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虚词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4分)
春日  (宋)晃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注释】①阴阴:浓阴。溪曲:弯弯曲曲的溪流。②趁:追逐。
全诗通过描绘___ 、细雨翻萍、___的春日景象,构成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
三四两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①苍龙:传说中的一种凶神。
这首词中能体现出作者的壮志豪情且常被人们引用以表示战胜困苦艰难决心的是哪一句?
答:                                                                              
这首词下阕最后两句表达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甲】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乙】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丙】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舴艋zé měng :形似蚱蜢的小船。
【甲】与【丙】词上阙中都有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的句子,请将它们找出来。
【甲】                                                                        
【丙】                                                                        
请简要说说下面三个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梁思成的故事》通过写勘察应县木塔来表现梁思成的敬业精神,通过写保护奈良古城来表现他的历史主义精神。
B.《保修》一文一方面揭露了商业欺诈,另一方面对受骗者表达出深深地同情。
C.《剃头匠》一文通过追怀当年的剃头匠表现作者对富有人情味的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呼唤。
D.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中三见“醉”字,醉中隐含着词人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晏殊的《破阵子•春景》,完成下列题目。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注释:①破阵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 ②新社:春社,在立春后,清明前。 ③巧笑:美好的笑 ④斗草:古代民间游戏。
上阕作者写出了那些意象?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东邻女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这首词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作者年青时候的愿望是(   )
A、为国家建功立业    B、获得侯的爵位     C、获取高官厚禄
诗中表明作者即使在梦里也不忘记国事的诗句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②。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②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该词上阕中加点的三个词用得非常传神,请自选一个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2分)
“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古诗阅读]
减字木兰花 琴
[宋] 苏轼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注释]①宫商:这里指曲调。
词的上片,“神闲意定”描画出琴女弹琴前全神贯注的情态,一个“⑴ ”字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⑵           ”,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的下片,前两句写⑶            ;末尾两句写词人听琴归来仍觉余音绕耳,侧面表现出琴女演奏技艺的精湛。
要求:⑴用词中的字填空;⑵用词中句子填空;⑶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便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用一“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岗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B.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能含蓄委婉的表达情谊。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C.结尾三局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D.此词是苏轼的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了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古诗文的题目、作者、所处时代、作品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A.《秋水》庄子战国《庄子·秋水》
B.《捕蛇者说》柳宗元唐《柳河东集》
C.《愚公移山》列子秦《列子·汤问》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东坡乐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中的“麾下”是指                     
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中大量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战争生活的喜爱之情。
B.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与前面抒发的豪情壮志形成了强烈的落差。
C.本词与“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样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D.本词与陆游的《诉衷情》一样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愤慨、无奈之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鉴赏。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蛱蝶:蝴蝶。
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