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材料阅读 / 现代文阅读
初中语文

比较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央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记者焦莹 车丽)据中国之声报道,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形势严峻,总体近视率达到53.6%

    针对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商家推出各种号称能治愈近视的广告,国家卫健委监督局医疗监督处表示,近期国家卫健委会同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明确表示不得在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近视治愈”等误导性的表述。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大家不要相信能治愈近视的宣传和商业营销。眼科专家建议青少年增加白天户外活动整体时间量。

材料二:

(数据来源:《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

材料三:

    多年来,科学界都认为遗传是近视的重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通过对基因不相同的双胞胎的对比研究,发现近视的易感程度受到DNA的强力影响。在科学家的努力求证下,基因组中超过100个片段都被发现与近视相关。

    但显然,基因不可能解释近视形成的全部。研究者们记录到了学习时长和近视率的强烈关联。许多国家的青少年正在花更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发现以色列的男性青少年中,在犹太教会学校整日学习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看书时间少的学生患近视的比例高很多。

    在200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穆蒂教授和同事们报告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跟踪了加利福尼亚州500多名八九岁的、视力正常的儿童。5年后,发现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近视,而其中一个和该风险强烈相关的环境因素是花在户外的时间。一年之后,悉尼科技大学的罗斯教授和同事们在澳大利亚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户外活动时间少的孩子有更大的近视风险。

    罗斯的团队试图证明益处也许是从锻炼中来的,但研究发现,室内体育锻炼并没有反映出这种关联。孩子们只要在户外待得更久,不论是在锻炼、野餐,或者是在海滩上读书,都能从中获益。罗斯说,近距离用眼对视力也有些影响,但近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眼睛缺少在明亮光线下的暴露。

    那么,明亮光照具体是怎样预防近视的?研究者通过试验,证明了明亮光照对视觉具有保护性这一观点。2009年,澳大利亚摩根教授和中国的研究团队在中国广州开始了为时三年的光照与视觉关系的试验,试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取材于Elie Dolgin的文章)

材料四:

    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到《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一文后,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原因是多方面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学生沉迷其中,对学生近视高发可谓雪上加霜。一项对2017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9.50%的受访者反映周围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多,他们认为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青少年的视觉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致使其用眼强度增大,眨眼频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力减退。

    中小学生近视率不断升高的问题,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课内负担过重一直被认为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人均每天写作业时间为3个小时,接近全球平均数的2倍。学校每天布置大量作业,加重了学生的用眼负担。同时,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逼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使他们的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孩子们不堪重负,课外活动时间被严重挤压。

    近年来,虽然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探索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方法,但青少年视力不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防控青少年的近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近日共同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青少年近视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果不加遏制,必将贻害无穷。给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

(取材于“光明时评”等相关文章)

(1)下列表述中,用作材料一这则消息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国家卫健委近日召开《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发布会。

B.国家卫健委: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形势严峻,总体近视率达53.6%。

C.国家卫健委会同六部门联合发文:近视矫正宣传不得有误导性的表述。

D.眼科专家建议:青少年增加白天户外活动整体时间量可有效预防近视。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图一可以看出,小学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男生与女生近视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B.育才小学近视率超过全国小学生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一线城市学生的近视患病率普遍高于农村学生。

C.从小学到大学,近视患病率不断增加,到大学阶段已近90%,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形势严峻。

D.小学阶段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近视的增长率最高,小学阶段应是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

(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通过基因不相同的双胞胎的对比研究,证明了遗传也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因素。

B.科学家通过严谨的实验,证明造成近视除遗传因素外,还与多方面的环境因素相关。

C.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就能有效降低患近视的风险。

D.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近视率全球第一,防控青少年近视迫在眉睫。

(4)造成近视有多方面的因素,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的相关内容,概括造成近视特别是中国青少年近视有哪些后天因素?

