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侯之。母日:“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悲叹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圹kuàng:墓穴。⑤窆biǎn:落葬下棺。⑥柩jiù:棺材。

(1)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士”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

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3)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①②题。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①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②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4)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

来源: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选贤与  

②货恶  其弃于地也

③故  外户而不闭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来源: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目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拊蒙背曰:"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表传》

【主释】《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后泛指兵书、兵法,是反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系相同的一项    

A.

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

B.

见往事耳╲才美不外见

C.

省三史╲吾日三省吾身

D.

宜乎众矣╲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2)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的是    

A.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B.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C.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D.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蒙始就学,笃志不倦。

来源: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常为名大夫。世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常为名大夫:多人成为齐国著名的大夫。多:这里有称赞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人   

②而后   

③鲍叔终善   

小白立为桓公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桓公以霸。

(4)【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甲】文告诉我们"磨难造就人才",【乙】文中的管仲经历了哪些磨难?管仲的成功,还借助于哪些外在因素?

来源:2016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杜祁公衍,越州人,父早卒,遗腹生公,其祖爱之。幼时,祖父脱帽,使公执之,会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姑投一竿与之,使挟以自泛。公一手挟竿,一手执帽,漂流久之,救得免,而帽竟不濡。

       前母有二子,不孝悌,其母改适河阳钱氏。祖父卒,公年十五六,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就公索之,不得,引剑斫之,伤脑。走投其姑,姑匿之重橑上,出血数升,仅而得免。乃诣河阳,归其母。继父不之容,往来孟、洛间,贫甚,佣书以自资。尝至济源,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资用稍给。举进士,殿试第四。及贵,其长兄犹存,待遇甚有恩礼。二兄及钱氏、姑氏子孙,受公荫补官者数人,仍皆为之婚嫁。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注释】①杜祁公衍:杜衍,別称杜祁公,北宋名臣。②适:女子出嫁。③重橑(lǎo):房屋重叠处的夹层。④佣书:受雇抄写书札。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父早卒,遗腹生公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B.会山水暴至闻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C.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D.尝至济源

尝贻余核舟一

(2)结合你的感受,写一则批注,评价杜衍。

(3)能否认为本文是杜衍的传记?请运用传记的知识阐释。

来源:201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 走送之 ,不敢 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①.谢镇西②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诸闲估客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 即遣委曲 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运租:载运租米。②谢镇西:即谢尚,东晋人。③估客:指商贩。④委曲:详细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无以 书以观   

②弗之   

③叹美不能   

④因此相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3)阅读两段文字后,请你说说宋濂和袁虎有哪些共同点。

来源:2016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晋侯 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 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其母曰:"何不亦求之?"对曰:"尤 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其母曰:"亦使知之,如何?"对曰:" 言身之文 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 为之田 ,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有改动)

注释:①晋侯:指晋文公。继位前长期在国外流亡,后来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国平定叛乱,当上国君。下文中的介之推,晋国贵族,曾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②诬:欺骗。③尤:过错。④文:文饰。⑤绵上:晋地名,在今山西介休东南。⑥田:祭田。

(1)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B.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C.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D.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晋侯赏从亡者/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B.禄亦弗及/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惠、怀无亲,外内弃之/故人不独亲其亲

D.以志吾过/寻向所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之推偕母归隐的想法是通过对话来表现的,他认为晋文公能重登帝位,是天命决定的,而非人力。

B.晋文公当上国君后,介之推的母亲极力劝他向晋文公邀功,但介之推意志坚定,坚决不受禄。

C.晋文公到处寻找介之推,但最后也没有找到,后来在绵上设祭田来缅怀像介之推一样的人。

D.文中的介之推是一个不贪功好利的人,不主动提封赏,认为"贪天之功"的人比盗贼还恶劣。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来源: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 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 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 深矣,常有以自下 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必能 补阙漏:   

②夫问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中晏子选用人才的标准。

(4)选出对两篇选文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故事中主要刻画的是车夫妻子的形象,鲜明生动地表现了她的聪明智慧。

