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了《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B.引号的一般用法是直接引用,也可以表示突出强调,还可以表示讽刺和否定。 |
C.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极盛于宋代。 |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 ,与词中的 “去年天气旧亭台“相呼应。 |
B.从“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可以看出本诗是怀人之作。 |
C.通过早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 |
D.“一曲新词酒一杯”表明词人常常饮酒助兴,尤喜填词,歌咏自己富贵闲适的生活。 |
赏析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下列古诗文的题目、作者、所处时代、作品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A.《秋水》庄子战国《庄子·秋水》 |
B.《捕蛇者说》柳宗元唐《柳河东集》 |
C.《愚公移山》列子秦《列子·汤问》 |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东坡乐府》 |
读《沁园春-雪》,对本词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采用了互文见义的写法,意思是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这样写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
B.“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属于动态描写,前者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色,后者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想到昔日这条母亲河滚滚滔滔的气势。 |
C.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一个“望”字,既有力地领起下文,又准确描绘了诗人正登高望远。一个“惜”字,把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的情感委婉地表达出来。 |
D.这首词既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又抒发了诗人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的自信和抱负。 |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 上阕先用"异"字总写边塞秋景与内地的不同,然后以大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清朗、秀美的边塞风光。 |
B. | "长烟落日孤城闭"是写暮霭生成,夕阳西下,城门紧闭。这一句反映了当时西北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紧张形势。 |
C. | 下阕首句写将士远离家乡,戍守边关,旷日持久;"燕然未勒"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还得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
D. | 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情激情与思乡之苦交相融会,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有一种苍凉而悲壮的美。 |
对下列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满地”等词语可以看出。 |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来”。 |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
D.这首词的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
下列对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
B.范仲淹的《渔家傲》是依照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惯常体例,上片描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而辛弃疾的《破阵子》却打破了上下分片的体例,和《渔家傲》的结构不一样。 |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分别从声和形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
D.苏轼的《江城子》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中,诗人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赋予雪景以生命感,是化动为静。 |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
D.《雨说》这首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话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乐观的心情。 |
对下列诗句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 |
D.“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官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诗人选择早春时节特有的景物,生动的描绘出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与活力。 |
B.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这是词人对记忆中豪迈壮美的军营生活的描写"醉里""梦回"表现出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C. |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灰烬""血""泥"写出了沦陷区的凄惨景象。 |
D. |
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句描绘了"天上街市"的奇景,诗人用两个"定然",语气肯定,将读者带入美好的现实世界。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赏析:“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赏析: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赏析:这是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异”字统领,突出塞外与中原地区秋景的不同。 |
D.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赏析:这两句诗描写出诗人的“手掌”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那里就是没有被日本帝国主义践踏的解放区。可是由于祖国的大片土地已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因此,诗句在感情表达上,依然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出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情感。
对下面两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A.辛词全词除首联和尾联表现现实情况外,其余都是写梦境,是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写梦中的情景——抗金义军威盛的军容和英勇的战斗,以及词人恢复中原的抱负。 |
B.陆词的第三句开始写现实,下片头三句运用排比,承上启下,抒发了词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悲痛。 |
C.两首词都巧妙地运用梦境来抒写心态,都抒发了自己当年为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大事而建功立业,赢得千古留名的豪情。 |
D.两首词都在末尾表现了报国无门,请缨无路,而年岁已老的强烈悲愤,比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多了一份感伤。 |
下面对古诗句的品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
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