(5)给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这需要各个方面的协作。请结合上面材料说明相关各方应采取哪些措施。

各地政府:  

学校:  

家长:  

学生:  

来源:201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鸬鹚(节选)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不多一会儿,就有鸬鹚钻出水面,扑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他从舱里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吃。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接住抛来的鱼,一口吞了下去。

    鸬鹚吃饱了,又像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船舷上。渔人就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

材料二:

钩嘴大脚,捕鱼神器(节选)

    在分类学上,鸬鹚属于鹈形目,这个家族的脚都为“全蹼足”,四个脚趾之间均有蹼相连,这能给它们水下活动提供更充足的推进力。

    在水下,鸬鹚会收紧羽毛,两只大脚在身后划水推进,如鱼雷般快速穿梭,偶尔翅膀也会半张开来,用以帮助急转弯,或者扑动几下加速前冲。

    鸬鹚嘴尖的弯钩,让它看起来有些像鹰,因此鸬鹚也常被称为“鱼鹰”。这个钩对捕鱼至关重要,通常鱼只要被它叨住,就会受伤流血。即便趁鸬鹚不留神逃脱了,鱼也会因流血受伤而大大影响速度,很难逃脱鸬鹚接下来的二次追捕。“到大鱼,就算无法单独擒获,鸬鹚们也会通力合作,你啄头、它啄尾,共同把鱼驱赶到渔船附近,等待主人用工具将鱼捕获。”有文章曾这样描述。

材料三:

西湖渔夫(节选)

    西湖是人间天堂,也是鸟类乐园。每年冬天,大批鸬鹚从北方飞来越冬,西湖成为观赏鸬鹚、拍摄鸬鹚的好去处。

    鸬鹚比鸭狭长,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蟀片状。鸬鹚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白点。

    鸬鹚捕鱼方法独特。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沙底的水域,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难逃脱。

    历史上,很平就有人养鸬鹚,并用它们捕鱼。在南方水乡,渔民外出捕鱼时常带上驯化好的鸬鹚。它们整齐地站在船头,脖子上都被系上绳子。当渔民发现水中有鱼时便把鸬鹚赶入。由于脖子上系着绳子,鸬鹚捕到鱼也无法吞咽下去,只好叼着返回船边。

    主人把鱼取下后,鸬鹚再次下潜去捕鱼。

(1)下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段材料都是以鸬鹚为对象,抓住鸬鹚擅长捕鱼的特性来写。

B.材料一是记叙文,通过景物描写和动作描写,给人生动优美之感。

C.材料二和三都是说明文,都运用了打比方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D.三段材料都是从欣赏的角度写鸬鹚,融入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下列对文本信息的探究,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三对鸬鹚捕鱼过程的介绍极为相似,可以判断材料一写的内容发生在南方水乡的可能性较大。

B.材料二末尾,从引文中“就算”“也会”“有文章曾”这些词语看,鸬鹚也有合作捕大鱼的情形。

C.从材料三可知,鸬鹚是一种候鸟,野生野长的鸬鹚会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在南北方之间迁徒。

D.从材料三看,在历史上鸬鹚最早被渔民驯养是在南方水多开始的,因为北方缺水少鱼。

(3)三段材料分别运用“土兵”“神器”和“渔夫”三个词来写鸬鹚,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①“土兵”突出了鸬鹚的  的特点。

②“神器”突出了鸬鹚的  的特点。

③“渔夫”突出了鸬鹚的  的特点。

来源: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立人中学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新闻出版社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们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

年份

国民图书阅读率(%)

数字化阅读率(%)

综合阅读率(%)

人均纸质阅读量(本)

人均电子阅读量(本)

2013年

57.8

50.1

76.3

4.56

2.48

2014年

58.0

58.1

78.6

4.77

3.22

材料三:

李克强总理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如图是格致中学的同学设计的学校读书活动的海报。

(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四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3)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请你为提高全民阅读兴趣提三条建议。

来源: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全面二孩”来了,你怎么看

【政策背景】

    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但近年来,一系列的人口问题使计划生育的目标和理论依据都受到质疑。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100上升到2004年的121。1:100.人口结构问题凸显,目前,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13。3%上升到2014年的15。5%.另外,我国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过1。5亿户,独生子女养老负担沉重,而一些家庭的“失独”不仅成家庭灾难,也成社会之痛。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 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各种声音】

    网友“初为人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高养育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一个孩子,从怀孕到分娩,从出生到成长,直到学成后参加工作,的确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我们这代人 太累了,养育一个孩子,尚且困难重重,再生一个简直难以想象。养而不教,教而不善,结 果是害了孩子害了自己。

网友“平民布衣”:生个二胎是为了让大的有个伴,可有谁知道大的到底能不能接受?增加一个弟弟(妹妹)来分享父母亲人的爱,他(她)的心理平衡不平衡?网上不是报道了 一些孩子逼迫父母放弃生育二胎的事例吗?

