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虚词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

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答:

2.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古诗阅读]
减字木兰花 琴
[宋] 苏轼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注释]①宫商:这里指曲调。
词的上片,“神闲意定”描画出琴女弹琴前全神贯注的情态,一个“⑴ ”字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⑵           ”,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的下片,前两句写⑶            ;末尾两句写词人听琴归来仍觉余音绕耳,侧面表现出琴女演奏技艺的精湛。
要求:⑴用词中的字填空;⑵用词中句子填空;⑶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        的画面。
请你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剧中的“独”字的含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两小题。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说说“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表达效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作者借此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首词,回答问题。
[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两首词的作者是宋代人。这两首词都是作者晚年时写的,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可以印证。
这两首词都抒写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从辛弃疾的”____          ________ ,
_______                 _____”和陆游的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中可以看到,同时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这两首词都写了作者当年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活,不过辛弃疾是写_____________中的畅想,陆游写的是对往事的_________________ 。从表达方式看,第一首主要是____________,第二首主要是____________ ,不过两首词都融入了浓重的抒情。(2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试分析“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的表达效果。
辛弃疾不惜以夸张的笔墨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有什么用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同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进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的结尾一句“可怜自发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l分)
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秋词                            天净沙·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修饰性的词语用得极为传神,试从“瘦”或“昏”字中任选一字加以赏析。
                                                                            
这两部作品都是写秋的名作,请你从思想情感上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江南好(天共水) (赵师侠/宋)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注释】①赵师侠:生卒年不详。字介之,号坦庵,新淦(今江西新干县)人。宋太祖八世孙。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曾为江华郡丞。有《坦庵长短句》。有词150余首。
本词写景所体现的时令是(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描写江南水乡月夜景色,表现了词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B.“月映水中天”一句写月映水中给人的直觉,让人顿觉天、月、水浑融无间。
C.“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二句描述了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正所谓心随景转,景由心生,极富哲理,耐人寻味。
D.全词语言精练,意境绝佳,空灵隽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上阕写了当年和现今两个场景,各表现了词人的                    的心情。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万里”是作者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
B.“泪空流”写出了对自己功名未成的不满与失望。
C.“心在天山”和“身老沧洲”构成强烈对比。
D.这首词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悲沉,感人至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梦断”与“梦回吹角连营”中“梦回”的意思不相同。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描述自己不受重用的现状。
C.“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D.“梁州”、“关河”、“天山”、“沧州”等,均代指抗金前线。

词中与“身老”相照应的句子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鬓先秋”在词中的意思是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觅封候”回忆诗人盛年时慷慨从军的情景。
B.“尘暗旧貂裘”借苏秦表达自己勇赴国难的决心。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流露诗人的不甘和不满。
D.“心在”“身老”表达建功立业与终老家园的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巧妙地将        的落魄感受,同          的绵绵情思融为一体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伫倚危楼风细细”暗示抒情主人公甘愿立足险境,长久凭栏,体现其怀想之深。
B.“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优美、诗意的黄昏春望图。
C.“衣带渐宽”二句,揭示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道破春愁难遣的真正原因。
D.这是一首表达词人伤春惜春情感的词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