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虚词
初中语文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中被人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怀念旧时友人的词。词中“夕阳”、“花”、“燕”都可以理解为虚指往日岁月和昔时友人,是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B.“花落去”既指芳春匆匆归去,又是指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其实,人生的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不也如同花开花落。
C.着一“独”字,点醒题旨,词中的“新词、饮酒、天气、亭台、夕阳、落花、归燕”无一不是“独徘徊”中所见、所忆、所感。
D.全词用语香艳,用词雕琢,词句清新婉转,语言工整精巧,笔姿摇曳,情韵动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妙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说说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李煜的两阕《相见欢》,完成后面题目。
(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这两阕词均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宋朝都成汴京时所作。
这两阕词里,作者选择“残月”、“梧桐”、“深院”、“朝雨”、“晚风”等意象抒发了怎
样的感情? 
                                                                          
                                                                        
试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愁”和“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相思6分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相关链接】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纳兰性德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写下了这词。
词的下阕突出描写“风”和“雪”有什么作用?3分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9~10题。(4分) 
昭君怨 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从词的上阕“          ”一词中可以看出西湖烟雨是虚写,而下阕中“       ”一词则点明“池荷跳雨”是实写。(2分)
.下阕对“荷上雨”描绘得非常精彩,试作具体分析。(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8~9题。(4分)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宋]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释]①点绛唇:词牌名。②绍兴乙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绝顶小亭:即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卞山峰顶。③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危:高。④烟浪:烟如浪,即云海。⑤老去情怀: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年老。⑥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想望。 ⑦惆怅:失望、失意。 ⑧衰翁:衰老之人。
、上阕描写了词人              ,下阕抒写了词人        
、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9~10题。(4分)
一剪梅 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释】①吴江:今江苏省县名,词中“秋娘渡”、“泰娘桥’’均为吴江地名。②蒋捷,生卒年不详。这首词,是词人于南宋消亡之初,漂流太湖一带,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③银字笙:乐器名,是笙管的一种。④心字香:一种香名。据说是以香粉成心字形。
.你觉得词人在词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2分)
.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品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妙处。(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8~9题。(4分)。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注解】①鹧鸪:似鸡而稍小的一种鸟。②烟芜:烟雾弥漫的荒地③品流:等级,类别。④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⑤黄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⑥征袖:游子的衣袖。征:远行。⑦翠眉:古时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的眉。⑧苦竹:竹的一种,笋味苦。
.颔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中用了“乍”、“才”两个虚词,它有什么作用呢?(2分) 
.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诗中作者通过            两个外在的行为举止来表达她对夫死、家亡、国破的浓浓的哀愁的。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词反映的是作者真实的不幸遭遇和凄惨处境。
B.词人整日以泪洗面,没有心思梳妆打扮。
C.词人在春光明媚的双溪游玩时,因怕沉船而没有上船。
D.词人写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化虚为实,可谓“创意出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名句填写(共6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登高望远,古人往往诗兴大发,壮志满怀。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5.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领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请写出古诗中同情劳动人民的一联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原文填空。(4分,每小题1分。)
(1)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
(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春、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常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如“                                  ”就给人以乐观积极的力量。(王湾·《次北固山下》)
(4)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                                   ”。(李清照·《武陵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词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一处作简要分析。
答:                                                                         
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