    大楚网:放开政策后,生育潮是否会如预期般出现,政策都不应该是鼓励生育的唯一杠杆。“入园难”“入托难”的现实问题依然困扰着我国许多家庭;生得起养不起的顾虑也绝非喊几句口号就能消除。如果真想鼓励民众生育,就应该用社会保障和福利消除民众顾虑,让想生的人生得起、养得起,还要养得好。

【漫画两幅】

(1)请根据“政策背景”的内容,概括出“全面二孩”政策出台的原因。

(2)观察漫画一,说说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父母为什么还纠结。

(3)请结合“各种声音”和漫画二,说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打消父母生育二孩的顾虑。

来源:2016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以“桥“为主题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在交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就是其中的代表。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建造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赵州桥非常壮阔,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拉架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开头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无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选自茅以升《中国石拱桥》,有删改)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连接珠海、香港、澳门人工岛三个地区。大桥采用了“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全程段呈S形曲线,既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还能提升建筑美观度。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建设前后创新项目超过1000个,形成63份技术标准,创造600多项专利(中国国内专利授权53项),形成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具有划时代意义。首先,其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体现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其次,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再次,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三:石拱桥圈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和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材料四:进入高铁时代后,桥梁工程的更多优势逐渐凸显。平原地区的高铁,大量运用桥梁代替普通铁路的路基,“以桥代路”每千米可少占地约43亩,列车调整运行对线路条件要求较高,通常需要较大的曲线半径,要与一些地面无法绕避的障碍物进行交叉,而桥梁则能够成功跨越它们。同时结合城市规划,还能够减少对城市空间的分割,高铁桥梁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稳定,减少了后期维修养护的工作量。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材料五:改革开放40年,中国桥梁建设投资逐年增加,中国桥梁实现了从追赶到跨越的梦想。如何建好、管好、维护好桥梁,特别是早期建成的桥梁,如何提升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已成为桥梁工程界的巨大挑战。

(选自《中国新闻网》)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赵州桥大拱由多道拱圈拼成,这样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

B.赵州桥桥洞设计成弧形,像一张弓,目的是使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C.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历史比较悠久,结构坚固,是中国石拱桥的代表。

D.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都很高,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石拱桥的“和谐美”具体是怎样体现的?”

(3)材料二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珠港澳大桥?

(4)材料二划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6)平原地区的高铁为什么大多数都建在桥梁上?

(7)通过阅读材料五,你认为今后桥梁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来源: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智能手机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各个年龄段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等车还是就餐,只要一有空闲,就会习惯性的掏出手机,刷微博、发微信,时刻关注手机上的动态。在中国,"触屏时代"已经到来。

材料二:

某初中学校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统计图

材料三:

      针对"怎样使用手机"这一话题,初二某班学生家长在班级的微信群里展开了讨论交流。

@小燕子:开始的时候,我不想给孩子买手机,可经不起软磨硬泡,给他买了一个,结果放学回来就玩,成绩下滑得很快,太耽误学习了,我几次想没收,结果都不欢而散,最后还是给了他。

@一米阳光:现在孩子都有手机,关键是怎样用。用手机可以查找资料、拍照、录视频,外出联系也会方便很多。

@狂奔的蜗牛:我家孩子小学六年级就有手机了,没事的时候就看视频,视力下降了很多,有时半夜还偷着玩,身体虚弱,上课没精神。

@春天:以前我家宝宝爱说爱笑,有了这个手机后,经常发微博,发微信,很少说话,性格越来越孤僻了。

@中国梦:我给孩子买的vivo手机还没用一年,昨天他就和我说过时了,同桌都用苹果8了。

@爱心:英语老师每天都在客户端上留英语听读作业,孩子用手机做非常方便。

@勇者无敌:我给孩子买了两部手机,一部智能的,一部老人机。做作业查资料时用智能的,外出联系时用老人机。

@老班:家长不要太着急。尽量要减少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让他们多与别人交流。也可以多培养一些文体兴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材料四:

      昨天中午,我在肯德基吃午餐,一对母子在我邻桌相对而坐,穿着校服的儿子一直微笑着刷着朋友圈,母亲则聚精会神地打"全民飞机大战"游戏。半个小时过去,两人没说一句话,甚至连眼神交流都没有,只在临走时,母亲说了句"儿子走吧"。

材料五:

材料六:

      手机本来是媒体工具,但长时间玩手机就会被手机控制,出现心理疾病,患上手机依赖症;不拿着手机就会抑郁失落,手足无措。治疗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强自控力,树立理性使用手机意识。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材料三中家长们认为给初中生配备手机的利、弊各有哪些?

