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四时俱备 ②沉鳞竞跃
(2)本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①匈奴,式上书,愿输②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③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④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
(节选自班固《汉书》)
【注释】①事:此指交战。②输:送出。③见:被。④死:为……而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元方入门不顾 |
C.遂许先帝以驱驰 |
杂然相许 |
D.上使使问式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泰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 |
皆以美于徐公 |
B.不效,则治臣之罪 |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C.如此而匈奴可灭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D.以田畜为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②臣生与人亡所争。
(4)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5)【甲】文寓情于事,恳切得体。叙殊遇,曰“三顾臣”、“咨臣”、“寄臣以大事”,叙报效,则曰“许先帝”、“受任”、“恐托付不效”。通篇洋溢着①“ “(用文中语句作答)的至诚忠爱之情,汉朝名将霍去病征战匈奴有功,汉武帝要给他造一栋大宅,霍去病不要,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清人顾炎武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卜式一介平民,却拥有②“ ”(用【乙】文中语句作答)的见识与胸怀,令人肃然起敬!诸葛亮和卜式都能为国分忧,具有③ 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余东园有小山,环山为池,畜①鱼苗二千。比年②视之,头可一斤许,明年可二斤,又明年有三斤者。仅取数头,即池无遗育矣。但见残鳞朽骨,零落山隈③.伺之,见一獭④于沟中,捕之不能得,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
余别畜鱼一千八百于塘桥池,池可二亩,一年有二斤者。明年六月暴雨后,死而浮者三,各四斤许,明日浮者十七,又明日浮者二十四,急取粪清数桶入池中,乃止。至冬则二年矣,举网捕之,余谓当得鱼数千斤,时有西乡人在旁曰:“可得三百斤耳。”网之,果得三百斤。余问其故,曰:“鱼多则水色带赤,此水色白,故知之。”问鱼苗几何,余谓一千八百石。西乡人曰:“多矣!此池止可畜二百石,入草六七担。暑月大雨后,勿入草,草入鱼腹即胀,不能堪,头插泥中死矣。夏热,鱼不甚长,春秋长躯,冬长脂,一年即大者五斤,小者四斤,一无所损。若畜多即渐消谢,鱼亦不复长矣。”
西乡人盖养鱼为生者,故知之甚悉。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盖亦畜多消谢耳。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若非西乡人言,獭亦冤哉。
(选自明•冯汝弼《佑山杂说》,有改动)
【注释】①畜(xǜ):富养。②比年:到了一年。③限(wēi):山或水弯曲的地方。④獭(tǎ):水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头可一斤许 |
|
②网之,果得三百斤 |
|
③问鱼苗几何 |
|
④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余谓獺食吾鱼数千斤矣。
②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
(3)“我”两次养鱼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个错误是什么?
(4)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述西乡人的养鱼经验。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为蒲亭长 |
|
②枳棘非鸾凤所集 |
|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
吾 近 日 过 元 舍 庐 落 整 顿 耕 耘 以 时
(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则》)
④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三则》)
【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往之女家
②或败奔
③同敞危坐不去
④适同敞自灵川至
(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虽 异 室 声 息 相 闻 两 人 日 赋 诗 倡 和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行天下之大道 |
录毕,走送之 |
(《送东阳马生序》) |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曹刿论战》) |
C.乃幽之民舍 |
乃不知有汉 |
(《桃花源记》) |
D.岂不诚大丈夫哉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中以是服同敞。
②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5)【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题。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①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②,为质③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④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匀践胙⑤,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①种:指越国大夫文种。②成:讲和,和解,③质:人质。④罢:通“疲”,⑤胙:祭肉。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越王勾践反国
②厚遇宾客
③为质于吴
④勾践已去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欲使范蠡治国政 |
②使老有所终 |
B.①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 |
②忠之属也 |
C.①以淮上地与楚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D.①与鲁泗东方百里 |
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女忘会稽之耻邪?