C.甲文的主要内容是为刘禅推荐可信任的文官武将,在出师前做好内政和军政上的安排。

D.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来源:2016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少述足下:某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诸不一一,千万自爱!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乙)

       孙少述,一宇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矣。”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

【注释】①某:我,谦称。这里是王安石自称。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②燔(fán):焚烧,③睽:背离,不合。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慰问。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剧:流畅,痛快。⑦解舟:退居江湖。⑧奉谢:奉,敬辞。奉谢,表示谢意。

(1)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离家乡          B.谋官不顺          C.财物受损          D.身体不适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古代汉语词典》“亟”的义项:①急速,赶快。②危急。③通“极”,至。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

(5)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帝大骇,以问准。因请帝幸澶州。曰:"若大驾亲征,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我得胜算矣。"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今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河北罢兵,准之力也。

(选自《宋史·寇准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冬/ 鱼之乐也

B.

以挠其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

坚守以老 师/ 两膝相比者

D.

乃引 /乃记之而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帝 尽 以 军 事 委 准 准 承 制 专 决 号 今 明 肃 士 卒 喜 悦

11.结合选文,谈谈为什么作者认为"河北罢兵"是寇准的功劳。

来源:2020-2021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四校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各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20.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武备宽弛,东南尤甚________  (2)或指为生事________

(3)人服其先见________  (4)此国家安危之本也________

2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2)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22. 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来源: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时上封事①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 ,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②征:魏征,唐代谏臣。③违:过失、错误。

(1)用"/"给乙文划线句子断句,划两处。

时 上 封 事 者 众 或 不 切 事 帝 厌 之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

天启壬戌

B.使内外 法也

渔人甚

C.征与诸葛亮

卿言多务, 若孤

D.帝悦,皆慰

孔子云:何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

(4)结合甲、乙两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和魏征提出的共同建议是什么。这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

来源:202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①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善为古文,辞必己出,峻洁刻厉 ,多微辞

②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 ,不可干以私 ;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 自任。居官清慎自持,饘粥 至不给。 本未弱冠,聚徒 以养亲,殆二十年;历仕通显,犹赁屋以居。及卒,非赙赠 几不能给棺敛,执绋 者近二千人,皆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及国子诸生,未尝有一杂宾,时人荣之。本所著有《至治集》四十卷,行于世,谥正献。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

[注]①峻洁刻厉:形容文章刚劲凝练而深刻。②微辞:委婉而隐含讽谕的语言。③制行纯白:行为纯洁。④不可干以私:不掺杂私心。⑤斯文:这里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⑥饘(zhān)粥:稠粥。⑦聚徒:招收学生。⑧赙(fù)赠:官府赠送的钱物。⑨执绋(fú)者:指前往送葬的人。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本往 ,所得造诣日深

质:询问,求问

B.尤以 立斯文自任

植:树立

C.非赙赠 不能给棺敛

几:几乎

D.时人

荣:荣耀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通贯

亚夫 传言开壁门

B.犹赁屋

先帝不 臣卑鄙

C.行

海运则将徙 南冥

D.而笃朋友

甚矣,汝 不惠

(3)翻译下面句子。

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

(4)选文第①段主要表现了宋本       的特点:由第②段可知,宋本为官清廉,表现在稠粥都吃不上、           

来源: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

[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④粲:鲜明。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卒逢暴雨

卒:

  

②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舍:

  

③皆宜远观

宜:

  

④悉是晚景

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B.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②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4)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董源“善”画,乙文怎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8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马说》)

【乙】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揭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侠马也。今东野毕之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驟,朝礼回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节选自韩婴《韩诗外传•颜渊论御马》)

【注】①佚(yì):通“逸”,逃跑。②谮(zèn):说人坏话,诬陷别人。③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④揭席:离席,散席。⑤趣:同“促”。⑥造父:周穆王的车夫,驾车能手。⑦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乡寡人日                         

④是以舜无佚民                 是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3)①甲文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表达了作者  的愤懑以及对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②乙文运用  方法进行推理推断出东野毕驾驭的马会逃跑的结论。

来源: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