(3)材料四、材料五折射除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4)材料六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5)综合所有材料,你能为材料三中网名为"小燕子"的家长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呢?

来源:2018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几段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垃圾食品的阅读

【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摘自《百科知识》)

【解读误区】

    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引自互联网)

【问卷调查】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

购买食品时的首选考虑

常喝饮料类型

营养价值

包装好看

味道好

纯净水

果汁

汽水可乐

白开水

人数比例

72%

8%

20%

25%

30%

40%

5%

(引自互联网)

【两项研究】

    研究一:2005年,法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针对舌头的研究成果:人类舌尖部位的味蕾含有一种对脂肪特别敏感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特别擅长“侦察”食物中的脂肪酸,并且迅速在体内把它囤积起来。科学家曾从“进化论”角度解释这种现象。史前人类物质匮乏,觅食艰难,他们整日奔忙却难以糊口,体力永远“入不敷出”,因此,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因为只有高热量食品能让他们生存下来。

    研究二:2011年,对象大多为欧洲白人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具有一个FTO变异基因副本的人肥胖率较常人高出30%,具有两个变异基因副本者肥胖率较常人高出70%.研究人员认为,此项研究清楚地显示,携带FTO基因片段变异的人群显示出某种特性,诱使其吃更多不健康的、容易致胖的食物。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行为学特征,而不是一种疾病。这对有“肥胖基因”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或许还有机会,依靠行为控制来减低肥胖的概率,而不是只能任由基因摆布。

(摘自《新发现》)

【明星代言】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2012年11月18日报道:倡导健康生活理念的人士呼吁政府禁止体育明星代言垃圾食品。他们声称,运动员通过这种方式赚取了大量钱财,但这么做的代价是儿童的肥胖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说,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就通过代言百事可乐和汉堡王赚取了大量广告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结束之后,奥运会奖牌得主们也从垃圾食品代言合同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但没有证据显示,这些体育明星当中任何一个人真的像广告中那样吃他们所代言的垃圾食品。快餐公司利用了这样一个心理暗示,即如果我吃这种食品,我就能看起来像运动员一样,拥有像运动员一样的体格,并取得体育成就。这是一种聪明的营销方式。

(引自互联网)

【一次会议】

    1999年的一个晚上,11位掌控着卡夫、纳斯贝克、宝洁、可口可乐等全世界最知名的食品公司的高管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皮尔斯伯里食品公司总部大楼。虽然平日是竞争对手,这些集团的CEO们还是聚集在一起举行一次私人会议,议题是食品业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肥胖症。会议的第一位发言人是卡夫的副主席麦克尔•穆德。他展示了114张幻灯片,上面的数字十分惊人:超过半数的美国成人体重超标,儿童肥胖率从1980年以来翻了一番,肥胖成了全世界的“流行病”。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儿童很早就开始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他们的智商水平也普遍下降。他希望让这些食品业的大鳄们关注到他们在发明和推销食品的工作上已经过火了。疾控中心、心脏病协会、癌症协会和学术界、教育界、公众一同谴责食品企业,认为他们应对此负责,一些学者甚至把零食和香烟画上等号。

(摘自《世界博览》)

(1)什么是垃圾食品?请用一句话概括。

(2)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A.携带FTO基因片段变异的人不一定会变胖。

B.史前人类对糖和脂肪的向往跟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关。

C.从调查数据看,小学生在购买食品和选择饮料方面几乎不存在问题。

D.多吃零食有可能会使儿童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甚至导致智力下降。

(3)根据材料,探究人们喜欢吃垃圾食品的原因。

(4)从“明星代言”和“一次会议”两则材料中,你发现食品公司存在哪两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并就此谈谈看法。

来源:2016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细读的妙处

肖复兴

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

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恰恰错了。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⑧什么叫细?这就叫细。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人家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⑨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⑩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叶三告诉了画家,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知识是文章写作时的底气和依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字表面的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⑪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10月28日,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叶三与大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

(2)从本文看,“细读的妙处”是什么?

