫二号一起飞。
⑩天舟一号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效能,随船搭载了几十台载荷设备,将在轨开展十余项载荷实验。
⑪为了避免自身成为太空垃圾,天舟一号将在完成飞行任务后,首次实施主动离轨,落于南太半洋预定安全海域,为打造一个洁净、安全的太空环境做出贡献。
(1)选文主要介绍了天舟一号的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
(2)分析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目前”不能去掉的原因。
(3)简要说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快速交会对接有哪些好处。
(4)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第①段中“首单”一词表明天舟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给天宫二号运送货物的飞船。
B.第⑤段“天舟一号不只是‘快递员’,还将完成多项任务”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在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同时转体180度,与天宫二号进行一次交会对接。
D.选文多处把天舟一号拟人化,如“小心机”“聪明”等词语,增强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5G,可不只是快
①有这样一个通俗的对比:4G时代下载一部2GB大小的高清电影需要5.3分钟,5G时代,将缩减至6.4秒甚至更快。但实际上,5G不仅仅是快。伴随着5G技术的发展,人类有可能进入万物互联的超级全连接时代。
②据专家介绍,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简称,被称为“面向2020年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从连接人到连接物的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
③5G与3G、4G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被认为是第一次将用户体验作为研究的重要核心。5G时代,重要的不再是速度,而是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服务体验。5G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将连成一体。无处不在的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虚拟现实、3D息影等都将成为现实。手表、眼镜、牙刷、球鞋、自行车等个人物品,城市的停车位、垃圾箱、广告位、路灯等基础设施,都可以连成一体。工厂里的转运箱、叉车、机器人都将连接到移动网络,从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5G将加速许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物联网、自动化、交通运输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④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智能驾驶,是业界普遍认同的5G时代关键应用。当前一些应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的高可靠性、低时延,4G没法满足,5G的出现将给无人驾驶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延迟低于1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 bps(比特每秒),在5G时代能够成为现实。超低延迟和大数据文件的高速传输让5G能够像第六感一样近乎实时地获取与周围环境的信息。汽车将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与路上其他汽车以及包括路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沟通”。
⑤“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也将随着5G的到来成为现实。专家认为,当前,全球物联网设备数是70亿,预计到2022年大约有290亿台联网终端,其中约有180亿物联网终端。这一巨大的变化将会影响人们对网络的使用方式以及网络的建设方式,并对行业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⑥在明确5G作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后,我国已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
⑦对5G来说,全球统一的标准至关重要。5G的统一标准,需要欧洲、亚洲、美洲等全球各区域和国家的开放合作。不要坐等5G到来,而应该尽早在基础设施、运营能力及生态建设三方面做好准备,以抓住5G带来的机会。
(1)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说明对象是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
B.5G不仅能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而且会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服务体验。
C.本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D.5G时代会对各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但不会影响网络的建设方式。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