②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世人,在艰难困苦中,应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B.范蠡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推荐文种并主动请缨前往吴国,表现了他举贤任能、不怕牺牲的可贵品质。
C.越王勾践趁着吴王在黄池与诸侯会盟,后方空虚之机,一举打败吴国留守的军队,杀了吴国太子,这是吴越争霸的转折点。
D.吴王一方面被越国君臣表面假意示好所蒙骗,另一方面因为与其他诸侯的战争而使军民疲惫不堪,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一)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①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②,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及各地军马,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毋弃以资敌。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谦既死,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③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众大臣俯首不能对。
【注】①也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②土木:即土木堡,地名。③景泰:明朝的一个年号。
(1)下列句中的“以”与“毋弃以资敌”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策之不以其道
C.何不试之以足
D.可以一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贼寇大举入侵,徐珵主张南迁,兵部左侍郎于谦为稳定人心,极力反对。
B.皇帝亲征失利,京城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于谦请求郕王发文调兵,解救京城危机。
C.国家危难之际,于谦拥郕王为帝,并向他进言让各边境守臣招募民兵协力防守。
D.于谦忠君爱国,为人正直,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官清廉,死无余资。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埜从治兵 |
从: |
|
②上下无固志 |
固: |
|
③势必轻中国 |
轻: |
|
④京营兵械且尽 |
且: |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
②或以语话稍多
③尽言方养亲
④必持以遗老母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译文: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译文: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文天祥屯潮阳,邹沨、刘子俊皆集师会之,遂讨剧盗陈懿、刘兴于潮。兴死,懿遁,以海舟导张弘范兵济潮阳。天祥帅麾下走海丰,先锋将张弘正追之。天样方饭五坡岭,弘正兵突至,众不及战,天祥遂被执。刘子俊自诡为天祥,冀天祥可间走也。别队执天祥至,相遇于途,各争真伪。得实,遂烹子俊。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天祥不屈。弘范曰:“忠义人也。”
②弘范由山东转而南,入大洋,与世杰之师相遇,薄之,且出奇兵断宋军汲路,世杰舟坚不能动。弘范乃舟载茅茨①,沃以膏脂,乘风纵火焚之。世杰战觇皆涂泥,缚长木以拒火,舟不爇②,弘范无如之何。时世杰有韩氏甥,在弘范军中,弘范署③为万户府经历,三遣谕祸福。世杰不从,曰:“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也!”因历数古忠臣以答之。弘范乃强文天祥为书招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固强之,天祥遂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止。
③天祥至柴市,观者万人。临刑,殊从容,问市人曰:“孰南面?”或有指之者,即向南再拜而死。年四十七。
④庐陵张千载者,天祥友也。天祥贵显时,屡以官辟④,不就。临安既破,天祥自广还,过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北,千载当偕行。”既至燕,寓天祥囚所侧近,日以美馔馈,凡三年,始终如一。且潜制一椟,天祥受刑日,即以藏其首。人以为忠孝所感。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①茅茨:茅草。②爇(ruò):烧。③署:委任。④辟:召,征召。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天 祥 帅 麾 下 走 海 丰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文天祥屯潮阳:
②弘范乃舟载茅茨:
③三遣谕祸福:
④千载当偕行: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①自然段画线句的意思。
刘子俊自诡为天祥,冀天祥可间走也。
(4)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①哪个词高度概括了文天祥的精神品质?
②全文从哪几个侧面表现了文天祥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5)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读一本书,览一座城”,小明和你边读边走,兴味盎然。
(一)古诗文阅读
梦赏心亭①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
[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虛。何实而胜?莫若王谢④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选自《景定建康志》,[宋]周应合纂,南京出版社出版,有删节)
[注]①几希:很少。②央:未尽。③春草:指离愁。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⑤玉烛之明:指政治清明。⑥金瓯:指国土完固。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1)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词做了四个注解。你告诉他 是正确的。
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2)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3)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
小明: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赏”还有其他类型吗?
你:还有像王谢两公那样“ ”的“大赏”。(摘录原文句子填空)
小明: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属于哪一种“赏”呢?
你:(2)属于 ,因为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宦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主器之
③先主遂诣亮
④孤不度德量力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顾茅庐”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三顾”“三往”后才见刘备?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③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⑧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整。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申 父 母 之 戒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 |
|
②意与日去 |
|
③乐人之乐 |
|
④数郡毕至 |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4)“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
(5)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
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乙
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⑦矣。”
(《史记•孔子世家》)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
【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④用事:当政,掌权。⑤徒役:服劳役的人。⑥穷;走投无路、困厄。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曲肱而枕之 |
|
②威武不能屈 |
|
③军于城父 |
|
④士不可以不弘毅 |
|
⑤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部分材料加以综合分析。
(4)对甲、乙两组文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称赞颜回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表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能自得其乐。
B.孟子认为符合仁、礼、义的策略才是“正道”,所以公孙衍、张仪之流不是大丈夫。
C.在几段选文中,对“贤者、士、仁者、君子”这几种人的道德要求是趋向于一致的。
D.选文中“安居、小人、存心”三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我们最常用的意思相同。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短文两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古来共谈 |
共:共同 |
②高峰入云 |
入:耸入 |
B.①五色交辉 |
交:交相 |
②四时俱备 |
俱:都 |
C.①猿鸟乱鸣 |
乱:纷乱 |
②沉鳞竞跃 |
竞:争相,争着 |
D.①盖竹柏影也 |
盖:只是 |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但:大概 |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①
②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②,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③。”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④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⑤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⑥官为长,不与吏让位⑦;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⑧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⑨,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注解】
①行县:出行属县。②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③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④惠:恩惠。⑤听:偏听,偏信。⑤居官:担当的官职。⑦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⑧傅:推诿。④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
(纵:越过) |
B.不私其父,非孝子也 |
(私:偏袒) |
C.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
(过:经过) |
D.辞不受令 |
(辞:言辞) |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送东阳马生序》) |
B.卷石底以出 |
(《小石潭记》)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
(《岳阳楼记》) |
D.咨臣以当世之事 |
(《出师表》)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4)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