(3)本文第②段连用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画家怎样的心理?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

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

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5)细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第⑥或⑩段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骆宾王七岁时作《咏鹅》:“鹅,鹤,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材料二】某学生作文片段:又到了中秋节,一轮皓月又大又圆,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样,满天的繁星也调皮地眨着眼睛。

来源: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临夏州、定西、平凉、张掖、武威、酒泉、陇南)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凯里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开展“怎样搜集资料”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明确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要求参与完成活动任务。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三:匾额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品的体现。某同学在探访名胜古迹时搜集到以下建筑物的匾额题字:

①贡院——唯才是举    ②孔庙——万世师表    ③岳飞庙——还我河山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内容,请你从文化或历史学科知识等角度任选一组建筑物与匾额题字来解说两者之间对应联系。

来源: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各题。

【文本一】

       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

       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动,我很只有好几。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

       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文本二】

       2017年9月到12月期间,XX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XX省中小学生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

很有必要

没有,瞎耽误工夫

无所谓或讨厌

13%

16%

71%

学校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情况

开设了

未开设

不清楚

33%

33%

34%

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

不清楚

3%

79%

18%

(节选自《追寻教育之源:对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审思》)

【文本三】

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创造丰福的基础”。

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

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劝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④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⑤劳动教育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培养的教育体系。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1日,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文本三第③⑤段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

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C.要增长青少年的劳动知识和见识,主要靠社会劳动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

D.青少年学生只有在劳动创造中才能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2)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作答。

(3)请写出文本三中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针对文本一中“家长4”关于劳动教育的看法,请运用文本三的相关内容予以反驳。

来源: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在同一年龄段的妇女中,缺乏维生素D的人的体质指数平均要比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妇女高3.4.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它不仅对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较为敏感,而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其计算公式为: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

    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体质指数的划分是:正常范围为18.5~24.9.小于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足),大于或等于25为超重,肥胖前状态是25~29.9,一级肥胖30~34.9,二级肥胖35~39.9,三级肥胖≥40.这一标准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此前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它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肥胖人群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

(摘自《百科知识》2017年04A期,有修改)

【材料二】

    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另外10%来源于食物。通过食物摄入的维生素D分为两类,来源于植物的是维生素D2,来源于动物的是维生素D3.天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日光的照射。人类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的作用后就会变成维生素D3.但是这种维生素D3还不是活性成分,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两次活化后才变成活性维生素D.我们通过食物摄取的维生素D经过肠道吸收后,同样也要经过肝肾的活化,最终才能为身体利用。

    维生素D只在特定的食物中含量较多,因此如果想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你就要有意识的吃以下几种食物:1.深海鱼:各种深海鱼的鱼或卵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其中三文鱼含量最高,其次是金枪鱼、红鳟鱼;2.牛奶:无论是全脂还是脱脂牛奶,都含有天然维生素D.而且目前市场上很多牛奶还会额外强化维生素D;3.鸡蛋:鸡蛋的蛋黄部分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4.动物肝脏:其中鸡肝维生素D含量较多,猪肝、羊肝等次之;5.菇类:植物类维生素D中菇类含量最丰富,如果食用前给蘑菇照一下太阳,维生素D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防止产生骨骼和牙齿等方面的疾病。人体维生素D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正常成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5﹣15微克的维生素D.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需求量应翻倍。

(摘自石星亮《什么是维生素D》,有修改)

【材料三】

下面是中学生王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一)生活习惯

上午7:40﹣12:20,上5节课,课间较少出教室。

中午12:20﹣13:00,用午餐;13:00﹣14:30,在教室休息。

下午14:30﹣17:45,上4节课,课间几乎都在教室做作业。

晚上18:30﹣21:10,上晚自习;22:30 熄灯休息。

周末及寒暑假:不喜欢出门,除了上补习班,基本都呆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和上网。

(二)饮食习惯

早餐:一般是包子、馒头、油条,豆浆和鸡蛋(不喜欢吃蛋黄)

中餐和晚餐:主要是米饭、猪肉、牛肉和蔬菜。

(1)请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给成人的“肥胖”下定义。

(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一”,请在下面这幅“维生素D控制肥胖流程图”中的标序号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人体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哪些方面的疾病?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王鹏是否有可能患肥胖症。

来源:2018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①近年来,以《战狼2》《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一批军事题材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观众和青少年的追捧。这些主旋律影片,不同于那些脂粉气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和无病呻吟的家庭伦理剧,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

       材料二:②影片《空天猎》,展现了我军新型战机自如地穿梭于狭窄山谷,并通过截获目标辐射源的方式探测到潜藏在夜幕里的敌方导弹,对其进行精准打击。《红海行动》则展示了我国海军战舰远程指挥作战、快速拦截导弹以及投放无人机的强大功能。观众看后热血沸腾,连连赞叹:“厉害了,我的国!”

