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实词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乙】

孟子曰:"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chù) 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君子深造 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 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①书:指《尚书》,②(chù):捣物的棒槌,这里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③深造:高深的造诣。④资:积累。⑤原:同"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 之者

宴酣之 ,非丝非竹

B.必有我师

寒暑易节,始一反

C.一日

起,以刀劈狼首

D.是亦教诲之而已

尔来二十有一年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

【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

C.

【甲】文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乙]文中"策"指马鞭。

D.

【甲】文的"可以为师矣"与[乙]文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时间流逝,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

B.

【乙】文中演化的成语"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懒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

C.

【甲】【乙】两文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D.

【甲】【乙】两文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认为"仁"即"爱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因,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译文:   

来源:2019年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下列各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大观:   ②景: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宠不可恃。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 法度(遵照)

B.恩宠不可 (倚仗)

C.祯捕而 杀之(用杖刑)

D.以 于此(比得上)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

来源: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 /寻向所

C.此之 大丈夫/予 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 /猥自枉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来源: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 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注】①镞:箭头。②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广亦 射杀之

②广之

(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

来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上自

其筋骨

B.军士吏

将军身 坚执锐

C.壁门士吏谓从 车骑曰

予作文以记之

D.使人称

长跪而 之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已而之细柳军。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文章开头交代了汉文帝劳军的背景。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汉王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扎军队,此时的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

B.

B.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细柳营官兵均严格遵守军令,周亚夫见到皇帝没有跪拜,而是以军礼参见。

C.

C.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但他仍然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D.

D.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霸上及棘门的军营,汉文帝长驱直入;而到了细柳营,入营受到阻碍,在营中只能慢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来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宠不可恃。 "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 法度(遵照)

B.恩宠不可 (倚仗)

C.祯捕而 杀之(用杖刑)

D.以 于此(比得上)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

来源: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志/寻向所志

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屈/猥自枉屈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来源: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乙】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公输》)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已持臣守圉之器(通"御",抵御)

B.不求闻达于诸侯(听说达到)

C.后值倾覆(失败)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力)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杀臣,不能绝也

D.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译文:   

②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   

(4)【甲】文中诸葛亮自述刘备来访,可用成语   形容。[甲】【乙】两文中刘备与墨子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其成功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 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 无所不快;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 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释】: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③乌:哪里。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 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

C.穷耳目之胜以自

适:到、往

D. 会计之余功

窃:偷得,这里指"利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重修岳阳楼

不知有汉

B.览物

无丝竹 乱耳

C.不 谪为患

弗敢专也,必 分人

D. 况乎灌长江之清流

由是则生 有不用也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绩。

B.

乙文以"江"字先行,运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使得小巧玲珑的亭台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C.

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旷达的人生态度。

D.

乙文把张梦得与骚人思士面对同样景色的态度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甲文中的"乐"内涵是一致的。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来源: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实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