       材料三:③讲好当代中国军人的故事,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是广大军事题材作品创作者的共同目标。如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没有传统军人的棱角与强势,憨厚本分,重感情轻荣誉。电影《战狼 2》中的冷锋也同样如此,看重友谊、爱情,不计较个人得失、荣利。④他们不同于以往作品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也不同于虚假抗日“神剧”里的“痞子式”英雄,这些“接地气”的人物形象,显然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1)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2)建军节来临之际,某影视频道将进行军事题材影片展播,下面是该频道以对联的形式为此次展播拟定的宣传语的上句,请结合上述材料,补写出下句。

主旋律电影彰显阳刚之气,  

(3)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来源: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才抢夺大战

材料一:

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向全球顶级学者发出了一则招聘信息,以1000万元﹣﹣2000 万元的研究经费和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向诺贝尔奖获得者抛出橄榄枝。同时还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发出了招聘信息。

重庆医科大学表示,他们自身有不俗的科研实力,但为了占领学术的制高点,建设世界一流学校,学校愿意花重金招纳各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材料二:

近日,各大城市纷纷出台高端人才引进措施。北京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支持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人才;上海出台《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吸引光子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13个重点领域国内外顶尖人才,赋予人才用人权、用财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并从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杭州对创业资助最高可达1亿元,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杭州就业并享受相应补贴;南京高层次人才可申领不少于300万元的购房补贴。

西安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武汉将筹建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 租到租赁房;江西高层次人才可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并经认定后,直接入编;长沙对市级紧缺人才给予15万元﹣﹣50万元奖励补贴。

材料三:

2011﹣2016年部分城市人口变化统计表(万人):

城市

2011年

2016年

5年内净增

天津

1354.6

1562.1

207.5

北京

2018.6

2172.9

154.3

广州

1275.1

1404.3

129.2

成都

1407,1

1484.3

77.2

长沙

709.1

764.5

55.40

石家庄

1028

1078.6

50.60

(2011年到2016年5年间,因人口出生、自然死亡、人才流动等导致了各城市人口有增有减。)

材料四:

有评论指出,吸引人才不只是给政策、盖房子,更为关键的是要消除各种隐形歧视,完善公共服务,形成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城市之间"人才大战"的升温,是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活力。抢人大战的背后是全国各个城市对人力资本红利的争夺,而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是支持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有专家分析,抢人大战中,人口净流人较明显的基本都是增速靠前、经济发达的地区,虽然贵州、西藏、云南、四川、陕西等并不算富裕的西部地区也引进了少量人才,但是如果大城市人才大量积压,不利于人才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而农村和边疆地区有人才实现抱负的广阔天地却吸引不到人才,这是极大的人才浪费。要改变这一现状,还需国家完善引导人才流动的顶层设计,相关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用人机制,增强基层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1)请你根据材料二列举三条大城市吸引人才的办法。

(2)假如你的家乡有位大学毕业生正在为选择到大城市还是回西部家乡工作而犯愁,你是建议他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西部家乡,请给出你的建议,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各地都在实施"人才抢夺"战略,但是大城市只引进高层次人才。

B.天津的人口变化最大,所以天津是最吸引人的城市。

C.武汉的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会得到保障性住房。

D.大城市之间抢人,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是支持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来源: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铜仁市某中学某班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网站B站后引发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兔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弹幕上“泪目”刷屏。凭借弹幕这种看似“众声喧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美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效忠宣誓”,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国。在演奏国歌或面对国旗时,他们会做出用右手按心口的“效忠宣誓”的标准姿势。近50万辆校车上播放最多的歌曲是《上帝保佑美国》《美丽的美利坚》。对于成年人,多数节庆活动都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10个联邦法定假日中8个与此相关;各种盛大集会,体育賽事等开场前必唱美国国歌;好莱坞出品了大量的“主旋律”电影……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一条你的探究结果。

(2)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材料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一条。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具体表达出来。

来源:2018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今年秋季,全国各地将有四百多万中小学生使用语文版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介绍,全套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15%,40%的课文被更换,增加了古诗文及中华传统文化比重。原因和原则可以概括为: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文质兼美。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一文去哪儿了?网上谣传《南京大屠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作品被删除,引发了网络热议,对语文出版社选文提出了质疑。语文出版社发表了声明:《南京大屠杀》被换不是被撤,《南京大屠杀》被换成了同题材的《死里逃生》,因为《死里逃生》更能反映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据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将被换为《智取生辰纲》,你觉得这样更换好不好?为什么?

(3)根据你这三年来学习语文版教材的情况,给修订者提出两点修改建议。

来源:2016年广西河池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材料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